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共抗疫情,愛不缺席!疫情當前,在濟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號召下,濟南市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退役軍人紛紛捐款捐物,支援湖北疫情重地和當地政府、醫療機構及一線防護人員。點滴善心之舉,逐漸匯聚成為社會公益的愛心長河,在寒冷的冬日盡顯溫暖。
初心不改,軍魂猶在的歷下退役軍人
在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歷下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專門發出倡議,動員廣大現役軍人、軍休老幹部、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為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份愛心。全體工作人員及廣大軍休幹部積極響應、踴躍捐款,倡議書發出僅兩天的時間,已累計收到捐款7萬餘元。歷下區最美軍休老幹部郭振亞,今年88歲,1948年入伍,1984年退伍,戎馬一生,離休後每天通過報紙、新聞媒體了解疫情最新動態,得知捐款的消息後,因個人身體原因,不能到達捐贈現場,特意委託兒子送來捐款1萬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家國情懷。郭振亞老人的孩子表示,「我的父親是一名老軍人,積極支持國家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每個黨員、每名退役軍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子女,我們也非常支持父親的決定。
不捨得換電瓶車卻捨得捐一萬元
大年初三上午10點,長清區文昌街道大柿子園退役軍人林厚勇來到社區門口,為防控疫情的兩委成員突然放下一疊現金:「你們辛苦了,這是一萬塊錢,咱買點防護用品!」話音還沒落,林厚勇轉頭就要走。看到這一幕的鄰居說,「他自己都不捨得換輛電瓶車,兩個孩子都在上學,正是用錢的時候!」舍小家,顧大家,將困難留給自己,將溫暖留給身後的千家萬戶。
年近8旬軍殘老人省吃簡用捐1萬
2月3日上午,社區工作人員正在辦公室對外省返濟人員數量做著最後的統計,大家爭分奪秒,誰都沒有注意到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推開居委會大門,顫顫巍巍從大襖內口袋掏出用報紙裹好的一沓錢,他用沙啞的聲音說「王書記,我要捐款」這位穿著樸素,衣服也略顯陳舊的老人就是歷城區全福街道傷殘軍人王煜良。服役期間他意外受傷,經歷了大大小小20餘次手術才保住生命。當疫情來臨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省吃儉用的一萬元積蓄捐獻出來。他說:「我年紀大了幫不了什麼忙,這1萬塊錢算是一點心意吧」。初心如磐石,使命勇擔當正是王老的實際行動。
槐蔭區退役軍人用實際行動詮釋「我是一個兵」
疫情發生以來,槐蔭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發出號召:「全局共產黨員和幹部,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率先垂範。雖然我們不能像醫務人員一樣在一線奮鬥,但我們可以為一線工作者們盡一點微薄之力。」24名黨員幹部通過微信群,踴躍捐款6400元。與此同時,中大槐樹街道崑崙街社區收到一筆特殊的捐款,一名退役軍人黨員個人捐款1000元,用於社區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他不讓記錄名字,只說自己是一個老兵。
匡山退役軍人、匡山疫情防控突擊隊成員邱鎮和袁斌在值班之餘來到匡山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將200斤酒精和1000副醫用一次性手套送到工作人員手中,為疫情防控獻出了暖暖的愛心,他們說為國盡一份力是軍人的榮耀。
七旬老兵捐獻一年的收成
年近七旬的退伍老兵張振功找到長清區馬山鎮退役軍人服務站,表示自己作為一名退伍老兵,在這個特殊時期應該為國家做一點小小的貢獻。捐款留的名字就是「退伍老兵」。誰也不知道,2019年趕上天旱,張振功家裡種的花生減產很多,這1300元是他和老伴辛苦一年的收成。他說「曾經當過兵,一輩子都是兵」。
天橋退役軍人「疫」不容辭,踴躍捐款助力抗疫
「黨和政府從未忘記我們退役軍人,我們將這份愛心回饋社會,支援防控一線。」北園街道轄區內退役軍人代表蘆建國等人來到退役軍人服務站,代表轄區內東、西片區的55名退役軍人發起了愛心捐款,共同助力抗擊疫情的一線工作。僅僅半天時間,服務站就收到了55名退役軍人的6200元捐助,這些善款用於訂購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控物資,馳援到抗擊疫情的一線中去。
軍人家屬捐大蒜只為盡一份心
2月6日上午,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萊蕪區鳳城街道辦事處院內駛進一輛裝滿大蒜的貨車,原來是軍人家屬七旬老人畢桂傑將自存的3150斤大蒜裝滿貨車無償捐贈給湖北省武漢市。疫情無情,人有情。疫情牽動著舉國上下大江南北的心,愛是最好的橋梁,愛是最感動的溫暖。
軍人本色!章丘退役軍人溫暖站崗人
章丘區西麥腰村退役軍人許祖國、趙同明為村防疫站捐贈10件禦寒的棉大衣,同時為村民捐贈2100個口罩,2000元愛心款。他們為在寒冷中執勤的人員送去了溫暖。他們說「為了咱們村父老鄉親的安全,大家辛苦了!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天冷,大家快穿上吧!」質樸的話語飽含濃濃的關心。
抗擊疫情,最美退役軍人!
王寶是濟南市首批優秀退役軍人代表,他創立的山東康都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有100多名退役軍人員工。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公司的退役軍人員工紛紛向王總這位老班長提交請戰書,主動要求加班加點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寶深知疫情防控戰場上「戰友」們日夜堅守的不易與防控物資的缺乏,他發起倡議:組織退役軍人當中的黨員職工,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國情懷,通過積極捐款貢獻力量,奉獻愛心,彰顯康都人的社會責任和擔當,康都退役軍人們共捐款11萬元;捐助物資價值12萬元。雖然公司的退役軍人以不復當年的青春年華,但他們依然保留著軍人的奉獻精神和勇於擔當的軍人作風,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一線,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爭。
把愛心傳遞下去的女企業家
黨員退役軍人、濟南秀禾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秀梅向堤口路街道捐贈五十箱牛奶、五十箱麵包,助力一線抗擊疫情人員,為他們送去愛心與幫助。趙秀梅女士表示:我是一名退役軍人,更是一名黨員,在這個時候,我不僅應該身先士卒,更要發動更多的企業家行動起來,將愛心傳遞下去,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從1000元到12萬他們盡己所能想為這場防疫之戰做點什麼。在這場疫情中,我們看到太多退役軍人的擔當。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軍裝已脫下,依然不忘奉獻,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若有戰、召必回」的誓言。
(記者 陳紅瑞 通訊員 李思睿 王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