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歡上了寫文,喜歡上了用靈動的文字記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感覺。
當我的文章漸漸活躍在校園的官網上時,身邊的親戚朋友們都在第一時間對我讚許有加。就連一貫在文字方面極其挑剔的媽媽,也不吝嗇地向我豎起了大拇指。
我內心的喜悅可想而知,於是陸陸續續地向一些知名的公眾號投稿,期待著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更興致勃勃地幻想著那個閃耀著作家光環的光明未來。
可是,現實卻一次又一次地傷了我的心。每一封郵件,每一篇稿子,不管我署名得多詳細,多真誠地表示希望稿子被採納的意願,它們都仿佛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說不沮喪一定是騙人的,其實我挺不能理解付出得不到回應的原因的。直到有一次,當我噼裡啪啦地跟小舅抱怨了一大串內心「懷才不遇」的不平和苦悶後,他笑著安慰我:「哪有那麼容易的成功啊,投稿的又不止你一個,慢慢來吧。你現在已經在進步了,不是嗎?況且,你的付出不是沒有得到回報呢!」
聽了小舅一番話,我的內心似乎明朗了很多。
寫稿將近半年了,我的文字從青澀稚嫩到略帶文採,我負責撰寫的暖心欄目閱讀量在一點一點地增加,至少也有那麼一些人被那些帶著正能量的文字感動過,我給一個規模不大的公眾號投稿,也得到了一筆稿費……
雖然這些,不足以標榜著我想要的成功,但文字賜予我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讓我在一片全新的領域找到更多自信,更加熱愛生活,更加願意去實現自我價值,這難道不是另一種莫大的收穫嗎?
其實這個世界上,誠如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也從來沒有一無所獲的付出。
我的媽媽有一個朋友,在學生時代算是她的閨蜜級別的。但步入社會後,兩個人卻因大相逕庭的人生觀漸行漸遠了。
朋友是個有些眼高手低的人,在工作上極其挑剔,印象中的她,從來沒有做過一份朝九晚五的踏實工作。做任何事情,總是因為嫌棄過程艱辛,見效緩慢,收穫頗少而拒絕堅持。
每每提及這個朋友,媽媽便是一臉恨鐵不成鋼的無奈:「她總是想走捷徑,可是捷徑哪有這麼好走。要是腳踏實地,至少也會有所得到吧!」
反觀媽媽的另一個朋友,年紀長她十幾歲,可卻是活脫脫的一個「勞模」。
一個身無長物,半輩子都貢獻給了一臺縫紉機的女人,五十幾歲的年紀了,本該是抱著孫子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卻一心都撲在努力幹活上。
當媽媽雲淡風輕地講起這位阿姨已經悄無聲息地通過努力在縣城裡買了一套小房子,正準備再接再厲第二套的勵志事跡時,我的驚訝無以言表!
眼前,仿佛出現了這個個子不高,頭髮花白的婦人,正帶著老花眼鏡,佝僂著背,腳下踩縫紉機的動作一刻也不曾懈怠的畫面。
果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上天不曾虧待每一個努力的人。而每一份努力,終有回報,哪怕微弱渺小。但至少,我們不該忽視,不是嗎?
記得曾經看過一部青春勵志劇。女主暗戀了男主十年,遺憾的是十年追尋終究沒有等來一個happy ending。
有人問這個執著的女孩是否後悔,她的回答是:「當然不。」十年的暗戀,只因為男生一句「小學妹,我在清華等你!」於是,她努力向上,積極樂觀,在為了與他比肩的道路上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他就想我生命中的信仰,是他讓我體會到了拼搏的樂趣,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夢想。是他讓我更愛生活,也更愛自己。這十年我得到的已經夠多了,除了他。」
是啊,誰說付出就一定要得到自己的期待值,有時候,另一些出乎意料的回報,不是更讓人驚喜嗎?
現在我不再為了那一點點得不到回應的小成績鬱結於心了。
我想小舅說得沒錯,我的進步,家人朋友的肯定,因寫作而更充實,更充滿希望的人生,不都是最好的回報嗎?
所以,我願意堅定地相信,這世上,從來沒有一無所獲的付出。也許我根本不是懷才不遇,只是懷才不夠。
如果努力不能解決問題,那就再努力一點!因為,每一份付出終將塵埃落定,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