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高鐵半小時,就能從貴陽到黔西。
黔西在吃貨的眼中可是美食的天堂。
走進七拐八彎的巷子,
鑽到犄角旮旯裡,
就能遇見黔西老字號的美食了。
時間在飛快往前跑,
這些老味道卻像按下暫停鍵,
一直保留著多年前的味道。
地址:五小灣巷內右轉一百米
電話:13721586385
胖子滷粉已經開了29年了,田老闆多年前在貴陽做生意,看到鐵路小學有人賣滷味,就將這個美食複製到了黔西。
胖子滷粉
說起味道的調配,田老闆一邊做一邊改進,「我們是第一家做滷粉的,客人們在學吃,我們在學做,慢慢摸索。」十多種滷料配成一包,每天要用兩包滷料滷菜,滷湯的味道越來越濃鬱。
豬腳、肥腸、雞腳,充分地吸收滷汁的香味;彈牙的米粉在滷湯裡翻滾一分鐘,便和肉菜匯合。澆上折耳根唱主角的辣椒水,淋上一勺原味滷湯。嗦粉的快樂,只有親口品嘗的人才會知道!
曹家洋芋片
地址:五小灣巷內
電話:18985351701
平均每天用掉25斤菜油、300斤洋芋,「洋芋大戶」曹家洋芋片是好多人從小吃到大的美味零食。
「好多娃兒讀書就在買,現在帶起娃兒來買。」老闆驕傲地說,他們家洋芋片不僅有兩代人來吃,還遠銷到廣東、浙江、江西等地,甚至還被帶到英國、美國。洋芋片脆又香,要選「面」洋芋才能做到。
薄薄的洋芋片跳進油鍋,翻滾起金黃色的氣泡,經過20分鐘的「旋轉、跳躍」,出鍋後還得進行「味道分組」。「我們自己買本地辣椒來打的辣椒麵,自己熬的糖漿。
」曹家洋芋片有四種口味:麻辣味、番茄味、甜味、椒鹽味,只要拿起一片嘎嘣脆的洋芋片,食慾不容許你停下來。追求更脆的口感,可選擇細絲、粗絲的麻辣洋芋絲。
黔西茅草巷餈粑包豆腐
地址:城南路茅草巷7號
電話:13638184588 18308576318
糯悠悠的餈粑,看似平常卻內有乾坤。餈粑包豆腐是黔西傳統的小吃,熱餈粑裡面包上一塊小豆腐,再加上肉末、榨菜、蔥。封口以後,砂鍋烙上幾分鐘。餈粑表面起殼,熱力穿透至中心,最是下口的好時機。
餈粑包豆腐
餈粑首先就有脆與軟兩種口感,用酸湯做的小豆腐又瞬間搶走了注意力,加上肉末、榨菜、蔥、辣椒的香味。這一口下去,3塊一個的餈粑包豆腐,吃出了前中後三個層次的味道。
李記火鍋店
地址:城東路中華路41號
電話:15908574880
豆豉火鍋=活菜火鍋,也是黔西人最下飯的家常菜。李記火鍋店門頭不起眼,豆豉的香味卻能成為「導航」,引導你來到他家。
豆豉火鍋
豆豉火鍋中的精華——豆豉粑,都是李老闆妹妹做的。入冬就要選好黃豆,開始發酵豆豉。黃豆經歷半年的變化,開始散發「臭」味,春天到了,豆豉就需要出來吹吹風。「要『沃』起絲絲的豆豉粑才香,但是又不能太稀哈。」李老闆說,豆豉打碎,加上肉末、辣椒炒香,雖看不見完整的豆豉在鍋中,卻在每一滴湯汁裡都充滿了「臭香」的味道,這就是「飯遭殃」的秘訣所在。
五花肉、脆哨、石灰豆腐,都和豆豉火鍋是絕配;蔬菜在裡面打個滾就沾滿了豆豉的香味,這也是活菜叫法的由來。
黔西廚娘
地址:文化路公園雅築B棟4-5
電話:13984704698
冷水高粱粑是黔西人逢年過節餐桌上一道傳統美食,60、70、80後對這個兒時味道很是懷念。黔西廚娘何春碧和大多數一樣懷舊,專門開店經營冷水高粱粑,她家的高粱粑人氣高的時候,一天要用掉上千斤的麵粉。紅糯高粱面,用冷水揉面,能讓其口感更加順滑柔和。酥麻、花生、芝麻,用小砂鍋慢慢炒熟,再舂融。酥麻味、花生酥麻、玫瑰酥麻,都是黔西廚娘何春碧自己製作的,玫瑰酥麻尤其耗時。
冷水高粱粑
「3、4月份,我就買好玫瑰花了,然後洗淨、打碎,再慢慢發酵。做成玫瑰醬後,再和酥麻、芝麻混合……」高粱面中包上傳統的酥麻味、花生酥麻、玫瑰酥麻,捏成類似「元寶」的樣子,小火慢煮才能保證高粱粑不會「露餡」。
比起糯米做成的湯圓,高粱粑多了一分「沙沙」的口感。入口一咬,內裡的芯子迅速流淌出來,甜進心裡。
滾米糰
過年吃的滾米糰,顏值更勝一籌。南瓜、紫薯、菠菜、紅心火龍果,都是天然的顏料。黃色、紫色、紅色、綠色的丸子,在糯米中打個滾,「穿」上一件外衣。蒸8分鐘後,色彩可愛的滾米糰像是一個個放大版的馬卡龍,等待著與味蕾的碰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