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肯迪亞vs熱刺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熱刺在歐聯杯附加賽中客場挑戰馬其頓球隊斯肯迪亞。經過90分鐘的交鋒,熱刺最終客場3:1拿下比賽。
拉梅拉為熱刺首開紀錄
由於要打歐聯杯附加賽的緣故,熱刺近一段時間的賽程一直處於「地空結合」狀態。長時間的飛行和略顯密集的賽程給熱刺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穆帥在飛赴客場之前的採訪中也表示說,這要比四支球隊按部就班打小組賽要困難的多。
本場比賽,穆帥做出陣容輪換——奧利耶、阿爾德維爾德、哈特、溫克斯、阿里都得到首發機會。面對漫長的賽季,穆帥必須保證自己的球員能得到充分的休整。
阿里狀態糟糕
除去30分鐘之後打了一波進攻之外,上半場大部分時間斯肯迪亞都處於防守狀態,放由熱刺進攻。
斯肯迪亞中場線和後防線收得特別近,陣型扁平,這就使得熱刺一方面在對方大禁區前做縱向配合的空間非常狹小;同時,斯肯迪亞防線和底線之間的空間也壓得非常小,不給熱刺速度快的球員打自己身後的空間。
不得不說斯肯迪亞的鐵桶陣還是比較成功的。上半場除去拉梅拉的進球之外熱刺並沒有什麼太好的機會。這一方面有我們老生常談的缺乏進攻組織核心的因素,另一方面,幾位球員的狀態確實還需要調整。
從整個上半場來看,奧利耶、阿里、本戴維斯都需要拿出更有說服力的表現。
尤其是阿里,作為曾經的天才全能中場,本場比賽發揮確實難以讓人信服。從上半場阿里的發揮來看,他的視野和場上的嗅覺還在,所以他在傳球方向的選擇上依然上佳,但幾次直塞或者斜傳球在線路和力量上都太差了;而且阿里明顯身體狀態也不是很好,跑起來沒勁兒,有點拖節奏。
奧利耶上半場一個勁兒向中路靠,進攻中長時間佔據大禁區角的位置,擠壓隊友拿球位置同時缺乏橫傳輸送。
本戴維斯自賽季開打以來已經踢了很多場比賽,可到現在都沒能送出一腳像樣的傳中。
陣容需要厚度,也需要狀態,穆帥在連勝之後需要趕快把隊員的狀態和精氣神調動起來。
斯肯迪亞球員慶祝進球
上半場熱刺打了一個442,阿里和孫興慜頂在鋒線上,阿里偶爾回撤拿球,但進攻始終沒能有效地組織起來。
下半場,熱刺在組織一波進攻之後遭遇斯肯迪亞突然的前場緊逼,情緒上略顯放鬆的熱刺球員接連出球被搶斷,兩三分鐘都沒能把球解圍出本方危險區域。斯肯迪亞抓住機會打進扳平比分的進球。
輪換本來是未來球員得到休息,希望能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比賽,可惜場上風雲突變,球員越踢越亂,這顯然不是穆帥預期的劇情。
斯肯迪亞進球三分鐘後,穆帥做出針對性調整:
洛塞爾索換下溫克斯,加強中場梳理,使場上球權的調度更加順暢;
凱恩換下阿里,給本方進攻中樹立支點,給兩邊路的傳中一個目標;
幾分鐘後,穆帥又用小盧卡斯換下體能下降,衝擊力減弱的貝爾溫,加強小範圍內的配合和突擊能力。
孫興慜進球後穆帥轉身慶祝
穆帥做出調整之後,熱刺前場縱向配合明顯增多,兩側的傳中也開始多起來。
10分鐘後熱刺調整迎來回報。洛塞爾索直塞,小盧卡斯一腳勁射被門將擋出,球剛好落在孫興慜身邊,韓國人果斷打球門上角,為熱刺將比分超出。
比賽第78分鐘,熱刺在右邊路連續倒腳,當斯肯迪亞防守精力完全被牽扯到本方左路時將球反向傳到左路孫興慜腳下,孫興慜弧線球傳中,埋伏在禁區的凱恩頭球砸地反彈入網,3:1!凱恩進球,熱刺吃下定心丸。
穆帥此役的調整可謂及時而明確:中場球的轉移傳遞混亂,立馬換上洛塞爾索梳理傳球;前場進攻缺乏空間,在對手防守強度下降的時候果斷換上凱恩接管禁區;最後再換上小盧卡斯加強縱向的突破;三招出手,為球隊打開勝利之門!
比賽結束,雙方主帥相互致意
本場比賽熱刺轉移球的速度以及球員的跑動速度和對陣聖徒時完全不是一個節奏,拋開是否有所保留不說,長時間的飛行比賽對熱刺的影響無疑是很大的。
雖然在兩條戰線上取得三連勝,熱刺的前場進攻組織還是存在很大問題——球的轉移太慢,對對手防線的拉扯不足。如果這一問題得到解決,那熱刺就真的可以打好邊中結合,進攻必然更上一層樓。
球員的狀態,特別是替補球員的狀態需要快速提升,畢竟密集的賽程需要每一位球員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