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成「救命稻草」?廣州服裝業轉型自救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廣州4月27日電(李幸子)房地產VR實景看房、學生上雲課堂、基層幹部直播賣農產品……2020年是全渠道直播帶貨的元年,疫情的出現,更是加速了直播業的發展。據商務部大數據監測,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

廣百百貨新市店裡,銷售員蓮子在直播賣衣服,距離蓮子直播不遠的地方有一家服裝廠,服裝廠的老闆李志新的團隊最近也在直播帶貨。直播帶貨漸成服裝行業的「救命稻草」?疫情下,廣州服裝業如何轉型自救?

商場試水直播 自建平臺保障購買力

化妝鏡前,身著粉色Polo衫的蓮子正在塗腮紅,她擔心一會兒直播中自己的妝太淡,緊接著,她又塗了遍口紅。從事服裝銷售近五年的蓮子,面對首次直播,顯得有些緊張。19點,在廣百薈小程序上蓮子的首播開始了。

廣百百貨新市店銷售員蓮子在直播。新華網 李相博 攝

短短12分鐘蓮子的直播點讚數超過1.4萬。廣百百貨新市店綜合部經理鍾佩君說:「廣百直播有自己的平臺,粉絲大都是門店的老客戶,雖然數量不是特別多,但可以保障購買力。」

一次成功的直播不是主播說幾句話、介紹下服裝就可以搞定的,為了這場直播,一周前廣百新市店就開始準備,從與品牌溝通,到主播選拔再到直播信號測試……

沒有專業的燈光也沒有舞臺背景,為什麼要在店裡直播?鍾佩君說,這樣的環境直播會更真實,粉絲隔著屏幕也可以看到實體店。「更有意思的是,有些逛街的顧客也會被我們的直播吸引過來。」

廣州商務局規劃的「個十百千萬」政策中,提出培育萬名「帶貨達人」,廣州還成立了全國首個「直播電商智庫」,助力廣州打造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之都」。目前,廣百旗下門店都在試水直播領域。不僅如此,包括天環、凱德、新世界等商業企業,也紛紛加入到直播帶貨的行列。

服裝生產商轉危為機 直播成行業趨勢

32歲的李志新是廣州本言服飾的電商負責人,2013年,他放棄國企工作,加入哥哥公司。一場疫情倒逼服裝企業轉型,李志新也是萬千直播行業中的一個。

幸運的是,這個春節李志新兄弟並沒有回武漢老家。「否則工廠、檔口就無法復工,我們的損失會更重。」李志新說。

李志新與主播們討論直播細節。新華網 李相博 攝

疫情讓本言服飾積壓了四五萬件衣服。如果李佳琦、薇婭在直播上的成功,只是讓李志新有了直播帶貨的動力,這次疫情的影響則讓他不得不「趕鴨子上架」。4月初,李志新的直播團隊開播了。

跨界轉型要有承擔風險的勇氣和能力,他形容自己是「摸著石頭過河」。 「有些事情不是花了錢就能成的,我們不了解直播行業,2019年底,我們請過攝影師、攝像師、編導、後期、主播等等,前前後後花了83萬,都打了水漂。」李志新說。

作為針對批發端的快時尚女裝企業,本言服飾仍以檔口銷售為主。「目前直播銷售解決了七八成的積壓貨物,但並不盈利,用這種方式維護老客戶。我們不直接對零售端,不能搶客戶的客戶。」李志新說。

李志新認為,服裝企業銷售檔口佔比大,直播銷售佔比少,並不是理想狀態。他希望可以有針對批發領域的直播平臺,「理想中的平臺集中商家也集中客戶,行業帶動的客流量遠超過某個直播號的本身。」

據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數據,廣東服裝產量佔全國的1/4。疫情下不僅廣百等大商場實體店直播轉型、服裝生產商直播自救,大企業也紛紛效仿。匯美集團董事長方建華直播首秀2小時吸引了54萬人觀看。

匯美集團董事長方建華直播首秀,2小時內吸引了54萬人觀看。新華網發

方建華表示,直播是跟消費者互動的好方式,它能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粘度,為門店增加銷售。「線上直播批發已經演變成新的主流,會逐步瓜分掉傳統批發模式份額。」

廣州服裝貨源豐富、性價比高,批發市場、布料市場、輔料市場以及服裝加工廠都聚集在廣州及周邊,擁有得天獨厚的產業鏈優勢。同時,廣州的5G技術、基站建設都走在全國前列,還有很多網際網路龍頭企業,具有強大的數字經濟的優勢基礎。

方建華說:「日前,我們作為微信直播內測的首批戰略性合作商家,在微信小程序上進行直播,觀看人數超過100萬,3小時銷售突破60萬。從產業基礎到政策支持再到技術優勢,我相信廣州可以建設『直播電商之都』。」

相關焦點

  • 明星帶貨忙,劇本在線賣,直播成影視圈「救命稻草」?
    李小璐直播畫面截圖明星帶貨頻頻,網友褒貶不一「快搶,快搶,快搶!原價699的套裝現在是299元,然後還要送兩盒面膜!」4月20日晚,演員李小璐在抖音開啟直播帶貨,引發網友關注。5月,他們將分別在「萬裡目」的官方抖音直播間直播「帶貨」。據經濟觀察報報導,上述幾位代言人的直播收費價位在一場20至60萬元不等,而品牌方選擇明星帶貨的目的也並非完全為了提升銷售額,而是利用明星的人氣來提高關注度,將粉絲流量引導到電商來。不可忽視的是,明星帶貨雖能帶來流量,但直播效果卻參差不齊。
  • 中盟電商:市長直播賣貨,看似是自救,也是電商發展趨勢
    中盟電商:市長直播賣貨,看似是自救,也是電商發展趨勢 2020年05月19日 13:1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數據顯示:福清市市長張帆直播帶貨,直播不到2分鐘,網絡彈幕已超11萬;海口市副市長龍衛東、海口市農業局局長陳芳以及中國男子跳高名將張國偉等在直播間賣力吆喝,直播開始5分39秒左右,荔枝訂單便突破1萬單,銷售額達66.11萬元;荊門市市長孫兵在抖音直播間帶貨荊門特產,直播帶貨總銷售額近670萬元,累計熱銷產品超過17萬件。
  • 宅生活催生「雲銷售」 多行業開直播自救撬動模式轉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孫春來創立的本土護膚品牌佔比75%的線下門店銷售額,在今年春節期間跌到5%,企業積極自救,在線上開雲門店,2000多名員工全部線上工作,孫春來親自上馬,帶領導購開直播,用專業護膚知識「帶貨」。那封信發出15天後,銷售額竟然比去年同期還要高145%,平均每天增加3000多名新會員。
  • 番禺南村已成淘寶直播第一鎮
    中國廠長們紛紛走進直播間帶貨 2月15日,戈諾伊服飾廠廠長應梅瓏還在為堆滿倉庫的百萬件春季新款服飾和2600名上下遊員工生計發愁;2天,應梅瓏在工廠展區搭起了上千平米的直播間,開始每天長達6小時的直播;20天,這批衣服通過淘寶直播銷售一空;30天,在應梅瓏等服飾工廠所聚集的廣州番禺南村鎮,成為工廠直播第一鎮,產業園被快速改造成近20000平方米,可容納上百工廠同時開播的淘寶直播基地
  • 廣州服裝批發市場「直播」促轉型
    新華社記者 胡林果 攝 新華社廣州3月22日電(記者胡林果、周穎)廣州十三行路又響起推車拉貨聲,服裝市場新中國大廈外排起了隊,商場內店員戴著口罩對著手機屏幕進行直播……21日,記者探訪復工後的廣州批發市場十三行商圈。 進門前需驗身份證、查看穗康碼、測量體溫,檢驗制度給新中國大廈這座批發市場上了一道安全「保險」。
  • 為什麼直播帶貨是外貿企業轉型突破的最佳賽道?
    一些頭腦靈活的外貿老闆紛紛展開「自救」,尋求社交電商渠道釋放庫存壓力,甚至徹底轉型內銷生產,以期獲得新訂單。雖然在社交電商平臺這些走量的產品也許沒有溢價可言,但能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沒柴燒。在最近的各種新聞報導中我們不難發現,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外貿行業轉型突圍的熱門關鍵詞。
  • 商場、車企、房企線上帶貨 抖音直播助力商家轉型復甦
    春節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線下實體商家無法正常營業,各地推遲復工時間,且復工後短期內難以形成線下客流,於是,將賣場轉至線上、銷售「轉型」主播,成為不少行業積極「自救」的新選擇。記者了解到,就在廣大消費者居家戰「疫」之際,「線上直播」的銷售模式正在提振商家的信心,讓千萬商家走上了復甦之路。
  • 疫情下「中國廠長」急速自救 20天建成工廠淘寶直播第一鎮
    疫情之下,來自廣州番禺南村鎮的一批「服裝廠長」們改弦更張,紛紛擼起袖子親自直播帶貨,用全新方式應對疫情自救。  最新數據顯示,在淘寶直播購物節裡,廣州所有商品類目裡,女裝成交量位居top1。這組亮眼數據後,是無數服飾工廠的奮力求生。
  • 2020直播帶貨「出圈元年」:狂歡、退潮與亂象
    「雙11」第一波搶購期,手機淘寶觀看直播的用戶佔比達到41.6%。 從配角到C位主角,直播在「雙11」當中的角色變化成為2020年直播帶貨火熱「出圈」的最好註腳。當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致線下消費停擺時,直播帶貨作為「救命稻草」引來萬物爭相擁抱。但隨著線下經濟逐步復甦,直播帶貨回歸理性。時至歲末,近期頻頻曝出的造假新聞,又掀開了直播帶貨亂象一角。
  • 直播帶貨火了 諸暨傳統襪企「自救」變網紅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日前,記者走進位於諸暨市大唐街道的浙江凱詩利科技有限公司展廳,兩位對著手機直播介紹襪品的女主播格外引人注目。「剛開始沒什麼觀眾,會有一個尷尬期,但經過半個月運營,現在每天至少有幾十個直播訂單,效果漸顯。」凱詩利直播團隊負責人李濟敬介紹說。
  • 「美食帶貨一姐」貓妹妹戰報4.6億、實際帶貨900萬,蜂擁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便是如此,我們還未看見,便如潮水般湧來成為了當前最火的風口。 近來,有關直播帶貨的數據是這樣的: 由WeMedia、鳳凰娛樂聯合發布的直播電商主播GMV月榜top100數據顯示,2020年5月份三大直播平臺TOP100主播帶貨數據:快手:100億,淘寶:67.5億,抖音:15億。
  • 「直播熱」是不是一陣風
    然而,直播電商的異軍突起,成為商家從疫情中突圍的「救命稻草」。通過直播,不少商家打開了新銷路,同時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間。   不過,也有人提出疑問,伴隨疫情興起的這股直播電商熱潮到底能持續多久?直播帶貨的形式到底是新風口,還是特殊時期下的曇花一現?
  • 直播帶貨賦能,傳統服裝批發市場轉型升級
    疫情襲來,實體經濟受創,天河區針對轄區服裝市場密集、從業人員多、人口流動大的特點,聚焦病毒傳染強、防控管理難等問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此外,疫情期間,傳統服裝批發市場幾乎按下「暫停鍵」,天河區危中尋機,藉助廣州打造「直播電商之都」的機遇,以直播帶貨賦能傳統服裝批發市場轉型升級,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 直播帶貨 線上線下「跑步」入浪潮
    直播電商不是救命稻草產品和品牌才是核心提起當下熱門話題,直播電商——也可叫直播賣貨、直播帶貨,一定不會缺位。為了不坐以待斃,在商場組織下,曉紅與其他導購員都變身成了直播賣貨的菜鳥主播。「都是趕鴨子上架,但沒辦法啊。」曉紅說,專櫃的線下客戶大部分都認品牌,直播時,各種折扣、贈品一起上,效果還是立竿見影的,「雖然銷售額比平時少了太多,但至少不是零了嘛。」
  • 賣油條、無目的地航班、直播帶貨……全球航空業自救各出奇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賣油條 推無目的地航班 直播帶貨 全球航空業自救各出奇招本報記者 潘福達遭受新冠疫情重創的全球航空業,在復甦的道路上艱難前行。各航司紛紛啟動開源節流的多種措施力圖自救,甚至各出奇招,賣油條和護理包、推無目的地航班、網絡直播帶貨等屢見不鮮。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近期再次下調2020年客運量預期,並預計到2024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全球航空業低迷現狀下,中國民航業逆勢而上,航空客運量已接近去年,成為行業復甦樣本。
  • 以辛巴直播帶貨假燕窩為鑑,直播行業的自救還為時不晚
    以辛巴直播帶貨假燕窩為鑑,直播行業的自救還為時不晚 2020-12-11 2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直播帶貨的火熱 到底是一陣風還是風口?
    這對破次元壁的「小朱配琦」組合曆時兩個小時的直播,累計觀看次數達1.22億,直播間點讚數1.6億,為湖北帶貨4014萬。隨後,全國多地的縣長、市長也紛紛加入了直播行列,據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近30位縣長直播間「帶貨」。一時間,直播帶貨成為了很多線下企業快銷庫存,盤活資金鍊的救命稻草。這個全新的商業運行方式,未來會有哪些機會點和新挑戰?
  • 從「直播帶貨」看出海電商亞米網的轉型升級
    當下,「直播帶貨」已成為電商行業最受熱捧的潮流之一。今年「雙十一」期間,亞米網將「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引入海外市場,同時聘請了海外「網紅」主播「直播帶貨」。這讓原本是國人「狂歡」的購物節日,逐漸融入國際化特徵,引發了海外市場消費者的興趣和關注。
  • 廣州耐克運動服直播帶貨供應鏈
    廣州耐克運動服直播帶貨供應鏈  網絡售藥必須要取得資質(網際網路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目前、快手等短視頻內容平臺沒有相關資質,不能做藥械的推廣。  「只要直播裡沾了藥械名,產品就直接被下架。」沈明說,只能通過直播「種草」的形式,進行企業品牌宣傳推廣。
  • 從電商狂歡、政企自救到文化傳播——全民帶貨,你為何愛在社群裡買...
    面對媒體,薛永表示,這次直播帶貨主要是想通過自己為睢寧商品站臺,對外增強消費者信心,對內傳遞政府支持本地企業探索轉型發展的信號。同時,也為了幫助本地企業儘快從疫情中恢復出來,藉此機會推介並打響睢寧區域品牌第一槍。  政府官員往往以嚴肅的形象、規範的語言示人,如果政府官員都可以直播帶貨,那還有誰不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