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27日,美籍華裔小夥吳璧源在最後兩個洞抓到小鳥,打出67桿,低於標準桿5桿,星期五在美巡賽波多黎各公開賽上取得半程領先。
在颳風的大保護區鄉村俱樂部,吳璧源於後九洞打出低於標準桿4桿。他在12、15、17、18號洞抓到小鳥,兩輪交出133桿(66-67),低於標準桿11桿。
「真的是鏖戰,」吳璧源說,「一輪一開始的時候我錯過了一個短推,我想我在四號洞吞下柏忌。我不得不放下頭顱,在後九洞打好。
「今天與昨天相似,關鍵是救帕。我想我在後九洞的中間有一個很好的救帕。我忘記了是哪一個洞了。可是我切到了左邊,留下10、11英尺的保帕推桿。我推入了那個推桿,將動力延續了下去。」
澳大利亞選手格雷格-查爾默斯(Greg Chalmers)同樣在後九洞抓到4隻小鳥,全天抓到5隻,打出68桿,單獨位於第二位。他的兩輪成績為134桿(66-68),低於標準桿10桿,落後1桿。
南非名將布蘭登-格雷斯(Branden Grace)68桿,波多黎各本土選手拉斐爾-坎波斯(Rafael Campos)69桿,兩人以135桿,低於標準桿9桿,並列位於第三位。
第一輪領先者湯米-蓋尼(Tommy Gainey)打爆,只交出76桿,排名下滑到並列38位。
張新軍前邊發揮不錯,一度打到低於標準桿2桿,可惜七號洞,四桿洞第二桿打失誤,被罰了一桿,導致他吞下雙柏忌,花光了賺到的分數,交出72桿。他的兩輪成績為142桿(70-72),低於標準桿2桿,成功晉級,並列位於51位。
吳璧源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現年24歲,通過光輝國際巡迴賽積分榜進入陣容。去年8月份,他贏得光輝國際巡迴錦標賽,上個星期在今年第一場二級賽(樂康陽光海岸精英賽)中並列位於14位。
「我覺得自己的球當前處於很好的位置上。非常開心見到休賽季我修煉的事情都見到了效果,」他說,「上個星期我打得很好,因此來到這個星期得時候肯定很自信。我在這裡努力享受比賽,我想我做到了一次打好一桿,慢慢來。」
吳璧源的祖籍是中國。父母吳奕春和張曉兵1996年從北京來到加利福尼亞,一年之後,吳璧源降生,而兩個弟弟也接踵而至。由於他們住在加利福尼亞州丹維爾(Danville)的一座高爾夫球場旁,吳璧源6歲便開始打高爾夫了。那個時候,吳爸爸剛好也對高爾夫上癮了。
童年時期,吳璧源喜歡修建東西,很自然他最終在史丹福大學念了工程學。吳璧源擁有輝煌的業餘時代,包括最高時業餘世界排名第八位;改寫歷史,成為1967年以來第一個同年通過選拔賽打入英國公開賽和美國公開賽的業餘選手;代表美國參加沃克杯,以及幫助史丹福大學實現12年以來第一場NCAA錦標賽勝利等。如果周末吳璧源奪取冠軍,他將順利打上美巡賽,不僅立即成為會員,而且會擁有兩年參賽資格。
排名第二位的格雷格-查爾默斯肯定與吳璧源是另外一個類型的選手,他已經47歲,是一個老江湖。星期五他從另外一端出發,同樣在最後兩個洞(八號洞、九號洞)抓鳥。事實上,開局第一輪,他在八號洞打出了一桿進洞。「風颳得很猛,」 格雷格-查爾默斯說,「我的控制並不是很好,我的短杆真的幫助到我。我好幾次救下6到8英尺的帕。當風颳成這樣的時候,要推好球有點複雜。接著我堅持了下來,開始看到了一些更好的揮桿,以及好的擊球。」
拉斐爾-坎波斯從17號洞的柏忌反彈回來於18號洞抓到小鳥,維持了奪冠的希望。「我想我想得太超前了,我偏到了右邊一點,」他說,「可是我偏到了正確的位置,真是如此。我非常滿意那一點。我並沒有給自己許多機會打出更好的杆數,可是我處理這樣的情況卻做得很好。」
(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