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項目木偶頭雕刻國家級傳承人——季天淵
人物簡介
季天淵,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頭雕刻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戲劇學院特聘木偶教師,從事木偶造型設計製作,戲劇舞臺道具設計製作,泰順車木藝術設計製作。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務之急是要培養孩子們的興趣」。
季天淵與木偶頭雕刻
泰順木偶頭雕刻,是傳統美術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木偶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例,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收藏價值和審美價值。以「雕工精細簡練、機巧構思巧妙、開相文靜秀美、臉譜描繪簡潔樸素、粉彩工藝細緻講究、木偶人物性格各異」而著稱。
季天淵,出生於1964年11月,是泰順木偶頭雕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她自幼跟隨父親季桂芳學習木偶雕刻及彩繪技藝,季桂芳除了手把手指導季天淵,還讓季天淵找各種機會,拜名師、上專業培訓班等。
季天淵先後在溫州工藝美術雕塑專修班、浙江工藝美術學校、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室等地學習,40年來,季天淵一直保持著對木偶的熱忱。
車木工藝看似簡單,造型設計卻頗講究藝術底蘊,考驗創作者的審美情趣。季天淵創作出了《仿古娃娃》《仿唐仕女》《惠安女》等「人偶系列」車木造型作品,這種作品是目前也是非常好的伴手禮,很受市場歡迎。
其中,《惠安女》的身子就是用上下一短一長的近似圓柱形零件組成,中間一節小圓木,恰似一截纖腰,誇張地展現惠安女上身又短又狹的斜襟衫,以及下身又寬又大的黑褲。球形頭部上用寥寥幾筆刻畫面部表情,鮮豔的小朵花巾捂住雙頰下頜,更顯得稚氣可愛,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民間色彩。
季天淵用誇張濃縮、提煉的藝術手法,塑造不同木偶人物,突出木偶人物的性格。所以她刻制的木偶頭像,舞臺效果特別好,個個形象俊美,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人偶系列外,季天淵創作了場面宏大的「攔街福」民俗場景以及溫州百工模型,其工作室還生產推手動物、關節人偶等車木玩具。
三十多年來,季天淵先後獲得浙江省三雕創作世紀談金獎,首屆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金獎,中國木雕創作大獎賽榮獲銀獎,浙江省第二屆民族民間手工藝展天工獎,2018年元月提線木偶《豬八戒背媳婦》榮獲浙江省中青年優秀舞臺美術設計獎。2013年浙江省第十二屆戲劇節(大唐驪歌)榮獲優秀舞臺美術《道具設計》獎。溫州市十佳青年民間藝術家稱號。
如今,已快步入花甲之年的季天淵,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木偶頭雕刻的傳承上,到各地開展帶徒授藝,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木偶頭雕刻藝人。「我現在就是想帶動曾經一起演出過的同事走出去,把泰順的木偶戲宣傳出去,」她說,只要她還走得動,拿得動刻刀,就會把非遺傳承、非遺弘揚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