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盈江第四屆國際觀鳥節圓滿閉幕

2021-02-08 雲南網

原標題:有效記錄鳥種285種 盈江第四屆國際觀鳥節圓滿閉幕

為期4天、主題為「探秘犀鳥谷,追尋珍稀鳥」的2019中國·盈江第四屆國際觀鳥節暨首屆「中國犀鳥谷杯」國際觀鳥挑戰賽,4月12日在盈江圓滿閉幕。本次大賽共有來自全球的11支隊伍參賽,在近一天半的比賽時間裡,參賽選手共有效記錄鳥種數285種。比賽期間,參賽隊員以「中國犀鳥谷」為主要拍攝地,輻射大盈江、那邦等觀鳥熱門地,深入山野用多維鏡頭記錄多姿多彩的盈江。

經過評審,恒隆雙角犀鳥代表隊以213種有效記錄鳥種數獲得第一名,詩密瓦底代表隊以148種有效鳥種獲得第二名,藏馬雞代表隊以131種有效鳥種獲得第三名;震旦鴉雀代表隊選手拍攝的花冠皺盔犀鳥摘得金鏡頭獎,朱䴉代表隊選手拍攝的棕腹杜鵑、黑臉琵鷺代表隊選手拍攝的大擬啄木鳥、恒隆雙角犀鳥代表隊選手拍攝的黑頂蛙嘴夜鷹獲得最佳紀錄獎;中華鳳頭燕鷗代表隊、犀美仁代表隊、震旦鴉雀代表隊獲公平競賽獎;中華秋沙鴨代表隊等5個代表隊獲團體優秀獎;藏馬雞代表隊獲團體三等獎,詩蜜瓦底代表隊獲團體二等獎,恒隆雙角犀鳥代表隊獲團體一等獎。本屆活動還評選出了78幅愛鳥護鳥繪畫獲獎作品。

本次活動評委、中動協生態影響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美麗德宏形象宣傳大使孫曉宏告訴記者,本次觀鳥節參賽隊伍整體水平非常高,可謂高手雲集;評審委員會評委專業程度非常高,有中國自然生態攝影的奠基人陳建偉、中國著名鳥類學專家韓聯憲等專家學者。此外,本次活動中德宏本土參賽隊伍素質高、技能強,恒隆雙角犀鳥代表隊、詩蜜瓦底代表隊以非常優異的成績斬獲一、二名,本土專業隊伍素質的增強也是德宏這些年自然生態保護的碩果之一。「感受最深的是通過活動有效推廣了自然生態保護和旅遊業同步發展的盈江模式。看著村民們通過愛鳥、護鳥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條件,這在全國範圍內也是精準脫貧的一個範本。這些年,德宏不遺餘力地開展自然生態保護,通過保護宣傳進村莊、進學校等方式扎紮實實為子孫後代保住綠水青山,這些讓所有參加活動的中外專家看到了希望。這些都是令人興奮的,讓我們切身體會到了保護的意義,更加堅定了做好自然生態保護的信念。」孫曉宏說。參加活動的「鳥友」泡沫光影說,雖然觀鳥賽已經結束,但每張照片的拍攝場景仍歷歷在目。這次活動讓我領略了盈江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之美,感受到了熱情、歡快、熱鬧的民族文化氛圍,讓人深受啟發,真是不虛此行。

活動還結合盈江實際舉辦了中外生態旅遊產業發展論壇,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就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旅遊精準扶貧如何並肩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專業、權威的討論,共同探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道路。

據介紹,近年來,盈江縣重點依託大盈江溼地、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洪崩河熱帶河谷等地理條件和豐富的資源優勢,以高端文化旅遊為切入點,將生態建設與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有機結合起來,整合資源,加大大娘山、銅壁關保護區、大盈江溼地等生態自然保護力度,打造「中國犀鳥谷」「中國觀鳥第一縣」品牌,引進高端觀鳥遊,促進了生態旅遊業發展。(全媒體記者 朱邊勇 張智仁 通訊員 尹以祜)

相關焦點

  • 生態盈江•極稀之地 2015年盈江觀鳥比賽結果新鮮出爐
    其中鳥類多達500多種,佔全國鳥類總數的三分之一,是滇西南觀鳥路線上的一顆大明珠。觀鳥節的舉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觀鳥愛好者齊聚盈江。此次盈江觀鳥比賽,參賽隊來自北京、上海、武漢、河南、廣西、江蘇、福建、廣州、深圳、香港、雲南等省市自治區,包括來自德國、斯裡蘭卡、印度的隊員3人,共12支隊伍,46人;評委團隊9人分別來自北京、四川、雲南、上海、武漢。
  • 觀鳥中國行走進盈江
    近日,「愛鳥國際」觀鳥中國行的第25站,也是最後一站,走進德宏。盈江縣的「中國犀鳥谷」作為活動主場地之一,給攝影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讚嘆這裡和亞馬遜相似的森境,除了珍稀鳥類,還有盈江人的熱情以及對自然生態保護的理解。「今後不用去亞馬遜了,就來盈江吧!」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也卻是盈江人對未來的一種遠望。
  • 【人民日報】走,到盈江看鳥去
    記錄到鳥類550餘種 【人民日報】走,到盈江看鳥去 《雲南省生物物種名錄(2016版)》收錄物種25434種 2016-05-23 人民日報 張帆 李茂穎 【字體:大 中 小】
  • 我縣召開2020年中國·龍州第四屆「秘境弄崗」國際觀鳥節新聞發布會
    11月4日,我縣召開2020年中國·龍州第四屆「秘境弄崗」國際觀鳥節新聞發布會。新華社廣西分社、中新社廣西分社、廣西日報、左江日報、今日頭條等區市縣15家新聞媒體記者參加。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海春主持發布會。發布會上,縣政協主席何衛存介紹了本屆觀鳥節相關情況、龍州生態觀鳥經濟發展等情況。
  • 綠會支持舉辦第三屆中國大連(旅順)國際觀鳥節隆重開幕
    金秋時節,在舉國歡慶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氛圍中,中國綠髮會支持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大連(旅順)國際觀鳥大賽」於20日晚隆重拉開帷幕。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 第三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落幕
    12月23日,經過來自全國各地16支專業觀鳥團隊為期3天的精彩角逐,2018第三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順利落下帷幕,期間共記錄170種鳥種,其中包含2個瀕危鳥種。據悉,本屆觀鳥節設立了納帕海國際重要溼地—松贊林寺—高山植物園1個主賽區,尼西鄉湯滿河谷、小中甸水庫環線2個分賽區,相比其他觀鳥節賽事具有高海拔、長時程、多賽區等特點。
  • 雲南盈江一隻野生穿山甲過馬路「遭圍觀」
    來源:央視網眼下正是位於中緬邊境的雲南省盈江縣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犀鳥谷的觀鳥季,28日上午,當地村民開車帶遊客觀鳥途中,意外發現一隻正在過馬路的穿山甲。被這麼多人圍觀,這隻穿山甲卻並沒有倉惶逃走,於是大家輕輕走近它,用手機和相機記錄這難得的偶遇。
  • 2019年第四屆U-18國際軟式棒球錦標賽在長安區圓滿閉幕
    2019年8月8日,由國際軟式棒球聯盟、中國棒球協會、陝西省體育局、西安市體育局、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四屆U-18國際軟式棒球錦標賽在西安市長安區(長安國際棒壘球運動中心)圓滿閉幕。這場比賽由國際軟式棒球聯盟發起旨在促進各國青少年棒球比賽並加強各國各地區之間的棒球交流2016年開始到今年U18國際軟式棒球錦標賽已走過四年從韓國、日本、中華臺北一路走到西安·長安這是棒球從國際走向長安之旅也是長安向國際發出的一張嶄新名片經過四天的激烈角逐,來自中國
  • 雲南盈江首屆中國犀鳥谷山徑極限越野挑戰賽國慶開跑
    美麗盈江。主辦方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楊之輝)記者從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獲悉:「十一」期間,該縣將舉辦2019首屆「探秘中國犀鳥谷」山徑極限越野挑戰賽。即日起,賽事已開通報名通道。
  • 2020盈江觀鳥行之二——黃腰響蜜鴷和夜探貓頭鷹
    今天繼續化石老師的盈江觀鳥之行,看看她在盈江都看到了些什麼樣的稀奇鳥類。第二天我們按照計劃要去盈江了,但在去盈江之前,小樂說:「我們先去守一下響蜜鴷吧」。啊?我還不知道中國竟然也有響蜜鴷。響蜜鴷就是俗稱的「導蜜鳥」,英文名Honey guide,因其能引導人類和蜜獾等其它動物找到蜂巢而聞名。我一直以為響蜜鴷就是非洲的鳥。
  • 第三屆「媽祖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圓滿閉幕
    昨晚,第三屆「媽祖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在市綜合體育館舉行閉幕式。副市長陳惠黔及參賽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代表等出席。圖為頒獎現場。 本報記者 林羅曉 攝陳惠黔致閉幕辭並宣布第三屆「媽祖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圓滿閉幕。
  • 【招募】彩雲之南 || 觀鳥博物營
    這個寒假,我們將前往全球頂級觀鳥聖地:雲南高黎貢山百花嶺和盈江犀鳥谷!和資深鳥類導賞員一起,穿越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走近寧靜安詳的跨國河流,尋找在中國大多數地方難得一見的鳥類精靈。位於高黎貢山山腰的百花嶺是中國最有名的觀鳥地之一,在這裡可以領略神秘高黎貢山豐富多彩的鳥類,可以徒步歷史悠久的茶馬古道,還可以邊觀鳥邊享受林中的純天然溫泉。
  • 第四屆「雄鷹杯」小動物醫師技能大賽圓滿成功盛大閉幕
    2018年10月24日,第四屆「雄鷹杯」小動物醫師技能大賽總決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南京青旅賓館鐘山廳盛大舉行,本屆大賽圓滿落幕。雄鷹杯頒獎盛典舉行,大賽圓滿閉幕南京農業大學大學生藝術團和朗朗乾坤朗誦團在閉幕式上為所有來賓及參賽選手帶來了精彩的文藝演出,贏得了觀眾的陣陣喝彩。大賽組委會在閉幕式上為本屆大賽的獲獎單位、指導老師、參賽選手及隊伍進行了頒獎。
  • 第四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圓滿閉幕
    8月28日,第四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閉幕紅毯和榮譽典禮在賈家莊工業創意園賈樟柯藝術中心廣場舉行,頒出了屬於青年電影人的七項榮譽。第四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正式精彩落幕,但電影人永不落幕。眾多嘉賓亮相紅毯星光璀璨各位領導出席閉幕高朋滿座閉幕紅毯拉開了本次榮譽典禮的序幕,入圍本屆短片周「華語短片」「特別放映」和「本土力量
  • 上海生態南匯隊的2020觀鳥大年大結局
    ,全年提交了141份觀鳥報告和5004個記錄,二個隊裡第一。57慄鴞程健雲南盈江58日本角鴞七星劍浙江杭州59縱紋角鴞andriy新疆克拉瑪依60西紅角鴞andriy新疆克拉瑪依61雪鴞berber2019內蒙古呼倫貝爾62林雕鴞程健雲南盈江63黃腿漁鴞七星劍浙江淳安64猛鴞berber2019內蒙古呼倫貝爾65黑頂蟆口鴟程健雲南盈江
  • 2020年第五屆香格裡拉觀鳥節流水帳
    第一次參加香格裡拉觀鳥節,行前看了不少前輩們的攻略。
  • 冬季到洞庭來觀鳥!數十萬候鳥聚會洞庭湖國際觀鳥節
    三湘都市報記者 丁鵬志 實習生 廖靜旋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20餘萬隻候鳥在此越冬和棲息。12月7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位於嶽陽市君山區的洞庭湖博物館舉行,國內外鳥類專家學者、環保志願者等共赴觀鳥盛宴。副省長陳文浩出席並宣布活動開幕。(11月開始,3000多隻小天鵝從蒙古、西伯利亞等地成群結隊飛到嶽陽市屈原管理區的東古湖溼地棲息。
  • 聊聊香格裡拉冬季觀鳥節上那些你感興趣的鳥
    緊張刺激的2019香格裡拉冬季觀鳥節已經過去一周多了,幾支隊伍的參賽隊員們一定還意猶未盡。
  • 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
    12月7日上午9點,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洞庭湖博物館舉行。副省長陳文浩宣布觀鳥節開幕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主持開幕式「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是2020年嶽陽國際旅遊節的系列活動之一。
  • 洞庭湖國際觀鳥節落幕 觀測到159種鳥種,較上屆增加12種
    12月9日,第11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落幕。25支觀鳥隊經過12小時角逐,心近自然隊記錄到101種鳥種,獲得本屆觀鳥賽優勝獎,湘贛聯合觀鳥隊獲特殊貢獻獎,綠色沁源觀鳥隊獲預測獎。本次活動共觀測到159種鳥種,較上一屆增加了12種,其中3支隊伍提交的記錄準確率達到100%。 保護觀鳥勝地,建設大美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