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金雞獎在廈門市亞歐劇院落下帷幕,黃曉明憑藉《烈火英雄》斬獲最佳男角。
獲得提名的還有大鵬的《受益人》,易烊千璽的《少年的你》,肖央的《誤殺》,以及吳昱翰的《半個喜劇》。
說實話,在提名的這幾個人中我心目中的影帝非肖央莫屬,之前有關注過他得相關作品,肖央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演員。包括《情人》以及《唐人街探案》,可以說是被他的演技驚豔到了,《誤殺》因為疫情到現在都還沒去電影院看,不做評價。
第二是大鵬,大鵬能從一個屌絲轉變成導演,進步非常大,其中自導自演的《縫紉機樂隊》同前面的《煎餅俠》比可以說是進步明顯;應該能獲得個最佳進步獎。
然而黃曉明能憑藉《烈火英雄》拿獎,這更是將中國傳統的人情世故體現的淋漓盡致,或許也有因為《烈火英雄》的正能量精神為曉明加分吧。黃曉明作為一個中生代的偶像明星,經過這些的經驗積累,演技有了一定的提高,這毋庸置疑,但是這就好比普通人的工作一樣,在一個行業裡累計久了自然會積累提升。所以這並不能成為曉明擊敗另外幾位拿獎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因為中國的人的人情世故,憑著自己在圈裡的人際關係和影響力,這或許也是能力的一種體現。
存在即是合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的結果即是預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中國的最佳男演員不是電影演技上的體現,而是人脈實力、背景資源上的綜合體現。或許在那個圈子就算不那天晚上最佳男演員不是黃曉明也還有大鵬、易烊千璽,怎麼也輪不到肖央。
明星身上的光環總是吸引著眾多人的關注,金雞獎的落幕讓我想到前幾天TVB的53周年臺慶,一個曾經星光熠熠的TVB,如今星光黯淡,也很懷念以前的TVB,很多演員及偶像和演技於一身,更有很強的敬業精神,如果說那個時候的競爭用激烈來說毫不為過,現在的演藝圈只能用熱鬧來形容。真心希望中國的影視業越搞越好,多一些鼓勵真心做電影的人,少一些人情世故溜須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