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為「雪山之王」,常年在海拔較高的雪地間活動。大眼睛、高鼻梁,任何一個表情都能把你萌翻。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是專屬它的節日,今兒小新就帶您仔細瞧瞧它的樣子!
雪豹屬貓科動物,憑藉身手敏捷、柔韌性強、彈跳力好,處於食物鏈的上層。
先來一張正經素顏照,認識一下本文主人公真面目!
雪豹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在自然界地位舉足輕重。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供圖
它們生活在高山深處,遠離人跡,平常幾乎很難被人看到。灰白色的皮毛,體側布滿深色的斑點,是一種極為隱蔽的「迷彩色」,不仔細辨認,很難發現它的蹤影。
專注起來的樣子嚴謹,隨時顯露王者風範,不過這會兒還是想說一句,這側臉真有型!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供圖
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細長的獠牙,也曾讓多少對手聞風喪膽!
此外,它還有一條與身長約等的毛茸茸的大尾巴,不僅起到了在攀爬奔跑中保持平衡的作用,還可用來蓋住口鼻,防寒保暖。
把這些合在一起,便成就了它們霸氣、威武的「雪山之王」地位。
說到這兒,話題有些嚴肅,「雪山之王」也有更親民的一面,你可能見過它奔跑和捕獵的場景,卻很少見它蠢萌出糗的樣子吧。今天就帶你去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看看。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供圖
在這裡,它們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雪山之王」的身份,熱衷於玩球!
隔著一層玻璃,看到有人願意逗它,愛玩的天性暴露無遺!
舔毛、磨爪子、伸懶腰,和平日常見的大貓沒啥兩樣啊!「雪山之王」的樣子呢?哪兒去了?
可能前一秒還在兇你,下一秒就能萌化你的心。
囊謙縣委宣傳部供圖
囊謙縣委宣傳部供圖
有時也會二哈附體,吃草也吃得津津有味!
不小心撞壞了鞦韆,一副懵懵的樣子,很招人疼,哪還有心責罰?
王玉瑩 攝
王玉瑩 攝
不想搭理人的時候,就會一副拒人千裡之外的樣子...
但它們最愛的,還是照顧自己的管理員,常常會和他來個「深情對視」!
可它們剛來到動物園時,並不是這幅樣子的。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中的11隻雪豹,除了2歲半的傲雪是人工繁育,其它雪豹都是野外救助或者打擊盜獵過程中救助的。
園內有一隻雪豹名叫大豹,已經18歲了,相當於人類90歲高齡,堪稱「爺」字輩。
大豹來園時已成年,因此對人牴觸,應激性較強。搬入至雪豹館後,曾拒絕進食半個月,工作人員只能每日給他填食肉塊兒。
2017年上半年,大豹因年齡太大,無法獨立撕破兔子皮進食。後來飼養員安排它與另一隻名叫傲雪的雪豹「住」在一起,情況才有所好轉。
傲雪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供圖
大豹爺爺和傲雪生活在一起總是比較的寬容,脾氣很好。但最讓大豹爺爺煩心的,就是傲雪總在他排便時,突然跳出來嚇唬它。
不過還好,傲雪逐漸長大,開始獨居,大豹爺爺終於可以安心排便了。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供圖
傲雪一開始也很不適應新環境,見人就會後退,或者躲在角落裡不肯出來。
現在的它,常常會跟飼養員互動。如果你靠近,它還會突然跳過來跟你一起玩耍。
王玉瑩 攝
近幾年,經過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的努力宣傳,雪豹與人們的「交往」愈發密集,也因此收穫了很多的「鐵粉」。
北京的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王女士從去年開始關注雪豹,為了看它,今年國慶假期專程從北京飛來西寧,在園區待了整整兩天。
「動物園每隻雪豹的名字我都知道」,王女士說到。
「全世界有12個國家有雪豹,我國數量最多,這對雪豹種群的存在具有決定性影響。」她說道,「我希望大家能夠更多地關注雪豹,要是能像保護大熊貓那樣投資保護雪豹,就好了!而且,雪豹還長得那麼好看那麼萌!」
再來看看那些野外生活的雪豹們。
正在蹣跚學步的小雪豹嬉戲玩耍;
雪豹頻繁「露臉」,是件好事,但並不代表它們的生存環境已經變安全了。
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博士李娟說,「隨著氣候變暖到2070年,雪豹的棲息地會向緯度和海拔更高的地方移動。」屆時,它們的生活地域將會越來越小...
因此,對它們的保護和投入,應該得到更廣泛和強烈的關注和行動。
近年來,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區,雪豹已由原先難覓蹤跡狀態轉為頻繁「露臉」,曾多次用紅外相機,「捕獲」到他們的身影。
視頻來源於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青海省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在保護雪豹的路上,我們仍然任重道遠!你願意去保護它麼?
手繪雪豹 雲守護志願者 唐小地
視頻素材: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青海省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作者:羅雲鵬 何倩楠 李海麒
編輯:郭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