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

2020-12-16 中國質量新聞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4月26日(星期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和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負責人李劍、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負責人邸連柱、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介紹《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襲豔春(焦非 攝)

  襲豔春: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是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女士,請她向大家介紹《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負責人李劍先生,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負責人邸連柱先生,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先生。

  首先,先請甘霖女士作介紹。

  2020-04-26 10:00:00

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徐想 攝)

  甘霖:
  謝謝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今天是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首先我代表全國打擊侵權假冒領導小組辦公室感謝中外媒體記者朋友們長期以來對中國打擊侵權假冒、保護智慧財產權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保護智慧財產權,優化營商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創新型國家建設,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依法嚴厲打擊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2019年,中國持續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進展、新成效。這是剛剛發布的2019年的《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這個報告作了詳細介紹,我從三個方面簡要介紹《報告》的主要內容。

  2020-04-26 10:00:11

  甘霖:
  一是統籌謀劃推動取得新進展。頂層設計方面,出臺《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手段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法治建設方面,修訂《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藥品管理法》,進一步提高侵權行為處罰力度,新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多部法律法規。體制機制方面,31個省(區、市)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全部調整到位,形成橫向協作、縱向聯動的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格局。

  二是智慧財產權保護取得新進展。行政執法方面,聚焦網際網路領域、農村市場、寄遞及進出口環節、重點民生領域,開展「劍網」「龍騰」「鐵拳」「農資打假」等專項行動。司法保護方面,公安部部署開展「崑崙行動」,嚴厲打擊侵權假冒犯罪;法院系統推進智慧財產權審判機制改革,檢察機關強化訴訟監督職能,司法保護更加高效、更具針對性。社會共治方面,持續推進維權協作,及時化解侵權糾紛,不斷深化行業自律,智慧財產權服務水平和社會維權意識進一步提升。國際合作方面,積極參加國際組織開展的「奧普森」「盤古」「網鷹」「健康女神」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網絡和跨境侵權假冒犯罪,取得積極戰果。

  三是營商環境優化取得新進展。投資貿易更加便捷,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舉辦大型交易會、博覽會,修訂、廢止400多部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法規及相關規定。市場準入更加開放,進一步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所列事項,壓縮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種類。政務服務更加優化,簡化企業註冊程序,推行全程網上辦理,新辦企業基本實現不超過5個工作日。提高智慧財產權審查效率、縮短審查周期,降低智慧財產權行政事業性收費。監管體系更加完善,大力推進信用監管,探索智慧監管,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打造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

  2020-04-26 10:01:33

  甘霖:
  中國保護智慧財產權、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獲得國際社會讚譽。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位列14,較2018年上升3個位次。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排名從2018年的第46躍升至第31位。

  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球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關鍵之年。中國願與世界各國同舟共濟、密切合作,為綠色未來而創新,為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作出不懈努力、貢獻中國智慧。

  關於《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我就介紹這些。《報告》已經掛網發布,大家可以上網查詢。

  謝謝大家!

  2020-04-26 10:04:55

  襲豔春:
  謝謝甘霖女士的介紹。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新聞機構。

  2020-04-26 10:05:12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提問(焦非 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們都知道,近年來中國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迅速,但仍有一些侵權假冒行為擾亂著市場秩序,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我國在打擊侵權假冒方面主要採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還有什麼計劃?謝謝。

  2020-04-26 10:12:11

  甘霖: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剛才我在簡要介紹裡也對總體的工作做了簡要介紹,針對剛才的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19年,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組織各地區、各成員單位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法治建設、行政執法、司法保護、社會共治、宣傳教育、國際合作等各方面均取得積極成效。主要包括:

  一是開展重點領域整治。在網際網路領域,開展「劍網」「鐵拳」等系列專項整治,解決侵權假冒高發多發、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在農村地區,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林木種苗質量抽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在進出口環節,強化監督檢查、開展「龍騰」行動,把好進出境國門。在重點民生領域,開展「保健」市場亂象整治、地理標誌專項整治等,保障權利人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二是強化司法保護力度。2019年,公安機關破獲侵權假冒偽劣犯罪案件1.6萬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萬餘名。檢察機關批准逮捕涉及侵權假冒偽劣犯罪案件9200餘件、1.6萬餘人。全國法院新收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48萬餘件,審結47萬餘件。

  三是創新執法監管方式。按照國務院部署安排,推進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建設「網際網路+海關」一體化平臺、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統一電子受理平臺等系統,推進智慧監管。

  四是推進部門區域協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強化合作,其中6部門聯合開展全國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13部門聯合開展「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籤訂《長三角市場體系一體化建設合作備忘錄》,淮海經濟區10城市建立市場監管執法協同協作機制。

  五是深化國際交流合作。雙邊交流穩步推進,中歐籤署關於結束地理標誌保護與合作協定談判的聯合聲明。中日韓、中蒙俄、金磚五國等多邊交流合作取得新進展。積極參加國際組織開展的「奧普森」「盤古」「網鷹」「健康女神」等專項行動,取得積極戰果。

  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依法治理、打建結合、統籌協作、社會共治」原則,持續加大打擊力度,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強統籌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動加強案件協查、督察督辦、信息報送,促進行政執法、刑事執法、司法審判、仲裁調解有序銜接,形成全鏈條打擊。二是開展重點治理。聚焦重點行業、產品和市場,加大對制假源頭、重複侵權、惡意侵權查處力度,推動信息公開與聯合懲戒,讓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三是構建共治格局。保障權利人知情權、參與權,建立健全舉報獎勵制度,指導行業組織加強自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打擊侵權假冒新模式。謝謝。

  2020-04-26 10:12:47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焦非 攝)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
  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躍升至31位,較上一年提升15位。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中,智慧財產權保護髮揮著重要作用。請問,中國採取了哪些措施來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謝謝。

  2020-04-26 10:19:51

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徐想 攝)

  張志成:
  謝謝主持人,謝謝您的提問。2019年7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去年11月,《意見》由中辦、國辦印發,《意見》要求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手段來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促進保護能力和水平的整體提升。一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相關部門致力於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這裡有一個數據,我在這裡再強調一下,智慧財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了78.98分,這是在百分制下的。去年以來,我們會同各方重點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推動完善智慧財產權相關法律法規。2019年11月,新修訂的商標法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倍數,由修改前的3倍以下提高到了5倍以下,出臺規範商標申請註冊行為若干規定,規制商標囤積註冊等行為。目前,專利法修正案草案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其中也明確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大幅提高侵權代價。

  第二,強化智慧財產權源頭保護。提高商標、專利審查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壓縮審查周期,更好滿足社會需求。2019年,商標註冊平均審查周期已經縮短至4.5個月,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壓縮至17.3個月。同時,嚴厲打擊專利非正常申請和商標惡意註冊行為,2019年通報非正常專利申請3.8萬件,駁回非正常商標申請3.9萬件。

  第三,加強智慧財產權執法和執法指導工作。制定完善商標專利侵權判斷和檢驗鑑定標準,印發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案指南,提高執法指導效果。2019年與市場監管部門共同部署開展智慧財產權執法「鐵拳」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商標專利侵權假冒違法行為。2019年全國智慧財產權系統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3.9萬件,同比增長13.7%。

  第四,完善保護聯動機制。推動智慧財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建設,截至目前,在全國已建設31家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和20家快速維權中心,為市場主體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將信用體系建設作為構建智慧財產權大保護格局的一環,對於專利領域嚴重失信行為開展聯合懲戒,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營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謝謝。

  2020-04-26 10:20:54

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負責人邸連柱(徐想 攝)

  邸連柱:
  謝謝主持人,也謝謝剛才這位記者的提問。2020年海關總署將在「打防並舉、打促並重」的方針下,不斷加強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工作,完善相關制度,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持。我們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部署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專項行動。今年以來,海關總署在全國海關範圍內先後部署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龍騰行動2020」,寄遞渠道智慧財產權保護「藍網行動」,出口轉運貨物智慧財產權保護「淨網行動」,在全方位加強打擊力度的基礎上,我們突出了對郵寄快遞、第三方轉運等重點渠道,以及藥品、生物製品等重點商品的監控,形成了打擊侵權違法活動的「組合拳」。

  二是加大對出口侵權防疫醫療物資的打擊力度。我們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海關總署加強對出口防疫醫療物資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部署全國海關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我們提醒企業在籤訂合同中注重防範法律風險,引導企業守法經營和轉型升級,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也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三是深化網際網路領域侵權假冒專項治理。我們與電商平臺、外貿綜合服務體建立了更緊密的合作機制,推動線上線下綜合治理,利用海關在口岸執法的優勢,及時發現侵權違法線索,準確定位制假售假源頭,溯源打擊,從而促進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的健康發展。

  四是指導各地海關加強風險分析研判,提升對侵權貨物的精準布控,規範辦案程序。推廣使用升級版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的執法系統,提高智慧財產權辦案效率,進一步提升執法效能,從而實現既「管得住」,也能「通得快」。

  五是繼續拓展國際合作,不斷深化海關跨境聯合執法行動,積極參與世界海關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等有關國際組織的智慧財產權事務,不斷完善打擊跨境侵權違法行動的國際網絡,進一步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國際合作。謝謝。

  2020-04-26 10:21:22

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焦非 攝)

  中國新聞社記者:
  我關注的是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的相關工作。幾天前最高法在國新辦的發布會上介紹了2019年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方面的一些工作,這次這個《報告》中也提到審判體系更加高效,想了解最高法用了哪些措施使審判體系更加高效?謝謝。

  2020-04-26 10:38:57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負責人李劍(徐想 攝)

  李劍:
  感謝您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人民法院作為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的重要力量,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19年,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切實提高審判質效,努力為市場主體提供明確、穩定、可預期的規則指引,為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務。具體來說,有下面三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健全智慧財產權審判體系。2019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設立,統一受理全國範圍內專利等技術性較強的智慧財產權上訴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南京等21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內設專門審判機構,跨區域集中管轄部分智慧財產權一審案件。2014年成立北京、上海、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至此形成了由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庭、智慧財產權法庭、32家高級法院、3家智慧財產權法院以及部分中級、基層法院共同組成的智慧財產權審判新格局。

  二是進一步完善智慧財產權訴訟制度。著力完善符合智慧財產權案件特點的訴訟規則,有效減輕權利人維權成本,著力破解制約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體制性難題。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全國法院推進智慧財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審判「三合一」工作的意見》,進一步鞏固「三合一」改革工作成效,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綜合效能。

  三是進一步提升智慧財產權司法能力。去年,全國法院共受理智慧財產權各類案件48萬餘件,審結47萬餘件,收結案增幅突破40%,圓滿完成了審判任務。人民法院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審判職能作用,注重通過裁判激勵科技創新,促進文化傳播,維護競爭秩序,讓創新創業者堅定信心,提升社會創新活力。著力強化對智慧財產權授權確權行政行為和行政執法行為的合法性審查。加大對智慧財產權犯罪行為打擊力度,有效發揮刑罰懲治和震懾智慧財產權犯罪的功能。謝謝。

  2020-04-26 10:39:45

經濟日報記者提問(焦非 攝)

  經濟日報記者:
  我的問題提給甘局長。疫情發生以來,大家都注意到口罩、防護服這些物資成為了比較緊缺的商品,有些假冒侵權產品也趁機進入市場。請問,市場監管總局在打擊假冒侵權防護產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有哪些最新進展?謝謝。

  2020-04-26 10:41:01

  甘霖:
  謝謝你的提問。正如你剛才說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額溫槍等防護用品一度是緊俏,一些不法分子藉機製售假冒偽劣防護產品,包括熔噴布等原材料,損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擾亂了市場秩序,甚至影響社會穩定。

  市場監管總局全面落實中央應對新冠疫情工作的有關部署要求,全面加強口罩等防護用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及時出臺指導意見,強化執法打擊,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月4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網信辦、公安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藥監局等8個部門聯合開展打擊整治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行動,重點打擊四類行為:一是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產品及過期失效產品的行為。二是嚴厲打擊以普通非醫用口罩冒等充醫用口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為。三是嚴厲打擊生產銷售無生產日期、無廠名廠址、無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等三無產品,以及冒用認證標誌等質量標誌的行為。四是嚴厲打擊商標侵權、假冒專利、仿冒混淆等行為。重點是這四類。

  2020-04-26 10:41:30

  甘霖: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和聯防聯控機制相關部門都迅速行動,上下協作,依法從重從嚴從快查處一批製售假冒偽劣口罩、防護服、醫藥酒精、消毒液等案件,同時及時曝光典型案例。像上海、北京,都在根據投訴舉報線索查處涉嫌銷售質量不合格的口罩、偽造廠名的84消毒液,還有涉嫌無證生產經營核酸檢測試劑盒等案件,各類都正在查處。截至4月24日,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1192.7萬人次,檢查經營戶是1589.5萬戶,查獲問題口罩8904.6萬隻,查獲其他問題的防護用品41.8萬件,查獲問題消殺用品的貨值是760.9萬元,累計查辦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用品案件是29906起,其中立案查處案件26605起,罰沒款3.5億元,案值3.1億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757起。

  我要表明的是,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是中國政府的努力所在。大家可能關注到,在今天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來臨之際,全國各地都開展了以智慧財產權與健康中國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為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實現健康發展作出了有效探索和努力,取得了積極的社會反響。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也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一方面繼續保持打擊製售假冒偽劣防護用品的高壓態勢,使危害人民生命健康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者付出應有的代價;另一方面,我們也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謝謝。

  2020-04-26 10:41:45

  襲豔春:
  感謝幾位發布人,也謝謝大家,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

  2020-04-26 10:45:59

相關焦點

  • 甘霖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優化營商...
    本報訊 (記者徐建華)4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就《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進行介紹並答記者問。
  • 市場監管總局: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排名...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20年4月26日(星期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和最高人民法院、海關總署、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報告⑨上海破產辦理效率待提高
    改善企業營商環境,降低市場運行成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是中國提升國際吸引力與競爭力必須修煉的內功。圍繞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發展目標,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聚焦世界上被公認為全球城市的20個國際大都市,立足全球城市的功能作用和實際特點,在2019年已對外發布的全球城市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基礎上,2020年又對指標進行了修正完善,構建了包含7個一級指標,23個二級指標、41個三級指標的「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標體系」。
  • 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 北京綜合排名第一
    >在經濟活躍城市的營商環境綜合排名中蘇州、南通、煙臺、無錫東莞、紹興、溫州、濰坊金華、珠海位列前十《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年度報告》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撰,是第一份由國家主流媒體發布的第三方營商環境權威報告,今年為第二次發布。
  • 《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榜單出爐 十大城市各有所長
    6月18日, 《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正式發布。綜合城市榜單前十名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南京、杭州、成都、天津和寧波。「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無論在基礎設施、人力資源、金融服務等「硬指標」領域,還是在政務環境、普惠創新等「軟實力」領域,都表現出明顯優勢。
  • 聚焦世行營商環境報告之中國法治指標——最高院營商環境大講堂...
    年底,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問世,我國營商環境位居全球第31位,連續兩年被評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之一。2020年1月1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施行。2020年4月10日,《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施行。2020年4月13日-18日,最高人民法院推出六期營商環境大講堂,邀請法學專家、司法工作者、業界人士在線權威解讀最新司法政策和改革舉措,精準分析世界銀行報告指標。下文以問答形式歸納重點。
  • 重慶發布全國首例法治化營商環境司法保障評估報告 便民司法評分高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嫋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8日19時30分訊(記者 李嫋)2019年8月,重慶法院在全國首發《重慶法治化營商環境司法評估指數體系》,由中國社科院獨立進行第三方評估。經過一年多的試點,司法護航重慶法治化營商環境效果如何?
  • 智慧財產權看深圳 | 智慧財產權保護點亮創新「火種」 擦亮營商環境...
    新華網發(吳俊賢攝)  「我們建立並逐漸完善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進一步助力智慧財產權領域高質量發展。」深圳市冠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海全表示,公司同時注重對智慧財產權人才的培養和激勵。2015年至2019年,該公司1057人獲得智慧財產權獎勵,獎金發放超過100萬元。
  • 【全國兩會】兩會特稿︱優化營商環境:中國司法憑什麼成為世行眼中...
    2019年,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依法平等保護產權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2020年世行營商報告中,中國被記錄的8項改革措施中,最高人民法院實施了3項,促進中國營商環境指標排名大幅提升。
  • 營商環境評價領域首部國家報告發布:準入門檻放寬 服務水平提升
    國家發改委10月發布《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作為我國營商環境評價領域首部國家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積極成效,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明顯提升。關注中小企業市場準入、生產經營等辦事便利度營商環境好不好,如何科學評判?
  • 營商環境:中山司法保障措施有力
    2017年以來,全市兩級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和人大監督,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平等全面保護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中山「打贏經濟翻身仗,重振虎威
  • 世行發表專題報告:中國在優化營商環境領域取得巨大成就
    世行發表專題報告:中國在優化營商環境領域取得巨大成就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消息,當日,世界銀行對外發布了《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改革驅動力與未來改革機遇》專題報告。
  • 江蘇南京: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新「新100條」,7條創新舉措全國首創
    -01-10 第03版:地方新聞 大 | 中 | 小
  • 世行報告:中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7月27日,世界銀行對外發布了《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改革驅動力與未來改革機遇》專題報告。世行報告認為,中國近年來在「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在建立改革協調機制、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加強信息化技術應用、推動國際國內改革經驗雙向交流等方面創造了成功經驗。
  • 科普100秒(第91期) | 什麼是優化營商環境?
    科普100秒(第91期) | 什麼是優化營商環境?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 本 期 內 容優化營商環境提出過程:2019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 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新排名發布,上海GDP增長還有這麼大空間
    12月8日,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發布《全球城市營商環境評估報告》(下簡稱《報告》),對包括倫敦、紐約、香港、北京等在內的20個樣本城市的營商環境進行系統評估。其中,4個中國城市——香港、上海、北京和深圳分別排名為第5、第10、第12和第14位。
  • 深圳:高標準打造國際領先的營商環境
    從今天起,合作雙方將聚焦於國際國內、粵港澳大灣區及深圳經濟發展熱點焦點問題,在深圳商報開闢北大滙豐專家說專欄,定期為廣大深圳企業提供新鮮有深度,觀點鮮明針對性強的金融和財經熱點分析、前沿學術研究、深度經濟報告等,敬請關注。優化營商環境是城市實現現代化治理、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 中國向智慧財產權創造大國邁進
    2019年我國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智慧財產權領域,我國部署推動了一系列改革,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行動、規劃,實行嚴格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堅決依法懲處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智慧財產權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專利總數量和商標申請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 296城營商環境報告發布 長沙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
    296城營商環境報告發布長沙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郴州、株洲、常德、衡陽、湘潭位列前150名>華聲在線12月2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晶璡 金慧)今天,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了《全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其中長沙的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
  • 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我國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助力高...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我國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助力高質量發展新華社記者張泉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故意侵權者形成有力震懾、發明專利申請量實現疫情影響下的逆勢增長、在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名列第14位……2020年,我國繼續堅定不移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帶動創新活力全面提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