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杭州晚高峰時,在富春路城星路口,信號燈突然失靈,車主們一下六神無主,整個道路的運行一下子滯緩了下來。就在此時,一名戴著頭盔的外賣小哥突然出現了。他跑到路中央,掏出口哨,在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指揮起交通。
一招一式有模有樣
雲南小哥路口指揮交通
雖然不是專業的交警,但小哥的一招一式卻是有模有樣。他全程吹著哨子,先是示意城星路南向北左轉的車輛先走,之後又指揮北向南的車輛直行,同時讓想左轉至富春路的車輛暫時等候。
待富春路上直行的車輛差不多走完後,小哥高舉右手示意後方車輛停止,再放行左轉車輛。
在他的指揮下,整個交通系統一下子又被盤活,車輛運行也是有條不紊。幾分鐘後,交警來到現場,看到這名外賣小哥的舉動,也是十分驚訝。不過因為小哥還有單子要送,在交警與其簡單交流了幾句後便自行離開了。
在杭州街頭當起「臨時交警」的餓了麼藍騎士小哥大名巖相幸,97年出生,雲南普洱人。在杭州做外賣小哥還不到一年。當時,小巖剛剛送完一批訂單,正準備去商家接下一批單子,路過富春路城星路口時剛好看到這裡的信號燈壞了。「當時也不知道咋想的,就覺得車那麼多怕他們亂套,所以上去指揮下吧。」說起為何要做這一舉動時,小巖笑了笑。
跑進路口前買了口哨
雖是臨時指揮也沒出亂子
但在跑進路口之前,小巖做了件很重要的事:買口哨!「我當時想,我一個送外賣的跑到路口指揮誰理我啊,又不顯眼又不安全,電視裡那些交警執勤都有個口哨,我就想我也得去買個」。
正巧路邊有好幾家便利店,小巖便跑到店裡去買,沒想到前兩家都沒有,直到第三家才買到。好在三家店隔得挺近,小巖跑得又很快,也沒花多少時間。
口哨有了之後,小巖開始小心翼翼地走進馬路中央,將口哨含在嘴裡,根據路口的情況進行指揮。指揮交通是個技術活,並不光是有熱心腸就能做的。從視頻裡看,小巖的動作雖然算不上規範,但基本的交通知識還是具備的。
小巖告訴記者,自己雖然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但公司平常也會定期對騎手進行交規培訓,加上自己平時就比較愛看一些交通方面的新聞,對交通法規的掌握也算到位,所以臨時指揮也沒出亂子。
雖說是自告奮勇,但剛走到路口時,小巖是相當緊張的。「一個怕自己指揮不好幫倒忙,一個怕司機罵我添亂。」好在這兩件事最後都沒發生。
「其實現在想想
這樣做確實是危險的」
司機們聽到小巖的哨聲、看到他的手勢,都自覺地減速慢行,「當時有好幾個人都說我厲害,不過我當時緊張地要死,也沒怎麼回應他們,光顧著看周圍的車子了。」小巖憨厚地笑了笑。
幾分鐘後,交警趕到現場,小巖也得以順利「下班」。交警將其引導至路邊後,先是對小巖進行了表揚,隨後又告訴小巖這樣做的危險性。畢竟不是專業執法人員,這樣走進路口自身安全也很難得到保障。
小巖頻頻點頭。「其實我現在想想,還是挺後怕的,確實這樣做是有危險的。」
結束了「臨時交警」生涯,小巖立馬打開APP準備去商家處接單。但這時,他發現自己的肚子很是疼痛,像是出現痙攣的症狀。「因為我從來沒有這麼長時間吹過哨子,而且當時人又高度緊張,其實站路口那會兒估計就痛了,但當時沒感覺。」
等好得差不多了,他才慢慢起身繼續接單送外賣。當了回臨時交警,讓小巖損失了不少單子。對此小巖倒是看得很開,「我也沒去算少賺了多少錢,因為這事做得挺有意義,值得!」這幾年,外賣小哥「跨界」的新聞經常出現,也有網友戲稱他們是「全能小哥」。小巖也是哈哈大笑,「其實也不算多大的事,能幫上忙就好。」
小巖說自己這些年也換了不少工作,不過心態一直都很好,他開玩笑地說,爸媽在普洱老家給自己留了田,如果外賣送得不好就回去種田。
對於小巖的行為,餓了麼公司也很快作出了獎勵:公司獎勵獎金666元+一套嶄新的裝備,天天正能量獎勵5000元和證書。
事後,記者也與交警部門取得了聯繫。他們首先稱讚了小巖的行為,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過這樣的行為也是具有危險性的,市民如果遇到類似情況,可直接進行報警,交警會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秩序維護。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曹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