原標題:有效記錄鳥種285種 盈江第四屆國際觀鳥節圓滿閉幕
為期4天、主題為「探秘犀鳥谷,追尋珍稀鳥」的2019中國·盈江第四屆國際觀鳥節暨首屆「中國犀鳥谷杯」國際觀鳥挑戰賽,4月12日在盈江圓滿閉幕。本次大賽共有來自全球的11支隊伍參賽,在近一天半的比賽時間裡,參賽選手共有效記錄鳥種數285種。比賽期間,參賽隊員以「中國犀鳥谷」為主要拍攝地,輻射大盈江、那邦等觀鳥熱門地,深入山野用多維鏡頭記錄多姿多彩的盈江。
經過評審,恒隆雙角犀鳥代表隊以213種有效記錄鳥種數獲得第一名,詩密瓦底代表隊以148種有效鳥種獲得第二名,藏馬雞代表隊以131種有效鳥種獲得第三名;震旦鴉雀代表隊選手拍攝的花冠皺盔犀鳥摘得金鏡頭獎,朱䴉代表隊選手拍攝的棕腹杜鵑、黑臉琵鷺代表隊選手拍攝的大擬啄木鳥、恒隆雙角犀鳥代表隊選手拍攝的黑頂蛙嘴夜鷹獲得最佳紀錄獎;中華鳳頭燕鷗代表隊、犀美仁代表隊、震旦鴉雀代表隊獲公平競賽獎;中華秋沙鴨代表隊等5個代表隊獲團體優秀獎;藏馬雞代表隊獲團體三等獎,詩蜜瓦底代表隊獲團體二等獎,恒隆雙角犀鳥代表隊獲團體一等獎。本屆活動還評選出了78幅愛鳥護鳥繪畫獲獎作品。
本次活動評委、中動協生態影響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美麗德宏形象宣傳大使孫曉宏告訴記者,本次觀鳥節參賽隊伍整體水平非常高,可謂高手雲集;評審委員會評委專業程度非常高,有中國自然生態攝影的奠基人陳建偉、中國著名鳥類學專家韓聯憲等專家學者。此外,本次活動中德宏本土參賽隊伍素質高、技能強,恒隆雙角犀鳥代表隊、詩蜜瓦底代表隊以非常優異的成績斬獲一、二名,本土專業隊伍素質的增強也是德宏這些年自然生態保護的碩果之一。「感受最深的是通過活動有效推廣了自然生態保護和旅遊業同步發展的盈江模式。看著村民們通過愛鳥、護鳥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條件,這在全國範圍內也是精準脫貧的一個範本。這些年,德宏不遺餘力地開展自然生態保護,通過保護宣傳進村莊、進學校等方式扎紮實實為子孫後代保住綠水青山,這些讓所有參加活動的中外專家看到了希望。這些都是令人興奮的,讓我們切身體會到了保護的意義,更加堅定了做好自然生態保護的信念。」孫曉宏說。參加活動的「鳥友」泡沫光影說,雖然觀鳥賽已經結束,但每張照片的拍攝場景仍歷歷在目。這次活動讓我領略了盈江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之美,感受到了熱情、歡快、熱鬧的民族文化氛圍,讓人深受啟發,真是不虛此行。
活動還結合盈江實際舉辦了中外生態旅遊產業發展論壇,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就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旅遊精準扶貧如何並肩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專業、權威的討論,共同探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道路。
據介紹,近年來,盈江縣重點依託大盈江溼地、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洪崩河熱帶河谷等地理條件和豐富的資源優勢,以高端文化旅遊為切入點,將生態建設與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有機結合起來,整合資源,加大大娘山、銅壁關保護區、大盈江溼地等生態自然保護力度,打造「中國犀鳥谷」「中國觀鳥第一縣」品牌,引進高端觀鳥遊,促進了生態旅遊業發展。(全媒體記者 朱邊勇 張智仁 通訊員 尹以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