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種千千萬,1758年林奈開創雙名法,奠定了生物命名系統,至今為止已有超過125萬物種被描述和命名,而根據近期科學界預測,地球上可能有1000萬種肉眼可見的生物,如果將微生物也算進去,預估地球可能有1萬億(10的12次方)個物種,按這個推測,我們迄今為止發現的生物只佔總物種的十萬分之一。
今天要談的是「地球最強生物」,先對生物總數有個大概印象,如此龐大的數字中,評選最強,至少要說出是哪方面強,如果各個物種之間能交流,讓大家自由pk,估計等太陽消亡也無法評出,只能看宇宙滅亡前誰還存活?活得久才是最大的勝利,每一個不同維度,都有各自的最強,下面一一分析
按壽命
一提到長壽,大家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龜?是的請給小編瘋狂點讚
烏龜並不是都長壽,部分陸龜確實能活到100多歲,比如加拉帕戈斯陸龜,但比如北美的西部錦龜只能活15年,市場裡我們常見的巴西龜、草龜等,通常只能活30多年。
永生的燈塔水母:燈塔水母是目前已知生物中唯一能從性成熟階段恢復到幼蟲階段的,有科學家將它稱為「不會死亡的動物」,沒有鳳凰磐涅那般兇險,它們便能「返老還童」,理論上來說,它們從性成熟狀態恢復到水螅型是沒有次數限制的,如此實現「永生」,那麼按壽命看,燈塔水母無疑地表強者。
論體積
地球上體型最大的生物,通常我們都會想到:藍鯨,藍鯨是地球表面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通常能長到20米以上,平均體重可達170噸!
提到體型大家一般都想到的是動物,其實很多植物體積更大,除卻植物還有菌類
奧氏蜜環菌:這個菌類通常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活生物體,1998年科學家在美國俄勒岡州發現一個巨大真菌,佔地965公頃均屬同一個菌子,是森林學家在研究對樹木致病菌類時發現的,而後2003年,又一位美國科學家發表報告稱,他發現了2384公頃大的真菌,通過奧氏蜜環菌的發現,讓人們發現,通過孢子和菌絲傳播的菌類們,體積其實可以非常的巨大,我們往往忽視了它們的強大的生長和傳播能力,所以論單體體積來說,也許奧氏蜜環菌能排到地球強者之列。
談相對體型戰鬥力
由於物種間的體積差異巨大,能力差距甚遠,有合作也有鬥爭、捕食,就假設一下,如果所有動物有差不多大的體型,保留現有能力,戰鬥力最強的可能是?螳螂:螳螂的咀嚼性口器非常厲害,上顎強勁有力,有些螳螂的口器可以輕鬆咬碎塑料尺子。螳螂捕蟬這個詞我們都知道,但也有螳螂捕食蛇類,甚至去捕食老鼠、鳥類等記錄,所以如果按相對體型來說,螳螂也許是最強者,至少敢於挑戰。
(大家可以百度搜索一下螳螂捕蛇,會有很多圖片及視頻內容,小編放置的圖片容易引發不適,導致文章沒有推薦,所以換圖了)
評比生命力頑強程度
說到地表最強,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水熊蟲,水熊蟲的生命力頑強,大約在它被以色列飛行器帶到月球,或成為月球「居民」這則消息之後而更加廣為人知,在水熊蟲知名度擴張之前,我們總能想到的是打不死的小強,來對比一下它倆。
水熊蟲:它的強悍在於生命體本身存活能力,在極端氣溫下,憑藉其脫水和通過吸水可重獲新生的能力,在-20℃環境下可以存活30年之久,更加極端的-272℃和151℃的條件下均可存活2分鐘,在真空和6000個大氣壓下,它也都能存活一段時間,超過人類極限600-700倍的高強度輻射下依然能存活,不是拿火直接燒烤它,一定時間的極端環境過後遇到合適環境它就能卷能量重生,所以它當作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強生命力生物。
(此圖也因容易引發不適,放置一張月亮)
蟑螂:由於水熊蟲只有50微米,我們肉眼看不到,科學家發現它生命力頑強,並且用它做了眾多實驗驗證了其生命力,而我們肉眼可見並且常見的有個生物被榮幸冠上「打不死的」稱號,就是蟑螂小強了。之所以叫打不死的,也是原因眾多:它的腿部有獨立神經系統,掉了腦袋,也可以靠腿爬動並逃生,沒了腦袋不會直接死亡,而是沒法進食,會慢慢被餓死;它的身體結構特殊,不易遭受死亡傷害,普通打壓無法徹底打死它,即使看似被打扁流出各種液體(腹部只是它吃下的食物和形成的打扁),它的關鍵器官可能還都是完好的,會裝死,等待機會逃跑,總之就是各種不容易死;不但不易死亡,生存還很容易,很少的食物即可維持較久的時間,更可怕的是繁殖能力極強,這點估計很多人深有體會。(小強嚇人不放圖啦)
很多人都覺得人類是地球的主宰,這種聲音現被嘲笑也很多,是否最強,看你怎麼想的
最後--未完待續
以上,是小編聽到地表最強4字之後,想到的某些維度的強者,每一個生命都有可能在某個角度上是地表最強者,如同一場活動,參與者能根據不同維度讓所有人分別獲第一名。
更多角度的強者,還能慢慢聊,關注科學黑洞探索,帶你一起探秘更多有趣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