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感覺,今年過得似乎特別快。
忽然之間,又到了腳不沾地的年末了。一頭是瘋狂的結案季,另一頭是娃的考試季。你是不是悲劇地發現,身心疲憊,焦慮狂躁,頭髮更少了……
那就對了!我們本期有請浦東法院趙茉法官,她有兩個可愛的娃,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還能做到案件調撤率65%,在工作與家庭之間遊刃有餘。然後,她還有時間閱讀、健身、逛街、旅遊!上天給了她每天48小時嗎?想知道「超人」是如何形成的嗎?來看看她關於時間管理的薦書吧,共四本,分別是《番茄工作法圖解》《把時間當作朋友》《精力管理》《晨間日記的奇蹟》。全文共有1689字,預計閱讀8分鐘。
如果你還是沒有時間閱讀全文,可以只瀏覽加粗字體,但願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
作者 | 趙茉 浦東法院
《番茄工作法圖解》
作者:[瑞典]史蒂夫·諾特伯格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場景】在法院工作的你,有沒有感覺到一天下來整理卷宗、接聽電話、處理工單、接待當事人,忙到水都顧不上喝一口,卻發現早晨預計要完成的工作還沒有完成?
【方法】這是時間管理的入門教材,也是必讀書。在這本內容簡單而實用性很高的小冊子中,介紹了一種時間管理方法——番茄工作法。簡言之,就是將每30分鐘劃分為一個單位,前25分鐘用來排除一切幹擾的專注工作,剩餘5分鐘用來放鬆和調節。
書中還詳細介紹了今日代辦表格、活動清單、記錄表格等幾個簡單有效的操作方法,結合番茄工作法一起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起來很簡單對不對?操作起來卻沒那麼容易。尤其是要在紛亂複雜的工作環境下保證25分鐘不受幹擾就很難做到了。一旦你試過一次,就會發現工作效率提升了好幾倍!
《把時間當作朋友》
作者:李笑來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場景】同事小張工作三年,已經寫了三篇學術討論會論文,屢屢獲獎。同事小李工作十年,剛剛憑藉過硬的業務能力提拔為團隊負責人。同事老劉,工作三十年,撰寫的判決書三次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再低頭看看自己,每天都在忙著結案,沒有時間寫案例分析,沒有時間寫學術論文,甚至沒有時間好好潤色判決書……
【方法】為什麼我們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為什麼我們都有拖延症,為什麼速成絕無可能,為什麼你對現在做的工作會產生倦怠……
這是原新東方老師、天使投資人李笑來的著作,他閱歷豐富,愛思考,愛行動。他告訴我們,我們無法管理時間,因為時間只會流逝。我們真正能夠管理的,只是我們自己。他將過往的人生經歷作為基礎,從心智成長的角度談自我積累。
心智究竟是什麼?一個人的心智就是其過往獲得的一切知識及經驗的總和。在開啟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後,才能夠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對時間的利用不見得是要如何多作為,而是應更多地感受。
這本書可能會顛覆你的一些理念,比如「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不是因為你有興趣才能把事情做好,而是因為做好了才有興趣。再比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與其一味的認識新朋友,指望如此擴大人脈圈、交際圈,不如潛心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我們如何正確地認識時間?作者通過「事件-時間日誌」的方法,來記錄每天的時間花銷。同時還培養另一個習慣,就是每天制訂時間預算。給任務分配時間,如果時間不夠用,根據「重要」和「不重要」給任務標上權重。這對於我們合理分配結案任務與時間很有幫助。
讀完本書,你會發現自己並不孤獨,看似紛繁複雜的問題背後,其實都是簡單不過的道理。學會與時間做朋友,你才能真正地成長。
《精力管理》
作者:[美]吉姆·洛爾、託尼施·瓦茨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場景】又到年末,看看年初立下的flag,減肥十斤、去內蒙古旅遊、讀書20本、參加五場沙龍……80%沒有完成,剩下的20%還是第四季度匆匆忙忙做完的。為什麼總是理想越豐滿,現實越骨感?
【方法】本書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不是你的時間不夠用,是精力沒管好。每天的時間量是恆定的,但是可調用的精力儲備和質量卻是不同的,書中教你從體能、情感、思維、意志四個維度提升精力儲備。
精力不足的罪魁禍首是體能不足,適當的鍛鍊會對精力大有幫助。但如果沒有條件抽出大段時間進行鍛鍊,作者建議可進行間歇性訓練。經研究,只要持續8周時間,健康水平顯著提升。對於久坐辦公室的我們而言,間歇性訓練方式簡直太合適不過了,難道不想試個8周看看效果麼?
另外,你是不是經常會感到「心累」?法官的職業,是一項思慮萬千的工作。思考會耗費巨大的精力,大腦只佔體重的2%,卻需要人體25%的氧氣供給。可見,思維需要及時恢復,大腦運動要在投入和抽離、思考和放鬆、活躍與休息之間有節奏地交替進行。
人都有惰性。其實和意志力對抗是一件消耗大量精力的事情,比如沒有養成早起的習慣,突然要早起就會不舒服,反而覺得精力不夠用。那麼,要想成好習慣該怎麼辦呢?本書建議要給習慣賦予儀式感,將時間和行為精準化和具體化。
當然了,為了讓改變能持久,可以每次只完成一項重大改變,固化以後再進行下一個。
有沒有感覺上述方法已經很有幫助了?作者與商業、體育、醫療、法律人士合作,運用書中的理念和方法,幫助他們提升個人精力儲備,應對高速運轉的生活節奏,效果顯著。書中列舉了很多具有實操性的方法,能有效建立起高度精確、積極的精力管理習慣,克服精力不足導致的身心疲憊。
要堅信,其實大多數改變沒有那麼困難。關注精力管理,養成良好習慣,去實現自己的精彩人生。
《晨間日記的奇蹟》
作者:[日]佐藤博
翻譯:趙明敏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場景】寒冷的冬日,你起個床都要用上非人的毅力!隔壁的大爺五點半就下樓買菜逛公園,樓上的大學生已經在陽臺上背英語,樓下的小白領早就繞著小區跑完了三圈。
【方法】俗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本書作者提出,每天早上拿出3分鐘來寫日記!通過晨間日記的方法培養自己做事的計劃性、執行力以及塑造未來的夢想。
你或許也曾有過寫日記的打算,也許已經執行了一段時間又擱置了。通過閱讀這本僅有143頁的小冊子,你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晨間日記的訣竅。
晨間日記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過去日記」,記錄過去發生之事;另一部分是「未來日記」,寫今日應做之事及未來想做之事。「過去日記」目的是總結經驗,或者記錄在解決問題時所發揮的智慧。「未來日記」內容可以是具體的行動,也可以只是一個決心。
為什麼一定要在早上寫日記呢?作者認為,晚上寫日記,大都在反省和抱怨。而早上寫日記,大部分內容都是自己高興的事情和別人的優點。不信?你可以試試~
晨間日記有什麼好處呢?它不需要長篇大論,最大的好處,就是幫助你看清自己的內心,反省自己的行為,督促你完成計劃、達成目標!
作者在本書中全面公開了寫晨間日記的三大原則和七大作戰法則,詳細講解如何利用檔案夾、活頁紙,以及excel軟體等工具完成你的日記,幫助你輕鬆上手,在最短時間內培養起這個好習慣。
最重要的是,不但要記錄真實的事情,還要記錄真實的情緒。看清自己內心的真實世界,才能做出改變,實現夢想。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奇蹟的發生吧!
作為一名法官媽媽,我也曾經焦頭爛額,在工作與家庭之間疲於應付。時間被劃分成碎片,下班後幾乎沒有自我。在學會時間管理之後,我才意識到,不是時間不夠,而是管理時間的能力不足!我總結了16字口訣:規劃統籌,保持專注,巧用碎片,善做減法。要習慣對自己的時間做長計劃短安排;在做任何事時儘量關注當下,不要胡思亂想;把碎片時間利用起來完成小任務,聚沙成塔,還能緩解整塊時間的壓力;不必人云亦云,只做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減少不必要的損耗。
現在,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儘管每天還是在和時間賽跑,努力平衡工作和家庭,但我遊刃有餘很多。比如我會比孩子們早起十五分鐘,邊洗漱邊在腦海中過一遍今天的任務;引導孩子自己列出一周計劃表;上下班途中用微信讀書的聽書功能「啃」完好幾本大部頭;在孩子上興趣班的時間段裡,把坐在教室外刷手機改成在走廊裡快走鍛鍊……總之,我在主動安排時間,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時間的安排。
說完我的故事,也歡迎讀到這裡的你們,分享你們時間管理的秘訣。
來源:庭前獨角獸
原標題:《年底結案忙,如何練就時間「摺疊」術?》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