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即將舉行。當前,國內多地出現零星本土病例,有的地方宣布進入「戰時狀態」。部分考生除了考前焦慮,難免擔心疫情對考試的影響。其中,有一部分考生要從居住地跨城前往考點所在城市,便可能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
12月23日,寧波市通報一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這名患者因為要參加研究生招生考試,在外地出差前做了核酸檢測,結果人在外地被確診為陽性。作為全國性大型考試,今年研究生招生考試組織工作要和疫情防控有機結合起來。
目前,各地的疫情防控舉措,大致呈現以下特點:發現患者,進行流調,之後確定所在地區是否提升風險等級。一旦被劃定為中高風險區域,區域內人們的活動便受到限制。如果流入點和流出地都是低風險區,考生只要打聽好兩地防控要求,提前做好準備,整個計劃不會受太大影響。總體上,考生要相信常態化防控成果,充分了解各地防疫舉措,注重個人防護,提前規划行程,不要過度擔心疫情影響,避免分散精力。
不過,有些預料外的狀況還是會發生。如果考生居住地或考點所在城市不在一個地方,但其中一個又突發疫情,當地相應防疫措施隨即變化調整,這時,如何順利從居住地出發,又如何及時抵達考點所在地,便可能出現客觀上的不便。
近日,黑龍江東寧市以及遼寧大連金州區等地的部分區域被劃定為中風險地區。據有關報導,東寧有的考點成了中風險區,金州區則有考生的居住地成了中風險區,抵達和出發,都有不便。這對各地的防控能力提出新要求,既要照顧考生權益,減少考生的不便,也要堵牢考生流動過程潛在的防控漏洞。
好消息是,有關地區為考生做了多項準備。比如雞西市對東寧和綏芬河來的考生,實施點對點對接、一對一服務,有專人負責,考生到達雞西後,會在各大交通檢測點接送考生,落實每日體溫監測等措施,對食宿也有相應安排。大連市衛健委則表示,金州區的考生只要提出申請,經集中研判後,考生可以離開金州區。
以上地區的做法,為服務考生、做好防控提供了經驗。概括來看,就是要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和考生的實際需求,精準施策,而不是一刀切地防和堵。
其實,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社會應急調動能力不斷增強、人們的防控意識不斷提高,精準防控是高效的應對措施,已經取得社會共識。以北京地區為例,快速處置的背後,緊跟著精準管控,防疫強度適當,城市照常運轉。近期,北京更是首次將防疫單元縮小到建築物的範圍。各地類似的舉措,克服了突發疫情給社會帶來的震蕩,是各地有能力阻斷疫情的表現,更給人們正常生活以定力和信心。
精準防控的本質,是措施的細化,以及彈性的執行,根本上還是立足對疫情防控態勢的判斷。落實過程中,各地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準備。如今,馬上就要考試,大多考生都已準備就緒,但不排除仍有個別考生受特殊情況影響,對各地來說,仍要為考生順利考試提供必要支持。哪些政策要適時調整,哪些考生的困境亟待紓解等,都要高度重視。
這場考試涉及300多萬人,區域內部的組織協調是否完備,跨區域間的政策是否無縫銜接,都影響考試能否順利進行,考生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各地對此要不遺餘力,精準施策,能出盡出。通過服務考生,也能積累應對疫情防控的有益經驗,提升疫情突發時的動員處置能力。
疫情防控不單是政府責任,廣大考生要積極配合政府施策,落實各項防疫要求,這是公民責任,也是法律法規的要求。
疫情對考試的影響在所難免,每個考生都身處其中,個人要在緊張中葆有平常心,積極調整心態,做好各項準備,順利進場考試。願大家都取得理想的成績。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