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愛爾在行動

2020-12-15 愛爾公益基金會

秋日的隴原大地,秋風送爽,瓜果飄香。9月15日,愛爾公益基金會東鄉縣助學捐贈活動在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唐汪回民小學舉行。

「全國脫貧看甘肅,甘肅脫貧看臨夏,臨夏脫貧看東鄉。」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以東鄉族為主體的縣,這裡山大溝深,自然條件非常艱苦,也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堪稱「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50年前,愛爾公益基金會陶斯亮會長,曾是甘肅臨夏解放軍第七醫院的一名醫生,她與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及東鄉族自治縣結下了不解之緣,離開臨夏後,她依然關心關注著臨夏和東鄉的發展。2000年開始,陶會長積極發動各方社會資源,組織政要、女市長、專家學者、知名人士、企業家,對臨夏東鄉進行了多次訪問考察,並籌措款物,資助少數民族貧困學生,捐建多媒體網絡教室,開展教師培訓,組織夏令營活動,組織女市長「手拉手助學活動」,為臨夏及東鄉地區的教育扶貧事業提供助力,支持深度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學習和發展,助學扶智,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延續愛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東鄉作為中國最後的貧困縣之一,正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開足馬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愛爾公益基金會也積極參與其中,調配資源為東鄉捐贈價值40萬元的助學物資。

活動中,陶會長動情地說:「五十年前我對東鄉的印象是『除了黃土,還是黃土』,當地的貧困景象讓我淚流不已。這次再到東鄉,我看到綠樹成蔭,高樓聳立,這令我非常感慨,我為東鄉越變越好感到非常高興。」陶會長表示,雖然東鄉即將實現脫貧摘帽,但只要孩子們有需要,愛爾願意繼續幫助他們實現心中的中國夢。

出席此次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愛爾公益基金會創會會長、中國市長協會顧問陶斯亮,重慶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魯善昭,甘肅省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華文哲、聯邦快遞中國區原總裁田長桉,愛爾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市長協會副秘書長楊捷,中國市長協會女市長分會秘書長王斌,臨夏回族自治州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建華、臨夏回族自治州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陳鵬、東鄉族自治縣政府黨組成員、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副組長馬自東、愛爾公益基金會會長助理陶冶,愛爾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解丁丁,攝影記者、愛爾公益基金會資深志願者李戟,愛爾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助理、公益事業部主任葉飛,以及唐汪回民小學全體師生參加。活動由東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馬國龍主持。

活動結束後,在臨夏州委書記郭鶴立帶領下,陶會長一行參觀考察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布楞溝村史館、甘肅鋁業有限公司、甘肅方大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東鄉就業實訓基地、甘肅方大富凰東西協作製衣有限公司、東鄉縣實驗小學、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40醫院臨夏分院調研,充分了解當地脫貧攻堅的各項情況。我們看到東鄉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地老百姓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卯足幹勁,齊心協力,共奔小康。我們堅信,東鄉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他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中國市長協會女市長分會&愛爾公益基金會的東鄉公益足跡

「一對一」捐資助學

2001年至2005年,「一對一」的形式捐資助學,先後資助146名貧困學生。

1、2001年9月,中國市長協會女市長分會執行會長陶斯亮帶領來自全國的18位女市長及其他人員前往甘肅省貧困山區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在該縣免古池鄉中心小學資助了近30位少數民族貧困學生。天津漢沽區、泊頭、盤錦、四平、伊春、富陽、蘭溪、溫嶺、都江堰、武夷山、高州等城市參加。

2、2002年6月,助學團前往東鄉縣龍泉鄉中心小學助學,捐助30名失學兒童,還購買了電視機、VCD機、圖書、光碟、文具等贈送給學校和孩子們。北京市原副市長張百發、國家外國專家局原副局長張宇傑、《中華兒女》雜誌社社長楊筱懷、廣東大哥大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譚楚玲參加助學。

3、2003年8月5日至7日,陶會長帶領由女市長、企業家、教師、記者組成的助學團第四次赴東鄉扶貧助學。

*為東鄉縣龍泉鄉中心小學新落成的多媒體網絡教室揭牌。該多媒體網絡教室是由北京市原副市長張百發同志捐資,中國市長協會女市長分會協助建設;

*助學團資助北莊灣村小學32名貧困學生,為中國市長協會女市長分會設立的「甘肅鄉村教師培訓基金」捐款8.5萬元,用於當地教師培訓;

*北京市宣武區回民小學的校長、副校長和四位教學骨幹為當地400名位鄉村教師講授學校管理、新課程改革等內容。

4、2004年8月16日,助學團資助坪莊學校20名貧困學生,並參加了由中國市長協會女市長分會在東鄉縣捐建的第二座多媒體網絡教室落成儀式。

5、2005年7月28日,第五批「全國女市長『手拉手』扶貧助學團」資助龍泉小學貧困學生30人。原建設部副部長儲傳亨參加助學團。

組織「少先隊夏令營」活動

2005年6月1日,中國市長協會女市長分會出資並委託甘肅省慈善總會及東鄉縣教育局,組織了東鄉縣龍泉、坪莊等學校的200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到蘭州市參加夏令營活動。

師資培訓,提高當地教學水平

在北京市宣武區的鼎力支持下,中國市長協會女市長分會分別於2003年2月和2005年1月,先後邀請50名東鄉縣山區教師進京,在北京市宣武區回民小學進行為期一周的專業培訓。

「東鄉花兒藝術團」來京巡演

2007年8月:中國市長協會女市長分會資助「東鄉少年藝術團」赴京參加為期10天的文化交流和考察活動。藝術團在中華民族園內開展了一周的宣傳巡演,參加了中華民族博物院東鄉族博物館落成儀式,並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舉辦了一場名為「東鄉花兒紅」的專題文藝演出。

時刻關注東鄉的發展

2017年9月20日,愛爾公益基金會「世界從此歡聲笑語」甘肅項目開展之際,陶會長一行回訪東鄉族自治縣,參觀了曾經資助的兩所學校,併到受助學生之一閩彩霞家庭家訪。中國市長協會副秘書長、愛爾基金會理事長楊捷等參加回訪。

「愛爾圖書角」延續愛的傳遞

2018年至2020年,愛爾公益基金會共向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捐贈150個「愛爾圖書角」,覆蓋了東鄉族自治縣鎖南鎮、達板鎮、那勒寺鎮、唐汪鎮、龍泉鎮等鄉鎮的東鄉六中、甘崔小學、紅柳學校、科妥小學、拱北灘小學、黑石山學校、唐汪回民小學、唐汪張家小學、唐汪河沿小學、三合學校、達板小學、那勒寺陽窪小學、幸福學校、天橋小學14所小學,共計捐贈29038冊課外讀物,捐贈市場價值超過100萬元,受益學生超過5000人。

北京愛爾公益基金會

愛爾公益基金會是由中國市長協會與陶斯亮女士共同發起的,於2016年3月經北京市民政局批准登記的5A級非公募基金會。作為現代慈善理念的踐行者和倡導者,基金會始終關注社會難點、痛點、熱點問題,在助聽、助殘、助學等多個領域開展公益項目。並先後獲得多地政府「十大惠民工程」、「頭號民生工程」等稱號。

截止當前,基金會公益足跡遍布北京、新疆、西藏、甘肅、寧夏、內蒙古、河南、河北、陝西、廣東、雲南、四川、貴州、江蘇等19個省市,累計受益人達7萬餘人。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和優質的社會資源,也塑造了良好的知名度和廣泛的影響力。

相關焦點

  • 愛爾眼科健康扶貧項目助力脫貧攻堅 獲重慶慈善獎
    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重慶慈善獎由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民政局針對2017年至2019年,以捐贈財產或提供服務等方式在重慶自願開展的慈善活動中,事跡突出、貢獻顯著、影響廣泛的企事業單位、慈善組織、愛心團隊、慈善項目、慈善信託、愛心個人和慈善工作者等為評選對象,旨在表彰先進、樹立典型,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參與慈善、踐行慈善的熱情,為困難群眾奉獻愛心,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引領社會向上向善
  • 脫貧攻堅,潢川縣廣場舞也在行動
    「去排練嘞,過幾天要到村裡參加脫貧攻堅文化在行動的演出呢,得把節目再練練,可不能在老鄉面前露了怯。」12月4日,早上8點剛過,住在潢川縣春申社區的李愛華大媽冒著寒風走出家門,前往廣場舞隊的排練地點與隊員們會合。
  • 為決戰脫貧攻堅,庫倫法院再行動
    為決戰脫貧攻堅,庫倫法院再行動 2020-03-19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達則兼濟天下——愛爾眼科在行動
    「誰尊重投資者,投資者就尊重誰」,愛爾眼科的董事長陳邦在多個場合闡述了這個觀點。愛爾眼科在上市後的近十年曆程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這個理念,它憑藉卓越的盈利能力、良好的增長速度、慷慨的分紅贏得了投資者的尊重和青睞,從而實現了市值的十倍增長,成為A股市場最具代表性的白馬股之一。
  • 脫貧攻堅 璧山巾幗在行動
    7月17日,璧山區七塘鎮喜觀村內,來自該區的30餘位未脫貧婦女齊聚一堂,在璧山區婦聯的帶領下,參觀凱銳農業示範基地,聽取「脫貧經」。家住七塘鎮的未脫貧婦女趙光惠感慨道。參觀完基地後,趙光惠一直念念不忘基地內的新技術,在璧山區婦聯的「牽線搭橋」下,當場與喜觀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籤定了用工協議,她說:「有了好技術的加持,以及璧山婦聯幹部的幫扶,我對脫貧充滿了信心。」
  • 脫貧攻堅進行時 巾幗力量在行動
    為貫徹落實全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會議精神,日前,梅州市婦聯、梅江區婦聯、西陽鎮黨委政府在西陽鎮嶂下村舉辦「梅州市巾幗助農脫貧攻堅」活動。蔡雪嫦在講話中充分肯定近年來梅江區婦聯所取得的工作成績和西陽鎮在黨建帶婦建、脫貧攻堅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 貴州「雙培」行動助推脫貧攻堅成效明顯
    12月4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省『雙培』行動助推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省民宗委根據民族地區脫貧攻堅需要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實際,在民族地區啟動實施國家通用語言和實用技能「雙培」行動。三年來,全省累計培訓群眾408609人次,通過雙語廣播、手機APP等渠道開展輔助鞏固學習,覆蓋群眾近100萬人,「雙培」行動成效明顯。
  • 桐城文昌街道:「五大攻堅行動」衝刺脫貧攻堅「收官戰」
    安徽網訊 今年以來,桐城市文昌街道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脫貧攻堅工作決策部署,緊盯年度目標任務,積極應對疫情汛情影響,圍繞「三精準」「三落實」「三保障」,大力實施「五大攻堅行動」,衝刺脫貧攻堅「收官戰」。
  • 永州:「清零行動」破解脫貧攻堅「疑難雜症」
    永州啟動「衝刺問題清零,決戰脫貧攻堅」重點幫扶行動,10609名幹部下沉到有貧困人口的3164個村進行重點幫扶,解決一批脫貧攻堅的「疑難雜症」。
  • 常墳鎮永平崗村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安徽網蚌埠消息  常墳鎮永平崗村為改善村容村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按照《安徽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提出的整治任務和鎮政府的統一部署,從2020年8月組織開展村莊清潔「百日攻堅」行動,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 宜賓市敘州區人大常委會督查樟海鎮脫貧攻堅清零行動
    中國網6月22日訊 6月17日,宜賓市敘州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平帶隊前往樟海鎮督查脫貧攻堅清零行動工作開展情況。會議現場督查組一行先後走訪樟海鎮中咀村、紅荔社區、瓦房村、石壩村等村,對樟海鎮脫貧攻堅問題整改清零工作進行調研督導。
  • 涇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政協委員在行動
    脫貧攻堅是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涇縣政協及廣大政協委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發揮各自專長和優勢,通過建言獻策、結對幫扶、捐資助困、興水修路、培育產業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展現了政協委員的社會責任和民生情懷。
  • 萬載脫貧攻堅「春季集中行動」成效明顯
    3月15日以來,萬載組織5000多名幫扶幹部深入農村基層,深入田間地頭,廣泛開展「春季集中行動」,全面排查脫貧攻堅問題短板和弱項,解決脫貧攻堅中存在的難題和困難,目前已取得良好實效。據統計,此次集中行動共排查大小問題8347個,立行立改6706個,整改完成率達80.34%,剩餘問題將於4月底前全部解決到位。三級聯動,摸清問題匯聚合力。
  • 【脫貧攻堅】庫倫旗:奮力答好脫貧攻堅「收官之卷」
    這是庫倫旗開展脫貧攻堅各類問題「大整改、大落實、大提升」專項行動工作中的一個場景。為高質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庫倫旗堅持問題導向,以「大整改大落實大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統籌推進中紀委實地踏查、中央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家成效考核發現問題及全面摸底排查問題整改工作,從今年5月下旬開始,在全旗範圍內開展為期近40天的不留死角、不留隱患「排雷」拉網式脫貧攻堅深度核實工作,查實找準脫貧攻堅工作的短板和弱項,解決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硬傷、難題,奮力衝刺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
  • 決勝脫貧攻堅,北航人在行動!
    決勝脫貧攻堅,北航人在行動!��「在山西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區的中陽縣陽坡村,90後北航博士、駐村第一書記韓庚紮根在這裡,帶動當地以產業發展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在決戰決勝之年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繼續鞏固發展特色種養殖和扶貧車間加工產業,建立持久穩定的貧困群眾利益聯結機制,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就像總書記所說的,勇於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鬥。在鄉村振興道路上趟出新路,和我們村的鄉親們一起把我們陽坡村真正打造成幸福村,讓美麗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變為現實。
  • 玉林巾幗脫貧行動 | 村委主任許明秀:脫貧攻堅路上的堅定前行者
    玉林巾幗脫貧行動 | 村委主任許明秀:脫貧攻堅路上的堅定前行者 2020-05-31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實踐在行動】志願服務丨唱響美麗鄉村與脫貧攻堅「雙重奏」
    【文明實踐在行動】志願服務丨唱響美麗鄉村與脫貧攻堅「雙重奏」 2020-06-03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封市2020年度勞模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工作會議召開
    12月11日上午,開封市2020年度勞模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工作會議召開。  會議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及省委書記王國生接見我省受表彰的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代表時的講話精神,聽取了全市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總結匯報,並宣讀表彰決定。
  • 青陽蓉城鎮:助力脫貧攻堅 人大代表在行動
    安徽網池州消息   為鞏固脫貧成效,池州市青陽縣蓉城鎮人大積極動員、組織、引導全鎮各級人大代表主動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當好脫貧攻堅的「宣傳員、戰鬥員、監督員」,發揮人大代表在農業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方面的示範引領和監督促進作用,彰顯人大代表履職為民的初心使命,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武玉亮深入吉生太鎮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武玉亮深入吉生太鎮指導脫貧攻堅工作4月19日,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旗委書記、旗脫貧攻堅問題整改「百日攻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武玉亮深入四子王旗吉生太鎮指導開展扶貧問題整改「百日攻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