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目前無疑是喜劇界的領軍人物,德雲社風風火火分舵遍布一線城市,他本人除了老本行之外,還擔綱各大衛視喜劇節目的評委或者主持,「名如火,煅真金;利如水,不停流」,他當真是幸福地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啊……
時間前推到30年前,十五六歲的他隻身闖蕩北京,全身上下一百多塊錢,這錢花完了怎麼辦呢?差點在北京要飯。幾經波折,三上北京,不僅是疲於溫飽的艱辛,還有同行的排擠打壓,其中的辛酸苦辣,誰解其中味。
在他「內憂外患、焦頭爛額」的時候,出現了三個至關重要、甚至影響他後半生的三個人——馬季、馬志明和侯耀文,他們都是郭德綱生命中的「貴人」。站了出來,為他說了話,字字千金!
馬季:「出了一個郭德綱,我覺得這是好事,郭德綱出現使相聲又熱起來了,這是多好的事兒啊。我不管在各種媒體上我看到我聽到了很多矛盾,有很多的...我也不想做調解人,我也不想參與這些矛盾,我就覺得這種現象值得可喜,作為相聲界來講這是好事兒」。
當時以馬季的身份,說出這些話是很有分量的,為備受排擠的郭德綱解了圍!
而馬志明先生則是從專業上,給予了郭德綱充分的肯定,讓質疑他業務能力的人閉了嘴:「我們這代人,在30多歲的時候,達不到他的這種水平。他的成功完全是通過走市場,在市場打拼,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平地摳餅',經過了觀眾的檢驗。我想以後也不會再出這樣一個人。他事業心強,而且能吃苦,通過百折不撓的努力才有今天,並不是偶然現象」。
侯耀文則更是力排眾議,收他為徒,「這孩子說得不錯,別把他打下去」。話不多,但是作為侯派相聲的傳人,鐵路文工團團長,這句話分量非同一般。由此,讓郭德綱可以進入主流相聲圈子,可以揚眉吐氣、正大光明、趾高氣昂地說相聲。
如今的郭德綱,如日中天,但並沒有忘恩,他嘴下遭到口誅筆伐的相聲演員很多(雖然他都沒提名字,包括他的書裡揭露別人醜事,只是也不提名字),被他時常提及感恩戴德最多的就是文中這三位了。郭德綱向來尊他們為一等一的大師。馬季、馬志明先生青出於藍而甚至不亞於藍,侯耀文先生出身名門而繼承大師衣缽,從實力上他們都當得起郭德綱的評價。
雖說有貴人相助,但郭德綱的成功,根本還是在他自己的才華、努力和堅持上,正如古語所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遇貴人十養生。喏,對人生影響最大的十個因素,遇貴人也只排在了第九位!還得自己有「核心競爭力」,這才是王道!小夥伴們,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