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邀請我解答這個問題。他問,世界上、歷史上那些偉大的科學家,是不是都對吃飯不感興趣?
科學家,自然是指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具有較高學術成就的人。科研工作者的數量有很多很多,但配得上科學家稱號的,卻不算多,充其量十分之一。一般情況下,物理學家的工作,比其他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更加引人矚目。這是因為物理學家研究的是事物的本質。當年發現X射線的倫琴教授,他還獲得了最早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就說過一句話,科學研究只有物理和集郵。在倫琴教授來看,物理學是至高無上的地位,其他的科學研究都是無關緊要的。
當然,倫琴教授的話有些極端。我們現在知道生物醫藥學也是很重要的,不亞於物理學。但不管怎麼說,不妨暫且把「科學家」一詞的範疇,暫定為物理學家這個狹隘的範疇以內,就談談我知道的那些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們他們平時喜歡吃什麼。
牛頓,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沒有之一,他對飲食的欲望需求極少。有傳記作者認為,牛頓熱衷於各種各樣的科學研究,經常廢寢忘食,所以有胃病伴隨了他的一生。在一則故事裡,牛頓因為做實驗太過於入神,誤把懷表當成了雞蛋放進水鍋裡面去煮,鬧了一個笑話。
在科學家排行榜上位居第二的,是美籍科學家愛因斯坦。據愛因斯坦的家人回憶,愛因斯坦是一個吃貨,平時喜歡吃零食,「抽屜裡面都是零食」。有人說,愛因斯坦喜歡吃巧克力,但是沒有找到這方面的記錄,可能是因為愛因斯坦喜歡吃高熱量的零食,所以有人這樣揣測吧。研究發現,在當年採訪愛因斯坦的一些新聞報導裡面,愛因斯坦經常受邀出現在一些餐廳,還誇讚過日本的料理味道不錯。愛因斯坦日常還喜歡進食義大利麵,經常以義大利麵為主食。
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海森堡他在食慾上則和愛因斯坦截然相反,和牛頓有點類似。據稱,海森堡在平時就是一天只進食兩餐,一看就是沒有什麼旺盛的食慾。兩片麵包,一點奶酪,就能對付一頓。
而剛剛去世不久的宇宙學家霍金,研究黑洞和萬有理論很出名的那個,他在年輕的時候很喜歡吃蘇打餅乾。後來,他患上了漸凍人症,不能吃太多的東西。但是,霍金對吃什麼,需要補充什麼營養,還是很講究的。霍金曾經對前來採訪的英國一家醫學期刊說,「我有補充魚肝油、複合維生素與礦物質、鋅、B族維生素、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我認為他們特別有用。」由此可見,霍金是很注重生活質量的人,對自己的健康維護很上心。據霍金的學生回憶,霍金喜歡吃辣的東西,所以他會讓廚師特意把土豆片弄成辣的味道。霍金還吃過水煮魚和一些豇豆類。不過,他對麵粉過敏。
楊振寧是清華大學的全職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的創始人。據楊振寧的弟子介紹,楊振寧在平時,無論是在外參加學術會議,出席各種活動,還是在家,他對飲食上要求都非常簡樸。曾經,他在南開大學開會的時候,每次會議結束以後,他會和其他參會人員一起,去大學食堂吃5元錢的飯。有一次,有網友在一家規模很小的餐廳遇見楊振寧翁帆夫婦,他們吃的是麵食。據介紹,楊振寧在家吃的也很少很簡單,有時候就是煮雞蛋,把雞蛋打碎,攪拌成汁,然後加水煮一下。
作者: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