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近日,筆者在一家超市買了一盒三件套包裹草莓,也就十來個,裡面就墊了兩塊海綿墊,外加兩層外包裝,買點水果回家就能拆出一堆包裝。
水果是用來吃的,再豪華的包裝也要拆開扔掉,可有了包裝這個「馬甲」,水果也就「被精品」了,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貴了不少,這些都需要消費者埋單。消費者也不想花這個冤枉錢,但放眼超市的水果區,稍微有些怕擠、怕壓的水果都是塑料託盤、海綿網套、保鮮膜三件套一樣不少,一個火龍果底下墊著一塊海綿網套,再下邊還有一塊塑料板,最後被一張保鮮膜包裹住,讓你別無選擇。
水果豪華包裝看似是商家為消費者著想,實則卻增加了消費者購買的成本,增加了塑料垃圾。就算是蘋果、梨、哈密瓜這些皮實不怕擠壓的水果,消費者本可以混裝在一起,但有商家免費提供的連卷袋,也就不用白不用,順手一撕就是好幾個,大袋套小袋,白色塑料就這樣走進了千家萬戶。然後,在家清洗水果時,又順手一丟,變成了白色垃圾,汙染了周圍環境。
塑料垃圾是一大「公害」,已成為威脅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筆者建議,商場不應提供或限制使用免費連卷袋,怕擠壓的水果在現場售賣,向消費者免費發放可掃描積分重複使用的購物袋。消費者也應自覺使用購物袋,減少或不使用塑膠袋。有關部門也要加大對水果過度包裝的監督檢查,對違規行為從嚴處罰。
(米效國 作者地址:山東省濟寧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