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者麥克·哈特,於1978和2014年,先後兩次出版《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書,作者以人物傳記的方式深刻地描述了這些人物的事業和貢獻。
其中中國入選8人,百姓、太監、皇帝都有人上榜,兩次版本的排名有些變化,讓我們看看是哪8人,分別排第幾:
孔子(初版第4位,新版第5位)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今山東曲阜人。
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首創了完整的「道德」思想體系;孔子還開創了私人講學的先河,打破了封建社會的教育壟斷,為中國的教育創立的巨大的貢獻,被稱為「萬世師表」。
孔子的學說影響了中國人生活、文化兩千多年,是中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現在孔子的學說已影響到國外。
蔡倫(初版第6位,再版第7位)
蔡倫生年不詳,公元121年死於服毒。蔡倫是東漢時期的太監,通過對以前造紙經驗的總結改革,創造了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造紙術,蔡倫也被紙工封為造紙鼻祖、「紙神」。
造紙術的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
秦始皇(初版第18位,再版第17位)
秦始皇生於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是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傳奇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人。
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統一六國後,實行中央集權,廢分封,設郡縣,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始皇還北擊匈奴,南平百越,開發西南和北疆,促進了民族的交流融合,修築萬裡長城、靈渠等,奠定了我國古代的基本疆域。
秦始皇因為對中國和世界的深遠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毛澤東(初版第20位,再版第89位)
毛澤東生於1893-1976年,被人民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的100人之一。
成吉思汗(初版第21位,再版第29位)
成吉思汗原名孛兒只斤·鐵木真,生於1162-1227年,是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最大時國土面積超過4500萬平方公裡,佔當時整個人類世界的五分之四還多。
有人曾統計過,成吉思汗一生共進行60多次戰爭,除十三翼之戰因實力懸殊主動撤退外,無一失敗。他逢敵必戰、戰必勝的神奇,將人類的軍事天賦窮盡到了極點!拿破崙曾經說過:我不如成吉思汗。
老子(初版第75位,再版第73位)
老子生卒年不詳,大概生活在中國的春秋時期。老子,本名李耳,又稱作老聃。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
其著作《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隋文帝(初版第82位,再版第85位)
隋文帝楊堅,生於541年-604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再一次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自西晉末年曆時300年的割據狀態。實現了自秦漢以來中國的又一次統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經濟大發展。
隋文帝統一全國後,勵精圖治,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開創了輝煌的「開皇之治」。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
孟子(初版第92位,再版第92位)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孔子重要的繼承人,被尊稱為「亞聖」,與孔子並稱「孔孟」。他的學說倡導「以仁為本」,提出性善論,把道德規範概括為仁、義、禮、智。
孟子與其弟子的言論彙編於《孟子》一書,書中有著名的《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寡人之於國也》等名篇,是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之一。
該書兩次版本的排名都引起社會的很大熱議,我們無需評判作者排名的合理性,只需相信時間將證明這些人物對世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