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12月13日訊(記者梅冬妮)「梅花香自苦寒來,『長江杯』給了孩子一個很好的展示舞臺。」12月13日,2020中國·湖北第二屆「長江杯」少兒藝術大賽在田漢大劇院落幕。來自武漢、襄陽、荊州、漢川、孝感等地的40餘個節目,近千名小小「未來大師」帶來舞蹈、語言、器樂等不同門類的表演,在舞臺上揮灑令人驚豔的才華與熱情。
第二屆「長江杯」少兒藝術大賽現場。記者何曉剛 詹松 攝
新增器樂語言類節目,「長江杯」比賽升級亮相
2020中國·湖北第二屆「長江杯」少兒藝術大賽由長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是由去年首次亮相的「長江杯」少兒舞蹈大賽升級而來。
舞蹈節目依然是「長江杯」的重頭戲,但今年舞蹈的種類卻豐富了許多,兒童舞、古典舞、芭蕾舞、街舞一應俱全。中國風和傳統經典的元素,是本屆「長江杯」舞蹈類節目的大熱門。《蘇幕遮》《酒家》《傘舞》《左手指月》《青城山下白素貞》《大魚海棠》等作品,童真又不失唯美,耳熟能詳的音樂讓表演也更具觀賞性。「長江杯」少兒藝術大賽評委、武漢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武漢歌舞劇院舞蹈團團長李翔對作品《大魚海棠》的印象頗深,「在我心中是今天最好的一個群舞,不僅能看到孩子們的努力,還可以看出指導老師對整個舞蹈的創作編排,以及視頻、舞美的把控力,舞臺綜合呈現水準高」。
第二屆「長江杯」少兒藝術大賽現場。記者何曉剛 詹松 攝
比賽中新增設的語言類節目更令人眼前一亮。武漢親親陽光藝術語言教育帶來了《論語》《送別》《致大海》等多個朗誦作品,機構主持課負責人陳雨說:「『長江杯』給了孩子一個很好的舞臺展示多年所學,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讓更多孩子和家長能參與其中。」
器樂類的節目同樣不容小覷,由19位小琵琶手合奏的《坡上坡下鬧豐收》場面壯觀,堪稱當天比賽的高亮時刻。這群來自襄陽市大慶路小學琵琶社的孩子,清晨6點半從襄陽出發,中午到達武漢後稍作調整便從容登臺。「我對他們的表現非常滿意」,大慶路小學琵琶社老師塗頻林透露,聽聞要來漢登臺,一連幾天學員們的心情都非常興奮,主動自覺練琴,希望以最完美的狀態亮相武漢。
選手藏龍臥虎,年紀雖小卻有「大將之風」
第二屆「長江杯」少兒藝術大賽現場。記者何曉剛 詹松 攝
大慶路小學琵琶社此番來漢的成員中,不乏全國青少年琵琶比賽的金獎獲得者。其他節目的小演員們,同樣是藏龍臥虎。被多個評委和前來觀摩的藝術教育從業者稱讚的《珊瑚頌》的表演者梅雋怡,在10月剛剛結束的上海青少年舞蹈節上,就憑藉該作品獲得全國三等獎。
基本功過硬的集體舞《兵娃娃》,也讓評委們給出了不俗的分數。武漢呢喃國際藝術教育校長呂呢喃介紹,《兵娃娃》的表演者年齡偏小,「但他們經過兩個多月的學習和排練,在舞臺上動作的展現非常標準和整齊,舞蹈的編排還加入了基本功的技巧,作品的氛圍和氣質也比較突出」。
外行看熱鬧,同行看門道。專門前來「長江杯」觀摩的武漢星啟萌藝術教育創始人徐傑,對《兵娃娃》的表現不吝誇讚,「這些小學員的舞蹈天賦非常高,他們年紀不大,卻可以完成高難度的動作,颱風、手型、手位的細節,都表現得非常到位,他們不是簡單模仿老師的動作,而是發自內心的舞動,很有大將之風」。
嚮往更大的舞臺,「未來大師」從這裡啟程
「長江杯」少兒藝術大賽評委,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導演、演員王天靖評價:「第二屆『長江杯』的比賽更加成熟,孩子們的水平也有所提高。」他認為,藝術教育能夠為孩子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從事藝術專業的可能性,「藝術教育培養的是青少年綜合的素養,不管未來這些小學員是否從事藝術工作,藝術對他們今後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都將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長江杯」少兒藝術大賽評委,武漢歌舞劇院民樂團書記席瑾也對比賽讚譽有加,「不僅給懷有志向的孩子們提供了表現自己的機會,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藝術素養。」
來自孝感的朗誦《中國軍魂》表演者梅書寒直言,兩年的學習讓自己變得更開朗,颱風也更穩健,「希望未來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備受稱讚的《珊瑚頌》表演者梅雋怡則透露,未來希望考入舞蹈學校,期待能成為專業的舞蹈演員,「站上更大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