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崔小遠 通訊員 舒霞 陳欣妍)在南沙區東湧鎮西南部、西樵水道邊,坐落著南沙細瀝村。近年來,細瀝村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改建荷花池、開展每月「最清潔」家庭評比活動,同時不斷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程,全村的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通訊員供圖
通訊員供圖 生活汙水淨,人居環境美
在流過細瀝村的細瀝湧邊,原先的違建均已經拆除,目前正在進行河湧兩岸綠化工程。「我們村在推進河湧拆違和整治的同時,也同步大力推進農村汙水整治工程。」細瀝村村委書記高錫釗告訴記者,在2017年廣州市農村生活汙水整治的機遇下,細瀝村在同年9月全面開展農村生活汙水工程,將農村生活汙水工程改作為改善民生的重點項目。在2017年,全村第一期農村汙水治理中,推進建設汙水處理池7個。在第二期農村汙水治理中,細瀝村內新建了1895米汙水主管,2364米支管及接戶管以及兩座汙水處理終端,新建管道區域內汙水收集率達90%以上,汙水處理達標率100%。
「在治汙模式選擇上,細瀝村因地制宜,採用適合本地實際的治汙模式。」高錫釗表示,通過加強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改善了細瀝村的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指數。
每月開展「最清潔」家庭評比活動
與此同時,細瀝村還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村中有一個大荷花池,雖然已是冬日,荷花凋謝,但高錫釗告訴記者,在夏日荷花盛開的季節,這個總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的荷花池成了村民避暑、健身、散步的絕佳場所。2019年,細瀝村將村內沙欄隊有多年蓮藕種植歷史的池塘改建成為了這個荷花池,扮靚了整個村莊。
走在細瀝村的路上,記者看到,不少村民家門邊懸掛著一塊「衛生家庭」的獎牌。高錫釗告訴記者,這是細瀝村每月開展「最清潔」家庭評比活動的成果。評比活動逐步引導廣大村民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通過「以獎促治」的獎勵機制,鼓勵村民自覺做好自家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力爭在全村上下形成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新工作局面。
記者了解到,2015年,細瀝村緊抓發展機遇,率先申報成為第一批南沙區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盤活土地資源,發展特色旅遊項目,全面促進村級經濟快速發展。截至目前,細瀝村美麗鄉村建設的具體項目包括河湧景觀綜合整治工程,綠道長廊建設、村口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包括商鋪改造、迴環路環境提升、籃球場升級改造、社綜老綜新建、景觀標識系統等。
據悉,細瀝村位於西樵水道上、下橫欄湧口東側,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因明軍在蝦沙窩屯(今魚窩頭)屯軍墾田而形成,明代屬番禺縣沙灣司管轄。世居村民第一大姓為梁姓,南宋時從韶關南雄珠璣巷遷移至廣東順德,清光緒年間從順德遷移至該地;第二大姓為王姓,南宋時從福建遷移到至廣東番禺沙灣,後從沙灣遷移至該地;第三大姓為陳姓,南宋時從從韶關南雄珠璣巷遷移至廣東坑頭村,明洪武年間從坑頭村遷移至該地。
細瀝村傳統經營為種植甘蔗、香蕉及養殖「四大家魚」。目前,全村經濟以工、農業協調發展為主,村內有1個工業園,園區內已投入生產的企業23家,主要產業有木製品、包裝製品、工藝製品等;農業主要種植花卉、果蔗及香蕉等,特色農產品有粉葛。
【來源:信息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