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湖南省公安廳召開全省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會議,為全省縣域警務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提出了路徑,標誌著湖南省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正式拉開序幕,對湖南公安事業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
全省公安機關迅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開展縣域警務「大學習、大討論、大起底」。寧鄉市、衡東縣、婁星區、吉首市四個公安局局長對縣域警務工作有如下理解。
(寧鄉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黃勇)
寧鄉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黃勇: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號角吹響後,寧鄉公安高位推動,快速響應,以起跑就是衝刺的姿態,以決戰就是決勝的勁頭,走好寧鄉縣域警務路徑。一是黨政齊抓共管。寧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周輝召開常委會專題聽取匯報,明確政法委牽頭,公安主責,迅速推進全市縣域警務風險梳理和防控工作,切實解決一批制約公安工作發展的具體問題。二是目標堅定明確。將縣域警務工作作為當前「一號工程」來抓,緊緊圍繞「風險防控」和「公安機關現代化」兩個主題,全力融合四個大抓要素,全力順機制、補短板、控風險,力爭儘快讓寧鄉退出一類風險行列。三是高開高起發動。迅速掀起「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熱潮,全局各黨支部通過對照文件學、座談交流學等方式組織民警學習了省廳「一報告、兩意見、兩通報」等文件會議精神,確保民警切實領會精神、做到入腦入心。在網站開啟縣域警務工作專欄,並編輯專刊簡報5期。四是深入摸排起底。按照下沉兩級的要求,市局組織業務警種,對全市各村(社區)的風險進行綜合評估,明確23個風險維度,逐一進行風險評估,按照省廳40%的一類風險村(社區)要求,甄選出80個一級風險村(社區),全面澄清風險底數,堅決做到「五個不發生」。五是改革強勢驅動。市局設立大警務情報指揮中心,高效指揮、實體運行;設立片區刑偵中隊,推動派出所職能職責歸位;整合配置片區交警中隊,整治道路交通「頑瘴痼疾」。同時,創建縣域警務改革網技支撐點,為縣域警務工作開展提供強大的引擎。六是評估動態實施。以大起底為契機,要求各警種建立日常數據分析機制,建立風險動態評估模型,定期由專班牽頭匯總數據,實時評估全市風險係數,為黨委政府重大決策提供參考意見。
(衡東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農勇)
衡東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農勇:推進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我們重點抓好以下四點工作:一是在「造勢」上下功夫。提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專題聽取匯報,全面爭取黨政重視支持,推動「黨政推動、部門聯動、共建共治」。同時,開闢專欄、出臺專刊,提振信心、堅定決心、凝聚警心。二是在「研討」上出成果。將大討論與「我是衡東人,我為衡東做什麼」主題討論活動結合,分層面、分區域、分警種組織全警大討論,找出防控風險的瓶頸問題,匯集全警智慧、聚集全警力量,找到推進衡東公安現代化的路徑。三是在「摸底」上求精細。堅持問題導向,將風險點源細分落地到鄉鎮、社區、村,找準機制不優、基礎不實等方面的短板弱項,為精準實施縣域警務「問號診、把好脈」。四是在「實效」上做文章。在整合工作機制上下功夫,徹底改變基層公安機關「什麼都管,什麼都管不好」的現狀,突出實戰、實用、實效,讓基層公安工作重心回歸風險預警、治安防控。
(婁星區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羅文衛)
婁星區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羅文衛:省廳黨委高屋建瓴,精準把脈,部署開展全省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必將推動公安工作再上新臺階。我局按照省廳的決策部署,研究謀劃婁星公安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的「落地篇」。一是統一認識,矢志遵循「總基調」。以認識到位促工作到位,深刻領會省廳會議精神和各項決策部署,以政治建警為統領,以風險防控為主線,以公安工作現代化為保障,全面梳理「五大領域」風險,清晰把握「五大效應」規律,逐步解決「五大短板」問題,切實強根固基。二是立足基層,科學謀劃「路線圖」。首先,迅速傳達學習縣域警務工作精神,健全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細化責任分工。其次,吃透省廳會議精神,主動謀劃,確保風險摸排到位,工作機制整合到位。再次,狠抓貫徹落實,下沉一線,確保政治業務「雙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到位,公安隊伍建設新措施落實到位。三是多措並舉,合力打好「防控戰」。強化重點風險防範管控,嚴控重點風險、整治地域風險、預防變量風險。同時,健全縣域風險防控工作新機制,在本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切實解決單打獨鬥的問題,推動精準防控縣域風險。
( 吉首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石紹峰)
吉首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石紹峰:縣域警務工作依託大數據對全省129個縣市政治安全、社會穩定進行定量識別、分類管理,充分體現了湖南公安順應時代、勇於擔當、善於作為的改革先鋒精神。下一步,我局從五個方面找準發力點:一是儘快出臺吉首市城鄉社區警務風險報告。對全市12個鄉鎮街道144個村組社區的8個風險類別、21個風險維度進行調研和風險分類,形成吉首市城鄉社區警務風險報告,並劃分出一、二、三類風險等級鄉鎮街道和城鄉社區,實行分級管理,精準施策。二是儘快出臺城鄉社區警務指導性意見。根據城鄉社區警務風險報告,市直各單位對排查出的各類重點風險提出可行性建議,結合實際出臺指導性工作意見,進一步做實基層派出所,進一步做細社區警務,進一步加大社會面管控能力,進一步加大打擊犯罪力度。三是積極推進內部改革。敢於直面隊伍內部風險源和高風險點,運用考評、獎懲機制激發民警內生動力,降低隊伍管理風險。加強能力建設,對全局所有民警輔警年內完成至少一次輪訓,成立中青年民警素質能力提升班,營造良好的「比學趕超」氛圍。四是加強治安防控基礎。按照市委政法委平安建設的工作要求,加強基礎性實名制信息建設,實現全市信息共享,同時通過「智慧吉首」「雪亮工程」織密吉首市治安防控網絡。五是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依靠市委政府,聯動市直各職能部門,防控重點風險,建立適合我市實際的政治安全、反恐、打擊違法犯罪和輿情應對處置等8個方面的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升全市風險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