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要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
知行合一:他們這樣做起來
編者按:今年7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出版發行,最高人民檢察院要求全國檢察機關要增強學習的政治自覺,學深悟透這部經典著作,全面把握時代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增強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檢察自覺。全國各級檢察院紛紛掀起學習熱潮,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以理論學習的新高度推動開創檢察工作新局面。本期選登部分檢察機關學習實踐《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生動事例,供借鑑交流。
北京:做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暖心人
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成功化解了45人127件行政爭議案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至上的理念,豐富和發展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生動體現了我們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精神內涵。」近日,北京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敬大力以「堅持人民至上價值理念,踐行首都檢察初心使命」為題講黨課。他要求全體檢察人員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突出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努力做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暖心人。
8月28日上午,北京市檢察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組織開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專題學習研討活動。會議提出,結合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幹事創業的方法,結合「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提出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首都檢察機關群眾工作原則,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依法履行檢察職責的過程中,北京市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精準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違法犯罪;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堅決防範惡勢力侵染民生領域;探索完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格局,創新「檢察+」工作模式,建立「檢察+園林」「檢察+環保」「檢察+食藥」等協同推進機制,聯手整治重點領域、行業亂象;恪守為民之責,常懷愛民之心,為重點人群和弱勢群體「護航」「撐腰」;促進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把服務群眾作為檢察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本報記者簡潔)
內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四語」檢察官深入牧區主動約訪
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檢察官在錫尼河蘇木向牧民們開展法律宣講
「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是全國三個少數民族自治旗之一,以鄂溫克族為主體,由蒙、漢、達斡爾等26個民族組成,具有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民族團結工作是內蒙古的品牌,是黨的民族自治政策在內蒙古的生動實踐。」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韓峰向記者介紹說。
韓峰說,今年以來,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全體幹警深刻領會《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匯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廣泛凝聚共識、不斷增進團結」「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論述。聚焦檢察工作,把維護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和諧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突出幫扶和關注少數民族群眾,做好民族團結,守護邊疆穩固。
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不僅在辦理少數民族群眾案件上下功夫,更堅持在源頭預防上做文章。「四語」檢察官深入牧區變「被動上訪」為「主動約訪」,變「坐等接訪」為「帶案下訪」,將「接待室」搬到大草原、搬到牧民家門口,「零距離」傾聽牧民群眾的心聲,用少數民族語言與牧民群眾溝通交流,答疑解惑,深受牧民群眾的歡迎和認可。該院還結合草原地區點多線長面廣的地域特徵,由被動宣傳向主動籌划過渡,深入蘇木鄉鎮開展巡迴法律宣講活動和走訪服務活動。將能夠熟練使用漢、蒙、鄂溫克、達斡爾「四種語言」的檢察官列入其中,為少數民族群眾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本報記者沈靜芳 通訊員陳愛琳)
山東威海:交出保護海洋生態的威海答卷
在增殖放流前,山東省威海市檢察院檢察官檢查魚苗情況
山東省威海市檢察機關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思想舉措,積極推動構建集「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於一體的海洋生態保護監督新模式,交出一份檢察機關保護海洋生態的威海答卷。
記者採訪了解到,威海市檢察機關打造起一支專業化的辦案團隊,開展專業化法律監督,加強與海事、海警等多部門合作,完善海洋生態司法協作機制,讓海洋生態保護轉化為各部門、各團體以及社會公眾共同的責任。目前,全市共組建涉海領域辦案團隊9個、檢察官辦案組11個,發揮「捕、訴、監、防」一體化辦案職能,開展打擊破壞海洋漁業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和海洋保護行政公益訴訟等專項活動。
威海市檢察機關還利用「隨手拍」小程序發現線索,藉助檢察建議推動社會化治理,完善公益保護機制,維護百姓的根本利益。威海市檢察機關上半年共徵集公益訴訟線索130餘條,篩選有價值的線索26條。同時,圍繞「三無」船隻監管、繞關走私多發、防範偷盜海砂、疫區凍品進口檢疫等海上治理難題,制發檢察建議17份,推動專項治理。聚焦海洋生態保護、海洋資源管理、海域使用等方面,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8份,94%的問題在訴前完成整改。督促相關部門清理拆除海岸違法建築物2畝,清理近岸固體廢物52噸,清除垃圾30餘立方,取締違規養殖場5家,修復海岸線12公裡。
(本報記者郭樹合 通訊員於婭菲)
福建龍巖:司法救助幫困難戶渡過難關
福建省長汀縣檢察院檢察官把司法救助金送到林蘭蘭家裡
「2019年3月10日,總書記參加全國兩會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特別強調,要『梳理排查、抓緊工作,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掉隊』。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紅土地上的檢察機關,我們倍感責任重大,一定要在脫貧攻堅戰中盡責履職、貢獻檢察力量。」日前,福建省龍巖市檢察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在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時,大家談心得、說擔當,交流體會。
閩西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蘇區老區,也是貧困山區,脫貧攻堅任務重。福建省龍巖市兩級檢察院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共掛鈎貧困戶624戶,對照「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精準核查並制定「一戶一策」具體幫扶舉措和計劃,發放扶貧資金477萬元,努力落實生產、技術、就學、就醫等幫扶措施,增強「造血」功能,助力貧困戶脫貧。
「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司法救助幫我家渡過難關,才有了現在穩定的收入和幸福的生活。」9月6日下午,龍巖市長汀縣檢察院檢察官走進該縣「樂芙烘焙」蛋糕店,對司法救助對象進行回訪。看到檢察官來訪,正在店裡忙活的店主林蘭蘭感激地說。
2016年5月,林蘭蘭的丈夫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被撞傷,花去10萬餘元醫療費後於2018年1月離世,留下13歲和4歲的兩個兒子。正當林蘭蘭愁苦之際,審查邱某交通肇事案的長汀縣檢察院檢察官前來了解她的家境,核實情況,協助她提出司法救助申請。2018年6月至7月,龍巖市檢察院和長汀縣檢察院先後向林蘭蘭發放司法救助金共10萬元。
拿到救助金後,林蘭蘭購置了一套蛋糕麵包製作設備,開了一家蛋糕店。2019年5月開張以來,生意日漸紅火。她感謝檢察機關的關懷與幫助,相信今後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本報記者張仁平 通訊員梁辰 景明)
新疆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用司法之手保護好未成年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檢察院組織轄區小學開展「模擬法庭」活動
「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作為檢察人,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未成年人是每個家庭的寄託,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承載著實現『中國夢』的歷史使命!」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檢察院組織幹警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時,該院黨組書記李鐵要求全院幹警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積極履行檢察職能,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最大限度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用心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今年考入克拉瑪依市職業技術學院就讀的徐某不會忘記,正是在檢察官的幫助下,他的學業才得以順利進行。2017年,克拉瑪依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故意傷害案。該案中,徐某受言語刺激,一時衝動傷害他人。克拉瑪依區檢察院考慮徐某是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自控能力較差,且具有自首情節,並能夠賠償被害人全部損失,依法建議對其判處緩刑。一審法院採納該院量刑建議,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在檢察官的持續跟蹤幫教下,徐某順利通過了緩刑考驗期,考入克拉瑪依市職業技術學院。克拉瑪依區檢察院檢察長趙保獻說,近年來,克拉瑪依區檢察院用心播種法治種子,用司法之手保護未成年人。除主要院領導和業務骨幹擔任轄區小學法治副校長外,該院還在轄區中學設立檢察聯絡室,積極創建「零犯罪校園」等活動。
(本報記者何海燕 通訊員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