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甄嬛傳》,第一集就驚到我了。原來甄嬛、沈眉莊、安陵容三個人的性情和命運,早早就埋下了伏筆。
不得不再次感嘆,經典作品最厲害的地方是什麼呢?
是人性的邏輯。
先看甄嬛
甄嬛是不想入宮的。但是作為官員的女兒,入宮參加選秀是命中注定的一件事,所以她去廟裡求菩薩,保佑自己被撂牌子。
少女時期的甄嬛,對於愛情有著理想化的追求,她在廟裡求的心願是,希望能嫁給這個世間最好的男子,白頭偕老。
甄嬛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有主見,有趣,並且生命力旺盛。
這樣的思想和性格,放在劇中的時代是很先鋒的,即使在今天依然也是少數派——不去追求人人都覺得好的東西,有著自己穩固的價值體系和行事準則。
因為有愛,所以她非常有安全感,可以不懼強權,落落大方。因為有見識,所以她在被選入宮之後,對將要面臨的生活,有著很現實、很深刻的預見性。甄嬛被選中,她的父母並沒有很開心,而是表現出了擔憂。
這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他們本身就是非常有見識的,明白「伴君如伴虎」,後宮生活聽起來光鮮繁華,實際上時時刻刻伴隨著危險。
第二,他們對女兒是真正的愛,沒有絲毫的利用之心。
這個段落真的很感動我。想起裕德齡寫過的一本書,《慈禧私生活回憶錄》,記錄的是她陪伴在慈禧太后身邊兩年的所見所聞。
裕德齡的父親是出使法國的大臣裕庚,為了避免德齡參加選秀,隱瞞了她這個女兒的存在。
德齡從小跟隨父親在歐洲旅居,因此思想和見識上都有著國際視野,她回國後進宮見慈禧,有一個很強烈的目標是促進改革。
這本書寫得很有意思,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甄嬛和裕德齡一樣,原生家庭給了她最寶貴的愛和見識,因此她的性格底色是溫暖樂觀的,所以後來的人生不管遇到什麼,這兩樣東西都照亮了她,為她託了底。
所以在我看來,野心從來不是甄嬛最強大的武器;而是愛和見識,溫暖和明亮的生命來處。
再聊聊沈眉莊
沈眉莊出場的時候有一個鏡頭,照鏡子。
這個鏡頭意味深長,說明沈眉莊對自己的美貌是有自知的,對進宮選秀這件事也是有目標感和信心的。
沈眉莊和甄嬛的家境相當,但父母的教育觀完全不同。
在選秀之前,眉莊的母親還在教她禮儀,好像高考前的最後衝刺。
也不能說沈眉莊的父母一定是有功利心的。或許在他們的價值觀裡,只是單純覺得,女兒能夠進宮當皇妃,是女孩子最好的一條人生路了。
傳統社會給女性安排的道路就是非常狹窄的,必須要結婚生子,而且最好是嫁給有權勢的人家。
帝王當然代表了最頂級的權勢。沈眉莊也不負眾望,在選秀中脫穎而出,被封的位份也很高,剛進宮就是「貴人」,又是三姐妹裡面第一個得寵。
沈眉莊的戲份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此,你發現,一開始她對於主流的價值觀是完全順從的,但到最後,她是最叛逆的那個。
因此她的故事好看的部分是什麼呢?
是覺醒。
即使覺醒的代價是慘烈的。
最後說說安陵容
安陵容的出場令人心疼。和其他的官家女子比起來,她的出身算是低微,僱不上腳程快的馬車,差點誤了選秀。
重新看這個細節的時候我忽然理解了她,她的沉重感和自卑感。
她的遲到也讓我腦補了更多:也許不是因為馬車太慢,而是因為她太緊張。緊張到一夜沒睡著,快到點了,反而打了個盹,因為太累了。
因此差點誤了大事。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你越在意,越緊張,越容易把一件事情搞砸。
安陵容的選秀和甄嬛、沈眉莊都不同,她就像個「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寒門子弟,選秀是她階層上升的唯一通道,她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了上面,她太需要靠這件事改變命運了。
因此安陵容的入選,也是最沉重的。
她的表現和甄嬛簡直是反面,她激動哭了。
就像很多寒門子弟以為考上大學人生就逆襲了,卻不知畢業後就業、買房的壓力更大,想靠一己之力跨越階層真的太難了。
而且人生的際遇真的很難說,它沒有標準答案,也不是努力就有結果。
安陵容那時還不明白,未來等待她的將是怎樣複雜的局面。以及,她的出身、性格和想要改變命運的熱烈渴望,也決定了她不可能把情誼放在第一位。
她拿到的人生劇本,就是hard模式的,包括她後來的「黑化」也都是有著清晰來路的。
評判一個人,一定要把她放在她的現實處境裡。
《甄嬛傳》第一集的信息量就很豐富了,人物的性格和處境也都描繪得絲絲入扣,細節飽滿,邏輯清晰。
難怪這麼多年過去了,這部劇依然是很多人的心頭好,並且成就了清宮劇中難以逾越的經典。
點個「在看」,就當鼓勵我了~
無論我們在原生家庭中能否得到在社會立足的支持,女性唯一不能放棄的,就是堅定地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只有不斷精進自我,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人生選擇權,活得瀟灑而精彩。打開今天的頭條文章:《推薦一個女生最值得嘗試的副業》,了解一下如何提高經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