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4月27日電(李幸子)房地產VR實景看房、學生上雲課堂、基層幹部直播賣農產品……2020年是全渠道直播帶貨的元年,疫情的出現,更是加速了直播業的發展。據商務部大數據監測,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
廣百百貨新市店裡,銷售員蓮子在直播賣衣服,距離蓮子直播不遠的地方有一家服裝廠,服裝廠的老闆李志新的團隊最近也在直播帶貨。直播帶貨漸成服裝行業的「救命稻草」?疫情下,廣州服裝業如何轉型自救?
商場試水直播 自建平臺保障購買力
化妝鏡前,身著粉色Polo衫的蓮子正在塗腮紅,她擔心一會兒直播中自己的妝太淡,緊接著,她又塗了遍口紅。從事服裝銷售近五年的蓮子,面對首次直播,顯得有些緊張。19點,在廣百薈小程序上蓮子的首播開始了。
廣百百貨新市店銷售員蓮子在直播。新華網 李相博 攝
短短12分鐘蓮子的直播點讚數超過1.4萬。廣百百貨新市店綜合部經理鍾佩君說:「廣百直播有自己的平臺,粉絲大都是門店的老客戶,雖然數量不是特別多,但可以保障購買力。」
一次成功的直播不是主播說幾句話、介紹下服裝就可以搞定的,為了這場直播,一周前廣百新市店就開始準備,從與品牌溝通,到主播選拔再到直播信號測試……
沒有專業的燈光也沒有舞臺背景,為什麼要在店裡直播?鍾佩君說,這樣的環境直播會更真實,粉絲隔著屏幕也可以看到實體店。「更有意思的是,有些逛街的顧客也會被我們的直播吸引過來。」
廣州商務局規劃的「個十百千萬」政策中,提出培育萬名「帶貨達人」,廣州還成立了全國首個「直播電商智庫」,助力廣州打造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之都」。目前,廣百旗下門店都在試水直播領域。不僅如此,包括天環、凱德、新世界等商業企業,也紛紛加入到直播帶貨的行列。
服裝生產商轉危為機 直播成行業趨勢
32歲的李志新是廣州本言服飾的電商負責人,2013年,他放棄國企工作,加入哥哥公司。一場疫情倒逼服裝企業轉型,李志新也是萬千直播行業中的一個。
幸運的是,這個春節李志新兄弟並沒有回武漢老家。「否則工廠、檔口就無法復工,我們的損失會更重。」李志新說。
李志新與主播們討論直播細節。新華網 李相博 攝
疫情讓本言服飾積壓了四五萬件衣服。如果李佳琦、薇婭在直播上的成功,只是讓李志新有了直播帶貨的動力,這次疫情的影響則讓他不得不「趕鴨子上架」。4月初,李志新的直播團隊開播了。
跨界轉型要有承擔風險的勇氣和能力,他形容自己是「摸著石頭過河」。 「有些事情不是花了錢就能成的,我們不了解直播行業,2019年底,我們請過攝影師、攝像師、編導、後期、主播等等,前前後後花了83萬,都打了水漂。」李志新說。
作為針對批發端的快時尚女裝企業,本言服飾仍以檔口銷售為主。「目前直播銷售解決了七八成的積壓貨物,但並不盈利,用這種方式維護老客戶。我們不直接對零售端,不能搶客戶的客戶。」李志新說。
李志新認為,服裝企業銷售檔口佔比大,直播銷售佔比少,並不是理想狀態。他希望可以有針對批發領域的直播平臺,「理想中的平臺集中商家也集中客戶,行業帶動的客流量遠超過某個直播號的本身。」
據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數據,廣東服裝產量佔全國的1/4。疫情下不僅廣百等大商場實體店直播轉型、服裝生產商直播自救,大企業也紛紛效仿。匯美集團董事長方建華直播首秀2小時吸引了54萬人觀看。
匯美集團董事長方建華直播首秀,2小時內吸引了54萬人觀看。新華網發
方建華表示,直播是跟消費者互動的好方式,它能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粘度,為門店增加銷售。「線上直播批發已經演變成新的主流,會逐步瓜分掉傳統批發模式份額。」
廣州服裝貨源豐富、性價比高,批發市場、布料市場、輔料市場以及服裝加工廠都聚集在廣州及周邊,擁有得天獨厚的產業鏈優勢。同時,廣州的5G技術、基站建設都走在全國前列,還有很多網際網路龍頭企業,具有強大的數字經濟的優勢基礎。
方建華說:「日前,我們作為微信直播內測的首批戰略性合作商家,在微信小程序上進行直播,觀看人數超過100萬,3小時銷售突破60萬。從產業基礎到政策支持再到技術優勢,我相信廣州可以建設『直播電商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