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PG4真的「爛」嗎?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PG4從發售以來就飽受質疑,網上有著太多的人說著 PG4 的負面評測,甚至很多人更是跟風帶起了節奏,好像所有人都知道鞋款如何不走心,顏值如何沒眼看,
甚至更是全方位式地解剖這鞋子說著它的缺點,可是關於PG4是如何來到如今這個局面,這個局面的前因後果你知道嗎?
其實要說這個事情,需要拉回很前的一段時間,大概是在 2014 - 2015 年。那時候的耐克在籃球領域也是壟斷式的霸主存在,
而當時的耐克關於籃球鞋系列的商業策略,是積極地發展專業性質的籃球鞋,用著頂級的籃球鞋配置、科技去打造最優質的籃球鞋,這也是那個年代球鞋一般都很貴的原因。
當時的耐克籃球大佬 Michael Jackson 的想法可以說是非常大膽,他規劃出了一個所謂的球鞋經營計劃,就是在原本售價已經很高的球鞋上再次研發升級,以更高的價格出售。
比如當時 2014 年的 Lebron 11 Elite,就賣著 295 美金,約合人民幣2000元,這個情況一直維持到了 2016 年。讓很多人看來,這樣的一個計劃並不是非常合理的。
事實也正是這樣,高價的耐克籃球鞋已經逐漸失去了很多籃球運動愛好者的「民心」,很多人認為他們不值這個價格,
甚至打折之後也幾乎「無人問津」,而此消彼長,其他運動品牌的籃球鞋系列也是順勢爬了上來,與耐克共同平分這個本來就不是很大的籃球圈子。
就這樣,精英計劃的創造者Michael Jackson 被撤職了,換成了 Craig Zanon,一位在耐克工作了接近 30 年的員工,而 Craig Zanon 近幾年來對著耐克籃球區域的改革,成功地讓它們起死回生,他成功的商業策略,卻也造就了今天的 PG4。
因為當時所謂的精英計劃,當時的第一個措施,就是全方位下調籃球鞋款的售價,眾所周知,降低售價和降低研發和製作成本是一樣的,
但是在知道了往上探索的後果是慘不忍睹的情況下,降低售價和研發製作成本,是當時無可奈何的選擇,而這個相對於之前比較親民的官方售價,一直維持到現在。
直到在 2018 年,耐克另一個商業策略出來了,就是要重點打造更酷炫的中價位商品,耐克將會對於這些價位的鞋款積極研發,
將新科技投放在這些價位的鞋款上面,讓這些價位的鞋款有著無比的吸引力和購買慾,而且還會慢慢擴大這價位鞋款的數量。
那段時期的耐克籃球鞋可以說是美好的,有著 Kyrie 4, PG1 這一些良心鞋款的發售,更是有著親民的價位和超高性價比。
再到之後,耐克的籃球鞋更加開始注重「潮流屬性」,再瘋狂地用上了 「熱度炒作」 來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潮流屬性」成為了主打賣點。
而從近幾年來耐克的市值來看,這個策略無疑是成功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歐文5與海綿寶寶的聯名賣得好嗎?無可否認的,在國內都屬於爛大街的鞋子了,當耐克看重「潮流屬性」的時候,
設計方向傾向於外觀的美感多於場上的性能,這導致在近來的新鞋款,歐文6和 PG4,都有著不俗的外觀,卻同時也有平庸的性能。
而關於PG4的發售,他的顏值從發售以來就沒有受到過好評,那是因為耐克將更多的重點放在了「熱度炒作」上,稍後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款配色就是一個最好的詮釋。
而這對於耐克之後的商業策略或許也是一個「探路石」。對於商家來說,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利潤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實戰測評
「包裹性:包裹挺好,穿著精英襪感覺挺緊的,但是急停的時候腳趾還是有點不舒服,扣分。後掌海綿填充超大,應該是這雙鞋最讓我喜歡的了;
抓地力:網上評測視頻說抓地力不錯,可我卻沒感覺到,變向後打滑明顯,不排除場地的關係;
緩震:太贊,對於140-150左右的體重,這緩震真棒,前掌硬,適合突破,後掌明顯的軟彈,這個air sole明顯比zoom更適合小體重,
鞋底抗扭:沒網上說的那麼差,不過是挺一般,相比抗扭,鞋面支撐更讓人擔心,突破起跳缺乏安全感
防側翻:這個真不差,很多人說他助崴,實則不然,防側翻還是可以的,左腳馭帥13低幫,右腳pg4一起感受,明顯馭帥防側翻要差得多。」
價格方面,在全網都在跟風黑PG4的情況下,作為保羅喬治的籤名鞋,識貨上黃金碼基本上400左右就可以入手了,不知道應該是感激還是感謝。對於一雙定位中端產品的籃球鞋來說,這雙鞋的價格可以說快要降到冰點了。
在PG4這雙鞋上,耐克的營銷策略到底有多厲害?直接給大家看PG4最新配色的圖大家就知道了。
?
!
!!
?
怕是耐克也是著了安踏六神聯名的道,這配色簡直是「喪心病狂」,不過這波耐克真的是把細節拉滿了。
結語:對於這雙PG4的最新款配色,你心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