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詹姆斯加盟NBA開始,除了新秀賽季場均得分達不到25分以外,詹姆斯在此後的16年生涯裡,雖說他並不以得分見長,可每個賽季的場均得分卻都輕鬆超過了25分,甚至生涯至今還達成了27+7.5+7.5的全面表現。
可是自從加盟湖人後,詹姆斯此前極其穩定的數據,卻出現了一定的下滑……
剛剛結束騎士生涯加盟湖人時,詹姆斯仍舊可以用51%命中率,轟下場均27.4分8.5板8.3助的巨星級別表現,帶領湖人的青年才俊衝擊季後賽。只不過上賽季隨著濃眉到來,詹姆斯為了讓濃眉打得更加舒服,能夠發揮出自身優勢,主動讓出了球隊進攻第一核心的位置,場均僅拿到25.3分7.8板10.2助。甚至在全明星賽前,詹姆斯的場均得分還達不到25分……
上賽季詹姆斯得分下滑可以說是讓出了進攻核心位置,而助攻的增長,是因為他正處於轉型階段,開始承擔起串聯球隊進攻端的主要工作,場均10.2助攻拿下助攻王便是明證。
可是本賽季在湖人延續了「詹眉組合」為絕對核心,打法沒有大變的情況下,詹姆斯卻在得分和助攻方面出現了進一步下滑的趨勢。那麼,如今年滿36歲的詹姆斯這是真的狀態下滑,還是在為季後賽蓄力而划水呢?
相比上賽季詹姆斯常規賽的表現,本賽季詹姆斯確實出現了進一步下滑,場均僅能貢獻24.2分8.6板7.9助,48%命中率。可今年數據上下滑,比上賽季下滑時備受質疑不同,詹姆斯在拿到總冠軍後,今年即便數據上有所下滑,也基本上不會有人在這個時候質疑他,盡皆認為詹姆斯根本不是狀態下滑,而是在為季後賽蓄力划水。
可在沒有重大傷病的情況下,詹姆斯得分和助攻方面確實呈現了逐年下滑的趨勢。
首先從得分方面來看。詹姆斯本賽季只有場均24.2分,這是截止目前為止,除了新秀賽季以外,詹姆斯的賽季最低得分。而加盟湖人的三個賽季以來,詹姆斯得分上也確實呈現了下滑的趨勢。由27.4分到25.3分,再到如今的24.2分……
其次從助攻方面來看。詹姆斯在加盟湖人之前,本就有場均8次左右的助攻,不過上賽季在湖人他打出了生涯最高10.2次助攻,首次成為賽季助攻王。可是本賽季卻在沒有傷病的情況下,下滑到了7.9次。從得分和助攻兩方面來看,詹姆斯相比以往,確實是出現了下滑情況。
可事實上,在球隊體系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詹姆斯新賽季下滑根本不是在划水,也不是因為個人狀態不佳出現下滑,而是他正在進一步尋求轉型……
1、場均得分和效率逐年下滑,這正是詹姆斯持續轉型的後果。雖說得分逐年下滑,是因為詹姆斯讓出了球隊第一進攻核心地位,但卻有人懷疑詹姆斯得分效率為何會逐年下滑?這其實從他的出手次數和得分方式便可得知,詹姆斯場均出手次數從最初的19.9次到上賽季19.4次,再到如今的18.2次, 出手次數的遞減也成為詹姆斯得分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出手次數的減少,並不意味著詹姆斯三分出手會有所減少。這幾年詹姆斯一直維持著近6次三分出手,也正是因為詹姆斯這幾年越來越傾向於中遠距離投籃,而減少了衝擊籃下,才導致了他的得分效率有些微下滑。而實際上,詹姆斯的得分能力並沒有出現明顯下滑的趨勢,只是因為轉型需要才讓得分和效率出現了下滑,「季後詹」模式便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2、場均助攻下滑,也是詹姆斯進一步轉型的結果。上賽季在朗多傷退,球隊長時間沒有可靠控衛可用的情況下,詹姆斯一人站出來承擔了串聯球隊的重任,結果便是場均達到10.2次助攻,拿下助攻王。可實際上,這樣的結果並不是詹姆斯所想要的,他雖然願意轉型控衛,但卻不代表要承擔全部串聯球隊的重任。
畢竟把球隊的串聯工作完全放在詹姆斯身上,這也會令他耗費大量精力。所以今年湖人管理層引進了施洛德和小加索爾,他們兩人具備的策應、串聯球隊能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詹姆斯助攻端的壓力。
3、籃板數回升,達到8.6個。詹姆斯生涯雖說以全面著稱,可8.6個籃板也是他的生涯最高了,這也說明詹姆斯在防守端已經逐漸往4號位轉型了,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詹姆斯在橫移能力上已經出現了下滑,這讓他的腳步無法輕鬆跟上2號位和3號位,勉強防守的結果便是讓詹姆斯體力下滑得更快。且在小球時代的4號位+詹姆斯強壯的身體,他在4號位上的防守會做得更好。
從詹姆斯得分、助攻不同程度的下滑和籃板的上漲來看,個人更認為詹姆斯並不是身體下滑,狀態下滑,也不是在為季後賽蓄力划水(也太早了吧),而是仍在進一步尋求轉型。畢竟上賽季在助攻端對球隊大包大攬,並不能讓詹姆斯往後打得更輕鬆、更持久……
而如今已經年滿36歲,再也無法飛天遁地後,詹姆斯未來的得分和效率仍會進一步下滑(增加中遠投射,減少攻筐),而不再把球權集中在個人身上以後,詹姆斯也不用費盡精力,場場拿下10個助攻球隊才能贏球;只不過隨著他在防守端往4號位發展,可能籃板反倒不會出現多大的下滑。
「現在的改變,是為了將來走得更遠」——儘管持續轉型可能會讓詹姆斯的個人數據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可詹姆斯未來卻可能以20+8+7的穩定表現,一直持續到40歲、41歲、4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