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2020年6月的國產劇。
如果說《失蹤人口》《十日遊戲》《燃燒》《三叉戟》等警匪懸疑劇佔據了半壁江山。
那麼,古裝甜寵網劇,一直悄無聲息的在搶觀眾。
比如火爆的《傳聞中的陳芊芊》剛結束,羅雲熙、陳鈺琪主演的武俠劇《月上重火》又播出。
現在去各大視頻網站主頁觀看,《月上重火》都佔據了重要的位置。
同時這部古裝甜寵劇,也由前期乍看的時候的劇情太平,但是後面的劇情真的是越來越好看,讓很多觀眾紛紛喊出「真香」。
這種古裝甜寵網劇,成為國產古裝劇重要類型之一。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現《月上重火》這樣的引起觀眾議論的劇。
那麼,為什麼現在古裝甜寵劇越來越多呢?
01國產古裝劇歷史
古裝劇:一直佔據著國產劇的半壁江山。
當初香港武俠劇,臺灣戲說劇,再到內地歷史劇各自輝映。
港臺古裝劇已經衰落了,但是港臺古裝劇模式影響深遠。
尤其是內地偏嚴肅向的歷史劇,年代劇衰落過後。
內地嚴肅向歷史劇的衰落,原因自然有著很多。
但有著一個系列古裝劇簡直就是代表,那就是張紀中的金庸武俠劇。
從《笑傲江湖》的央視官方支持(《水滸傳》原班人馬),再到2019年被積壓多年,可能好多觀眾都沒聽過的《俠客行》開播。
2010年過後,內地官方主導的嚴肅性題材,包括歷史劇、年代劇都衰落了。
歷史劇,差不多最後一支獨苗是《大秦帝國系列》。
另外首推的便是「山影」:《闖關東》《溫州一家人》《知青》《北平無戰事》《戰長沙》《父母愛情》等等。
2010年後,中國電視劇水平急轉直下。
原因是港臺團隊內容思維,與影視技術都已經跟不上時代。什麼阿寶色、磨皮摳圖和五毛特效的雷劇神劇,背後都是港臺導演團隊為主。
相反,撐著精品電視劇仍然是一脈相承過來的內地導演團隊。
比如《甄嬛傳》、山影的電視劇《戰長沙》《父母愛情》《北平無戰事》等等。
2015年,脫離山影的正午陽光拍了《琅琊榜》。不但帶回國產古裝劇的審美,同時逼迫市場上「群魔亂舞」的古裝劇轉型升級。
在此過後,內地嚴肅劇導演團隊全面擁抱市場,其中代表就是正午陽光。
2015年前市場古裝大劇是港臺團隊為主,2015年後國產古裝大劇模式就變成:內地嚴肅劇大導演和團隊+實力派演員搭配老戲骨+改編當紅網絡小說大ip——
代表作品:《延禧攻略》《知否知否》《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鬢邊不是海棠紅》。
不過,不少國產古裝大劇出現了十分明顯的問題。
這些導演團隊不是想拍爛劇圈錢,相反他們拍得非常的認真。但可能限於自身的能力,亦或者資本太多各方拉鋸,導致質量難以掌控。
反正造成了一個可怕的結果:這些古裝大劇製作越來越精良(服化道),演員的問題也不大了(演技好),最後問題都出現在劇本上面。
代表作品:《九州海上牧雲記》《天盛長歌》《鶴唳華亭》《清平樂》等。
02古裝言情劇與古裝甜寵劇
2015年《琅琊榜》大獲成功後。
後來的大投資,大ip,全明星陣容的古裝大劇,基本都是內地導演團隊為主。
2010年到2015年,這段時間佔據古裝劇市場的港臺導演團隊。人脈資源上有了一定的收縮,開始集中拍攝古裝言情劇。
比如仙俠言情劇《花千骨》,《三生三世》系列,《醉玲瓏》等等。
比如宮廷言情劇《武媚娘傳奇》《錦繡未央》《扶搖》《楚喬傳》等等。
ps:港臺資本和導演團隊古裝劇非常好認,只要是內地當紅的大花小花,搭配港臺小生主演的古裝劇,基本就八九不離十了。
不過,我們從人脈資源和演員陣容來看,港臺導演的古裝劇雖然不如內地導演團隊了,但在國內電視劇市場裡顯然還是頂級。
古裝甜寵網劇與之相比,確實有著較大的區別。
原因是古裝甜寵劇崛起的背景,與國產網劇發展崛起相呼應,再與視頻網站年輕觀眾的觀劇需求相結合,最終形成了一種相當成熟的劇種。
國產網劇起點是2009年,早期網劇因為產業沒有發展起來。
網劇都是小投資,無明星,收益低,所以題材集中在喜劇,打情色擦邊球,打恐怖擦邊球,打禁忌題材擦邊球等題材上。
但中國網劇產業發展很快,由於視頻網站的用戶多屬於青少年,同時電視臺劇當時的審核太過嚴格,很多類型題材無法電視臺播出。
兩相結合之下,於是網劇逐漸填補年輕國產劇產業的這個空缺。
這個題材首先誕生的標誌性作品,它就是填補市場空缺與引領這個類型發展的標杆。
比如懸疑推理網劇。
2014年的《暗黑者》,2015年的《心理罪》,2016年的《餘罪》等優秀作品先後出現。
2017年,更是一舉誕生《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兇》兩部標杆作品。這讓懸疑推理類型,一舉成為國產網劇最主要類型。
古裝甜寵劇,也是如此。
2015年,盛一倫,張天愛主演的《太子妃升職記》。
當年導演侶皓吉吉並不知名,男主角盛一倫和女主角張天愛是十八線開外的小演員,電視劇改編自鮮橙的小說,投資更是低到令人髮指。
但《太子妃升職記》在當年有多成功呢?
絕對是年度爆款級別的電視劇,這樣自然而然形成了市場效應。
如同2015年的《琅琊榜》之於後來的古裝大劇,2015年的《太子妃升職記》之於後來古裝甜寵網劇,它就是鼻祖。
從此,古裝甜寵網劇開始層出不窮了。
03《月上重火》與古裝甜寵劇
《太子妃升職記》製作的特點前面已經說明。
同樣都是改編網絡小說ip,但投資基本不高,導致服化道水平很一般。前期參演的是十八線開外的年輕演員,後期知名演員稍多一些。
但是根據咖位來看,還是二三線居多,一線演員和頂級明星很少。
古裝甜寵劇的看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伯光前兩天寫過《月上重火》劇評,總結出了兩大特點。
一是背景設定表面很老套,但情節設置非常的反套路;男女主角造型絕美,但是人設反差萌;各種細節的處理,魔性沙雕非常的有趣。
二是男女主角的古裝造型一定要好看,同時男女主角是否有cp感,互動是否有化學反應。
注意:類型題材細節並不限。
武俠、仙俠、宮廷、穿越、遊戲等全都算。
而且說是古裝甜寵劇,其實古裝虐戀劇也能算一個大類型。
如同前面懸疑推理網劇的發展,《太子妃升職記》大獲成功後,後續出現了大量同類優秀的劇,而且還都非常的成功。
如穿越加甜寵的《雙世寵妃》系列。
如古裝廚娘的《花間提壺方大廚》,《萌妻食神》當然也很相似。
如古裝宮廷網劇《芸汐傳》,肖戰的《哦!我的皇帝陛下》也算是這樣一部。
如仙俠題材的《從前有座靈劍山》,《三千鴉殺》當然也是了。
如武俠題材的話,2019年林依晨的《小女花不棄》是其中一部;現在正在熱播的《月上重火》,更是非常的典型了。
《月上重火》為何是典型的古裝甜寵劇呢?
首先,男女主角古裝造型一定要很好看。
這是羅雲熙飾演的男主角上官透的古裝造型。
這是陳鈺琪飾演的女主角重雪芝的古裝造型。
其次,男女主角是否有cp感,互動是否有化學反應。
這個便不是三言兩語能夠寫清楚的了,兩個角色的人設本來就反差萌。再在兩人不錯的演技加持下,確實起了很有意思的化學反應。
最後,故事的設定表面老套,但情節設置反套路;男女主角造型絕美,但人設反差萌;各種細節的處理魔性沙雕。
這裡上接前面男女主角cp感化學反應那一條。
本劇剛開播的時候,感覺武俠世界的設定非常老套,劇情更是滿滿套路。故事劇情bug無數,女主角簡直傻白甜。
但第三集女主角認出是救命恩人,男女主角就開始反套路了。
男主角前期的深情款款,結果他是見到女孩子就會撩。女主角表面傻白甜,結果表白失敗後馬上就放棄走了——走了——
男女主角正是體現了那種古裝造型絕美,但人設的反差萌的設置。
如圖所示,正所謂是官方吐槽最致命了。
《月上重火》故事劇情的設置,差不多也是如此。
每當觀眾覺得故事劇情出非常嚴重的漏洞,或者按照習慣想當然是套路的時候,後面劇情便給觀眾展示出另一種可能性。
比如前幾天的熱門話題,《月上重火》的反派集錦們。
每次觀眾以為某個角色是反派的時候,結果轉眼這個角色就死了。觀眾以為一個就死了一個,非常反套路的魔性。
這些就是《月上重火》,與大量優秀古裝甜寵劇的優點和看點了。
不過,這劇如果要是倍速,或者拖進度條看,有些觀眾自然會覺得不好看了。
04尾聲
最後,為什麼開始要講國產古裝劇歷史呢?
因為早期國產古裝劇除了香港武俠,臺灣戲說和內地歷史劇之外,古裝甜寵劇也是有的。
2001年,聶遠、黃奕、師小紅和沙溢主演的《上錯花轎嫁對郎》就是鼻祖啊!
不過,2010年後國產古裝劇,不是權鬥就是宮鬥,其實題材方面也比較匱乏了。
網劇的本來作為新興平臺而崛起,而網劇用戶又多是年輕人,在壓力巨大的都市生活當中。對於這種魔性沙雕、各種反套路,男女主好看還反差萌的古裝劇。
觀眾輕鬆娛樂之餘,喜歡和追捧也就很正常了!
如同正熱播的《月上重火》一樣,多少觀眾衝著羅雲熙和陳鈺琪的絕美古裝造型,和武俠類型點開。結果卻被又甜又美撩上頭,再被沙雕魔性的喜劇逗得哈哈大笑了。
現在古裝甜寵劇逐漸成為古裝網劇重要類型之一,甚至是國產網劇的主流類型之一。
2015年到現在,國內的優秀古裝甜寵劇著實不少。你最喜歡哪一部古裝甜寵劇,哪一部又像《月上重火》般讓你刷了N遍呢?
更多關於《月上重火》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