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越
「小罐茶,大師作」,從無到有,小罐茶用不到3年時間就已穩居行業第一,年銷售額超20億元。
去年初至今,「大師累不累」「智商稅」讓小罐茶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小罐茶是「曇花一現」還是「萬古長青」?這仍待觀察。
不過,對於小罐茶背後的杜國楹,網友調侃,他可能「包辦」了很多80後的童年、少年和中年。「小學穿他的背背佳,中學用他的好記星,大學買了E人E本,工作第一桶金給老父親買了一臺8848手機,現在談生意跟客戶喝的是小罐茶。」
《創業圈》了解到,杜國楹被公認為營銷高手,他進入商海以來,創業旅程十分傳奇,連續創立背背佳、好記星、E人E本、8848鈦金手機、小罐茶等現象級產品,創下5戰5勝的紀錄,是一位名聲在外的真營銷大師。
人紅是非多。對於網上輿論調侃他善於鑽營人性,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與其說我是一位營銷大師,不如說我是一個產品經理。」
成名已久
1973年,杜國楹出生於河南省周口西華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1992年,他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從事教師工作。兩年後不滿現狀,辭去教師工作,開始進入銷售行業。
1997年,杜國楹發現國內的「矯正帶」市場很大,於是花了5000元買下天津某大學教授的矯正帶專利。此後,憑著大手筆的電視廣告,以及聘請明星做代言人,短短3個月時間,背背佳實現了3000萬元的銷售額。1998年,背背佳銷售額已達到4.5億元,當時杜國楹才25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之一。
隨後,杜國楹開始膨脹。2001年,杜國楹不僅敗光了自己的資產,還負債4600萬元—這距他成為億萬富翁,僅過去2年。
2003年,杜國楹創立好記星品牌,開創了「英語學習機」這一新品類。兩年時間,好記星累計銷售額達32億元,杜國楹再度躋身億萬富翁行列。
2009年,杜國楹創立E人E本品牌,E人E本售價比蘋果iPad還要高,但銷售成績斐然,2010年銷售10萬臺,2011年銷售30萬臺,累計銷售額達16億元,後被清華同方14億元收購。
2015年,杜國楹創立了8848品牌,同年7月28日發布了首款8848鈦金手機,售價高達9999元,由萬科董事長王石擔任品牌代言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款手機銷售量突破10萬臺,年銷售額超10億元。
電子消費領域外,杜國楹還在茶葉行業開闢了新戰場。2014年,小罐茶在北京正式成立,主打大師炒茶。產品上市第三年,就實現零售額超20億元,名列中國茶葉行業第一。
20多年來,杜國楹的每一次創業,都會選擇在最佳盈利期,轉手把公司和品牌全都賣了,然後開啟自己的下一個戰場,其傳奇的創業經歷也成為商界教科書。
時至今日,社會對於其一貫的廣告轟炸等套路的爭議從未停止,小罐茶也一度被稱之為徵收普通人的「智商稅」,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杜國楹精準把握了細分領域人群的消費需求。
洞察消費需求,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商業品牌的戰場上,這是杜國楹戰無不勝的「核武飛彈」。
撕掉標籤
為了擺脫以往「短期獲利就賣掉」的標籤,杜國楹一直試圖向外界傳達的,是小罐茶的品質,而非包裝和廣告。
2017年12月28日,小罐茶在黃山經濟開發區舉辦了首個生產基地工廠的奠基儀式,這個項目總投資15億元,預計年產值100億元,成為杜國楹創業歷史上分量最重的一筆投資。
彼時的媒體見面會上,杜國楹首先被問及的,卻是關於「營銷大師」的身份問題。他提高了分貝:「弄個好看的罐子,裝點垃圾進去,再找幾個大師站臺,這傢伙又出來忽悠了,我知道你們心裡是怎麼想的!」
杜國楹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我的創業故事可能你也非常了解,背背佳、好記星、E人E本、8848,這些品牌後來都賣掉了。我就在想自己後半輩子要做什麼。」「至今20年來,我一直專注於做品牌,零貸款、不炒股、不炒房。後半輩子我就想做一個百年品牌,能夠改變中國傳統茶行業,能夠讓中國茶走向國際,能夠讓所有人都能喝到真正的好茶。」
談及小罐茶的創立,杜國楹說道:「2012年起,我和團隊花費了近4年時間幾乎走遍了全國茶山和茶區,和茶農、制茶大師、茶葉專家、茶企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2016年7月,小罐茶上線銷售,次年,「小罐茶,大師作」廣告在央視出現,長達3分鐘。
小罐茶利用精美的「小罐」,將傳統按斤賣的茶葉進行包裝後按克賣,並請來8位非遺制茶大師站臺。疊加央視廣告的狂轟濫炸效應,一時間,小罐茶成為商務送禮的潮流,成功打造出一款「高端商務禮」爆品。
2018年11月,杜國楹在公開演講中透露,小罐茶年銷售額超20億元。而2018年國內營收排名第一的茶企天福茗茶,總營收僅16.36億元,2019年也不過17.97億元。
從2016年上線銷售,不足3年時間,杜國楹傾力打造的小罐茶已打敗傳統茶葉巨頭,成為國內茶業的NO.1。
2019年1月15日,媒體發聲質疑「八位制茶大師手工製作」「每一罐都是泰鬥級大師手工制茶」為虛假宣傳,「一個大師一年炒了2.5億的茶,累不累?」迅速引發輿論關注。
隨後,小罐茶通過官方微博回應,「大師作」指的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並非大師手工去炒茶。小罐茶通過對大師技藝的數位化和智能化升級,提升茶行業生產效率、提高茶葉品質。大師實質上是「產品經理」。
杜國楹回應:「真相終歸是真相,需要時間。」
時至今日,「收割智商稅」的質疑仍發生在小罐茶身上。但不可否認的是,杜國楹已然成功打造出小罐茶的品牌效應。
中國茶業歷來缺乏強品牌,更多的是產地品牌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武夷大紅袍等。國內茶葉市場極度分散,各地幾乎各自為戰,產業鏈工業化和標準化不足,而且制茶工藝各不相同,茶葉品質相差較大,消費者識別困難,購買價格也千差萬別。
儘管有利用大師營銷之嫌,但小罐茶一炮而紅,除了精準洞察消費者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其品級和生產工藝已經標準化,並形成了柔性產業鏈的整合能力。這是對中國傳統茶葉行業小作坊手工式或半機械式制茶的一個創新,也是國內消費升級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