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謝志成:激發新...

2020-12-18 中國信息產業網

新基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列入「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範疇,充分凸顯了其在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的作用。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謝志成在兩會期間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力推進新基建,發展數字經濟,充分滿足了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需求。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新基建是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現代化建設,支撐數位化、網絡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及構建融合創新生態的基礎設施新體系。謝志成認為,加大新基建投資,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既符合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又適應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和轉型升級需求。

謝志成表示,從短期看,發展新基建有助於應對疫情、擴大需求、拉動投資,實現穩增長;從長期看,有利於推動傳統產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促進先進位造業和科技創新發展。

新基建在開啟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加速核心技術、應用技術突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謝志成告訴記者,他提交的建議就是加快出臺《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重點完善創新項目的管理機制,加強支持創新的政策協同,不斷激發企業自主創新活力,系統推進基礎技術、顛覆技術研究突破,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創新支撐。

搶抓機遇江蘇省六方面齊發力

「發展新基建,江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在謝志成看來,作為製造業大省,同時也是網絡大省,江蘇在大力發展新基建上具有先天優勢。他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江蘇省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35.4%;數字經濟總體規模達4萬億元左右,佔GDP比重超40%;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面對新基建帶來的新機遇,江蘇省正在積極布局,先行先試。「江蘇高度重視新基建,見事早、謀劃遠、措施實。」謝志成介紹,2019年江蘇省就率先在全國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制定《江蘇省第五代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系統部署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出「加快5G等新型信息基礎建設進度」要求後,江蘇省聚焦重點方向,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梳理產業鏈,聚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系統謀劃新基建。

謝志成表示,下一步,江蘇省將依照「建用並重、適度超前、多元投入」總體要求,未來三年全省計劃投資2000億元左右,從六個方面發力新基建。

一是加快5G網絡建設步伐。推動全省各市以及交通運輸系統與江蘇電信、移動、聯通、鐵塔公司籤署5G網絡建設與應用戰略合作協議,大力推進5G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在工業網際網路、先進位造、車聯網、智慧城市、智能軌道交通、智慧物流等領域形成廣泛運用。2020年計劃投資近200億元,目標是新建5G基站5.2萬個,組織實施5G融合應用項目700個。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建設5G基站3.5萬個,預計到年底累計建成6.8萬個,覆蓋全省所有市(縣、區)、重點中心鎮及省級以上開發區。

二是加快布局推進一批大數據中心重點項目。目前,全省在用數據中心有165個,擁有3個超級計算中心,其中1個為國家級超級計算中心(無錫神威·太湖之光)。下一步,江蘇省將聚焦重點領域關鍵需求,實施全省一體化大數據中心「1﹢N﹢13」推進工程,今年將投資200億元,進一步優化全省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布局。

三是加快推進車聯網先導區建設。以車聯網(LTE-V2X)示範應用為牽引,在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布局建設5個以上規模化的車聯網示範應用項目,加快城市道路和交通標識標線數位化改造,著力推進國家智能交通綜合測試基地、車聯網服務平臺、大數據分析平臺、高精度地圖等項目建設,全省總投資達200億元以上。

四是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目前,江蘇省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得到全面布局推進,擁有1家國家雙跨平臺、70家省級重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90家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工廠,25萬多家企業上雲。下一步,江蘇省將重點實施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頂級節點災備中心、16個標識解析行業級節點項目、123個「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項目、1個國家級雙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70個省級重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4個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保障設施建設。2020年,全省工業網際網路基礎性設施項目總投資將達100億元。

五是加快培育壯大人工智慧產業規模。江蘇省在智能軟體、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領域集聚人工智慧骨幹企業649家。下一步將重點圍繞打造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制定人工智慧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政策文件,進一步加強核心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以示範應用為牽引,著力建設10個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組織實施50個重點應用示範項目,培育20個提供深度應用場景的示範企業,切實提升產業支撐能力、培育壯大產業規模。

六是加快構建充電基礎設施全覆蓋服務體系。截至2019年年底,江蘇省共建各類公共充電設施約8萬個,佔全國的13%,建設數量居全國第二,省內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覆蓋率超過90%。今年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充電設施建設速度,基本構建形成覆蓋全省的公共充電服務網絡。

相關焦點

  •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謝志成:打造綜合能源服務新業態
    打造綜合能源服務新業態全面提升社會綜合能效——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謝志成隨著能源轉型的提速和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能源、電力、用戶三者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謝志成表示,深入開展綜合能源服務,可有效提高全社會綜合能效、降低企業投資運營成本,有利於推進能源供給側改革,帶動和提升能源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對於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進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有重要意義。首先,綜合能源服務能夠促進清潔能源發展。
  • 兩會專訪丨全國人大代表謝志成:江蘇將打造100個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工廠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謝志成在接受《人民郵電》報專訪時表示,江蘇將健全建強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推動全省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2020年前,江蘇省將打造100個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工廠,培樹「燈塔」型樣板。
  • 全國人大代表謝志成:江蘇將在六個領域發力新基建
    全國人大代表謝志成:江蘇將在六個領域發力新基建 2020-05-24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推動高質量,建設製造強省邁新步——對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謝志成
    掃描二維碼 看交匯點報導  中國江蘇網訊 2月18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謝志成在接受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全省工信系統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代產業體系構建  力促高質量,成就六個「新」  記者:2018年以來,圍繞「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目標定位,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做了哪些新貢獻、取得哪些新成效?
  • 「聚焦兩會」謝志成代表:推進江蘇工業網際網路提檔升級
    近幾年,+把發展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工業網際網路行動,實施企業上雲、工業培育等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一市一平臺、一行業一平臺」培育工程,170。推進企業應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重點打造了家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工廠和家星級上雲企業。
  • 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謝志成:以信息化培育新...
    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謝志成省委婁勤儉書記在全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努力把江蘇建設成為網絡強省
  • 兩會環保聲音 |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徐恆秋談收官...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徐恆秋接受記者訪問時,對打贏汙染防治收官戰表達了堅定的信心。這一信心不無理由。這項創新性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得到了生態環境部原部長李幹傑同志和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同志的批示肯定。截至目前,全省16個市已有13個市共成立779個基層生態環境保護機構,核定專職環保崗位編制2646名。徐恆秋指出,「沒有一支環保鐵軍,就沒有生態文明之花。」農村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它也有企業。不能總用老眼光、舊辦法來管理農村生態環境。
  • 【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69家湘企入選國家級「小巨人」企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二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69家湖南企業榜上有名,上榜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九位,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二位。69家入選國家級「小巨人」的企業有何特色?在已培育10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的基礎上,我省國家級「小巨人」企業何以實現猛增?
  • ...湖南工業經濟發展底色——專訪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治平
    綠色,正為湖南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增亮鮮明底色。在航天凱天環保科技的綠色工廠,通過大數據分析系統和智慧環保管理平臺,與綠色化工藝改造高效融合,實時監測環保設備,實現「網際網路 智慧環保」。中車株洲電力機車工廠內排放的工業廢水,經過汙水處理,達標的中水即用於機車淋雨試驗和綠化澆灌。
  • 推進產業現代化,再造工業新優勢——訪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莫樺
    工業,經濟發展的脊梁。「十三五」期間,廣西工業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發展思路,建立了自治區領導領銜推進重點產業集群建設制度,搭建了「雙百雙新」「千企技改」兩大工業發展平臺,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30%,廣西工業初步走上高質量發展軌道。
  •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塗高坤:將深圳納入相關...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7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古國真 李竹)作為產業規劃的重要部門,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如何聚焦自己的主責主業,支持深圳發揮自己的產業特色、取得先行示範的經驗?近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塗高坤接受深圳報業集團記者專訪時表示,工信廳將把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的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強大的工作動力,幫助深圳在完善製造業創新體系、加快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加大深圳「芯火」雙創基地建設力度等五方面重點著力,以實際行動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讓深圳續寫出更多精彩動人的「春天故事」。
  • 2020-2021年度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南京大學...
    出席此次儀式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領導有: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黨委副書記陳新,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領軍人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陸書濤,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領軍人才工作辦公室幹部楊昱;貴州省領導有: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敖鴻,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小企業處二級調研員楊宏斌,貴州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景蓉蓉,貴州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祝青
  • 做好「三篇大文章」 加快推動工業振興——訪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明確提出,要著力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加快工業振興,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如何做好「三篇大文章」?數字遼寧、智造強省怎樣建?
  • 張耕辭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曾任溫州市長、浙江省經信廳廳長
    據浙江新聞客戶端1月10日消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1月10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經審議表決,決定:接受張耕、方劍喬辭去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的請求。
  • ...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題: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述評新華社記者齊中熙、侯雪靜、劉夏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 全國兩會精神省委宣講團走進省住建廳渭南市延安市漢中市
    6月9日上午,全國兩會精神省委宣講團走進省住建廳。全國政協委員、省委宣講團成員、省住建廳副廳長任勇為近百名黨員幹部作宣講報告。宣講現場,任勇結合自身全國兩會見聞和對全國兩會精神的感悟體會,從全國兩會概況和特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政府工作報告、陝西代表團工作情況、學習貫徹要求等方面,提綱挈領、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全國兩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並通過鮮活生動的案例,對兩會亮點進行了解讀。「今天的宣講內容豐富、乾貨滿滿,讓我對全國兩會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準確的把握。」
  •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請徑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反映。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加強技術開發、技術改造、人才引進,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鼓勵機器人企業針對新技術、新產品進行外延式併購。培育和引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產品市場前景好、產業支撐作用大的優質骨幹企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 兩會茶座|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讓「環境美」成為江蘇最打動人心...
    5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再出發,如何讓美麗江蘇的顏值更加「美」起來,讓老百姓更好享受藍天淨水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東省商務廳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9月25日廣東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推動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化學與精細化工省實驗室、季華實驗室、先進能源省實驗室等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前沿新材料綜合性研究基地與原始創新高地。(省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 ...決定免去王祺揚的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職務;決定任命龔舉...
    >2020-07-24 09:30:45來源:FX168 【王賀勝被免去湖北衛健委主任職務】7月24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任命劉海軍為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