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說,如今的社會真的是萬事萬物都需要焦慮,不僅僅要焦慮自己沒有車沒有房子,還要焦慮自己幾年後會不會衰老,身材會不會走樣等等。想必大家都知道詠梅吧,她今年已經五十歲了。但是,她的觀念確實非常先進,那就是把所有的焦慮拒之門外,這樣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金雞獎的論壇舞臺上,詠梅是唯一的一位女性。她拿到了這樣一個命題,那就是四十歲以上的女演員的現狀。她告訴所有人,並不是因為年紀大了就會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是職業上對自己的歧視,並且要求不要修剪掉自己的皺紋。她開玩笑地對觀眾說,千萬別p,這是我好不容易長出來的,有多辛苦你們知道嗎?
我們從詠梅的故事中也可以發現,其實按自己的節奏也能過得很快樂。如今的生活壓力太大了,我們總是處在焦慮中,但是實際上如果這種焦慮長期積攢在自己的心中,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心理健康,如果沒辦法及時發洩的話,對自己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反之,我們觀察一下詠梅,其實她為我們做出了一個榜樣。那就是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不必過多地焦慮,也不用被擔心和憂慮包圍。
01 很多人迷失在追逐別人的生活節奏中
不過,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是非常難的。因為我們在社會的大潮流中,我們的行為和舉止甚至是觀念都不是自己說了算,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趕著時代的潮流,生怕自己被時代落下了,因此我們總是忙碌著在行走,在向前趕路。但是,下邊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些沒有在追逐別人的腳步中迷失自己的榜樣。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小龍人童星出道的陳嘉男
陳嘉男這個名字想必大家很陌生。其實他出道非常早,是小龍人的童星。但是他的成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高中畢業之後,他決定和朋友合夥做生意,但是事情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順利。後來,他決定離開生意界,而是堅持自己的夢想。因為自己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武術,因此他到了洪家班。最後,終於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找到了樂趣。
(2)謝霆鋒,16歲出道即是巔峰
相對於陳嘉男而言,這個明星大家都聽過,那就是謝霆鋒。謝霆鋒十六歲出道的時候就非常紅,受到了大家的追捧。但是,好景不長,自己不久就迷失了自我,很快到了人生的低谷。後來經過自己的反思,他決定重新再來,堅持自己的理想,然後決定低調做人。最後,終於學會了自食其力,努力踏實,如今也是有很大的成績。
(3)鄧超,認準走演員的路
鄧超,這個名字更是耳熟能詳。鄧超其實最開始是演員,但是後來參加了很多綜藝節目,我們如今甚至已經搞不清楚他是演員還是綜藝人員了。不過,鄧超用行動表明,自己並沒有沉迷綜藝,丟了演技。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鄧超的角色依舊是扮演的非常有人物張力。可見,他也是沒有按照別人的節奏行走,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走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步伐前進。
02 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來生活
其實,無數的案例都和我們證明這樣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們不要亦步亦趨,而是有自己的節奏過自己的生活。那麼,作為爸爸媽媽,我們同樣的道理,也應該是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生活前進,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而不是總是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都強加給孩子。殊不知,這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那麼,具體的,爸爸媽媽又應該怎樣做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如果生來是大樹,就沒必要苛求開花
首先,就是爸爸媽媽要充分地了解孩子,在這個基礎上再因材施教。很多爸爸媽媽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差異,也要尊重他們前行的步伐。因此,我們主張,如果孩子生來就是一棵大樹,我們就不應該要強迫孩子開花。這是對孩子的保護,更是對孩子的尊重。
(2)在孩子需要選擇方向的時候,耐心給建議分析原因,不強行命令
另外,我們應該認識到,當孩子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的時候,尤其是孩子不知道未來的方向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給孩子出謀劃策,而不是強制孩子。很多爸爸媽媽一出生就給孩子設計了未來的道路,孩子只能亦步亦趨地前行,完全沒有一點自主權。但是,實際上這對孩子是一種束縛。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每個孩子成其所是,所以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方向,在他們迷惑的時候幫助他們一起分析,而不是選擇強制的方式。
(3)讓孩子心定,紙醉金迷的生活表象,不如寧靜踏實的內心強大。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爸爸媽媽讓孩子的內心得到安定。如果孩子的心是浮躁的,那麼孩子未來的道路也不會一帆風順。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各種紙醉金迷都是生活的一種表象。只有內心的強大才是讓我們可以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艱難和困苦。因此,我們應該首先讓孩子學會安下心來,踏踏實實的走每一步。這樣,孩子未來才會少走很多彎路。
相信爸爸媽媽都已經知道了如何引導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步調生活了。其實,這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更好地引導孩子健康地成長。那麼,大家對此還有什麼好的觀點和看法嗎?歡迎大家咋評論區留言和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