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大夫 Spellbound (1945)Part 1
分享譯製電影 聆聽經典配音
共享精神財富 探尋心靈寧靜之道
愛德華大夫 Spellbound (1945)
導演: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編劇: 本·赫克特 / 約翰·帕爾默 / 希拉蕊·聖喬治·桑德斯 / 安格斯·麥克費爾 / 梅·E·羅姆
主演: 英格麗·褒曼 / 格利高裡·派克 / 麥可·契訶夫 / 裡奧.G.卡羅爾 / 朗達·弗萊明 / 更多...
類型: 愛情 / 懸疑 / 黑色電影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45-12-28(美國)
片長: 111 分鐘 / 118分鐘 / 95分鐘(加拿大)
又名: 意亂情迷 / 愛德華醫生
IMDb連結:tt0038109
豆瓣評分
8.3
愛德華大夫的劇情簡介
精神病院的默奇遜院長即將退休,接手的是年輕有為的愛德華大夫(格利高裡·派克 Gregory Peck 飾)。醫院裡年輕漂亮的女醫生彼特森(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飾)和他相愛,然而竟發現眼前的愛人不是愛德華大夫,而真實的愛德華的秘書,還前來指出這個冒牌人士是殺害愛德華的兇手。 面對戀人撲朔迷離的身份,彼特森始終不相信他是殺人兇手,然而默奇遜院長卻用精神分析法印證了「事實」。更為棘手的是,這個假愛德華也相信自己有罪,他甚至連自己是誰,經歷過的事情也不知道。 彼特森對自己的判斷非常堅持,她決定要幫他找出事件真相。在警察的追捕下,她帶他逃到了心理分析教授的家中,展開了一聯串精彩的心理分析過程,他童年的陰影和愛德華大夫被殺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譯 制 名 單
愛德華大夫 Spellbound 獲獎情況
第18屆奧斯卡金像獎 (1946)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導演(提名)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最佳男配角(提名) 麥可·契訶夫
黑白片最佳攝影(提名) 喬治·巴恩斯
最佳特效(提名) Jack Cosgrove
劇情/喜劇片最佳配樂 米克羅斯·羅茲薩
第8屆威尼斯電影節 (1947) 國際獎 國際電影大獎(提名)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影片評價:
《愛德華大夫》是希區柯克在二戰後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也是電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學為主題的影片之一。該片多處運用了經典的心理分析與治療的方法和技術(如精神分析等),使觀眾無不跟隨主人公的心理發展的變化而變化,故事情節離奇、懸念徒生,是一部經典的心理分析片。最為成功地用藝術語言演繹弗洛伊德學說之處,是告訴了觀眾那位美麗而優秀的女醫生同樣也有著人性的弱點和心理的障礙,她在治癒了情人的癥結時,並不知道自己其實也是一位病人。影片有典型的希區柯克式轉折和懸念,一場場段落扣人心弦,始終吸引著觀看者注意力。派克和褒曼兩位主角的演出亦十分出色。影片驚悚和懸念兼而有之,劇情滴水不漏,橋段設計之精妙不得不讓人佩服。
◆配音合成:上海電影譯製廠1983年譯製
◆翻 譯:朱曉婷 ◆譯製導演:楊成純 ◆錄 音:成 櫻 ◆剪 輯:金文江
◆主要配音:
英格麗·褒曼;配音:曹雷
格利高裡·派克;配音:喬榛
◆其他配音:尚華 楊成純 嚴崇德 伍經緯 蓋文源 胡慶漢等
編輯推薦
懸念大師希區柯克力作之一,被喻為精神病醫生必看的電影,獲第18屆奧斯卡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提名、最佳男配角提名、最佳導演提名、最佳攝影提名、最佳效果提名。這個追捕逃犯的故事由於披上精神分析的外衣而更加神秘叵測,對後來的精神分析影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派克和褒曼兩位主角的演出也十分精彩。這是導演希區柯克40年代的佳作,片中的夢境片段由畫家薩爾瓦多?達利設計。影片有典型的希區柯克式轉折和懸念,配樂獲奧斯卡獎。
上譯配音經典 愛德華大夫 Spellbound (1945)_1
上譯配音經典 愛德華大夫 Spellbound (1945)_2
上譯配音經典 愛德華大夫 Spellbound (1945)_3
上譯配音經典 愛德華大夫 Spellbound (1945)_4
To be contiued
未完待續
往期推薦
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後窗 Rear Window (1954)
出水芙蓉 Bathing Beauty (1944)
歡迎大家踴躍留言 點讚 轉發 共享譯製精典
本視頻內容來自網絡
僅供譯製片及配音愛好者學習欣賞
版權歸原出品方 如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