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臨死之前,為什麼要規定「非劉氏不得稱王」呢?

2021-01-08 燕子趣談

漢高祖劉邦晚年刑白馬盟天下:「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簡單說就是:「打今兒起,除了我老劉家的人,誰也不能再封王了!」那麼,劉邦晚年為什麼要整這麼一出呢?這還要從西楚霸王項羽分封天下說起。

西楚霸王分封天下

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項羽在滅掉秦王朝之後並沒有效法秦始皇當皇帝、君臨天下,反而開啟了歷史的「倒車」、玩起了周天子當年的分封天下!於是,跟隨項羽反秦的地方實力派們紛紛搖身一變、都成了類似當年「戰國七雄」般的諸侯王。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後來的漢高祖劉邦。而項羽本身雖然名義上是「天下共主」,但他給自己封的西楚霸王差不多就是當年周天子一般的存在,甚至還不如周天子!周天子好歹還是「天子」,而項羽只是「霸」而已……這也為後來異姓諸侯王們的政治投機提供了最大的先決條件。

楚漢之爭剛剛拉開大幕之後不久,項羽分封的那些異姓諸侯王們便紛紛玩起了政治投機,先是首鼠兩端、待價而沽,在項羽處於弱勢之後又紛紛倒戈,投入了劉邦的懷抱。到最後,所謂楚漢之爭事實上變成了項羽以一己之力對抗劉邦與眾多異姓諸侯王的聯軍!結局可想而知,這幫異姓諸侯王們非但沒有「勤王」,不倒戈相向之後再踩上幾腳就已經算是厚道的了……

漢高祖為求穩定不得不承認既成事實

在滅掉項羽之後,劉邦被「公推」為了皇帝。可「公推」他的是誰呢?正是這幫對「前主子」項羽倒戈相向的異姓諸侯王!彼時的劉邦想要當皇帝、想要坐穩皇位,首先要做的就是承認這些人的既得利益。給不給這些人封王,他們都已經裂土封王了,劉邦根本沒得選擇!別說是彭越、黥布這些人了,就連從劉邦麾下出來的韓信,當初逼迫劉邦封他為「假齊王」時,劉邦也無能為力、不得不正式封他作齊王!為什麼?因為這些人已經形成了割據,劉邦封不封無非一個名分而已。就算劉邦不封,他們也會自己給自己封!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漢王朝建立之後,劉邦雖然成了皇帝,但異姓諸侯國卻成了事實上的割據政權!在異姓諸侯王治下,漢廷幾乎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手根本伸不到異姓諸侯國內部。不僅稅收一分錢撈不著,時不時還得倒貼……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這些異姓諸侯王手裡還握著兵權!正所謂「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有這麼一大群人在身邊「打著呼嚕」,劉邦心再大,怕是也得夜夜失眠了。

於是,在地位稍微穩固之後,劉邦便開始尋找各種理由剪除異姓諸侯王了。要知道,這幫人可是秦末亂世中走來的亡命徒:「你老劉不給我們活路,我們倒不如像當年反秦那樣反了!」平心而論,這幫人裡真正有野心的並不多,絕大多數還是被劉邦給逼反的。而劉邦的晚年就是在這樣的「平定叛亂」中度過的,甚至還因為平叛而身負重傷,這件事對於劉邦心靈的震撼,可想而知……

在基本平定了異姓諸侯王的叛亂之後,劉邦也身心俱疲、行將就木,為了避免後世重蹈自己的覆轍,晚年的劉邦徹底不相信異姓了,他只相信自家人。於是,刑白馬盟天下:「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那麼,劉邦為何不取消分封制呢?主要還是因為秦王朝的前車之鑑,因為宗室衰弱,以至於秦末天下大亂之時,秦宗室竟只能引頸就戮、毫無還手之力。這個教訓對於劉邦而言實在太深刻了,他不敢完全實行郡縣制,所以才搞出了一個分封與郡縣並存,把劉姓宗室分封到了沿海及邊疆各地。

發小的「背叛」讓漢高祖徹底寒心

除了以上原因,盧綰的「背叛」也讓劉邦晚年本以脆弱的心靈更加雪上加霜。盧綰,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髮小、鄰居兼同學,是劉邦所有手下中除了同父異母的親弟弟楚元王劉交之外唯一不用通報便可直接進入劉邦寢室的人!早在劉邦還沒有稱帝之前,就將盧綰封為了長安侯,把漢王朝後來的都城長安所在的土地分封給了盧綰,由此也足見盧綰在劉邦心中的地位。

在劉邦已經開始著手剪除異姓諸侯王、平定了燕王臧荼的叛亂之後,劉邦依然還是把盧綰封為了燕王!或者說,直到這個時候,劉邦依然還是拿盧綰當「兄弟」的。要知道,盧綰可是劉邦「嫡系」中唯一封王的異姓!當然,韓信除外。可就在劉邦平定陳豨在代地發動的叛亂期間,盧綰這位劉邦最信任發小為了自保居然與匈奴人勾勾搭搭,而且還私下裡與陳豨達成了「兵連不決」的默契!事後,劉邦想要盧綰到長安當面給自己一個解釋,但盧綰卻避而不見,最後索性帶著全家逃到了長城邊上的漢匈邊境。劉邦徹底絕望了!他不再相信任何外人,包括他的連襟樊噲。臨終之前,劉邦甚至還派出了周勃和陳平去處決樊噲。若不是陳平玩政治投機,樊噲或許也就人頭落地了……到這個時候,劉邦已經對劉家人意外的所有人都失去了信任!所以,「非劉姓不王」也作為漢王朝的國策被繼續保留了下來。

只可惜,老天爺跟劉邦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劉邦去世之後,掌權的呂后很快便打破了劉邦定下的這條「鐵律」,大封呂氏子弟為王!更加諷刺的是,當初支持劉邦「非劉姓不王」的那些老臣居然全都選擇了緘默……直到「剿滅諸呂」之後,這條「國策」才再度被搬了出來。直到王莽篡漢前夕,他也沒「敢」公然打破這條鐵律,僅僅給自己封了一個安漢公而已。「非劉姓不王」的鐵律被徹底打破,已經到東漢末年了。直到曹孟德進位魏王,漢王朝「非劉姓不王」的這條鐵律才算是正式作廢。

相關焦點

  • 【皇帝】劉邦:非劉姓宗族不能稱王,非有功之臣不能封侯
    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亡秦滅楚,建立漢朝,人稱布衣皇帝,他的豐功偉績早已耳熟能詳,很多影視劇中都有所展現,比如:楚漢之爭,鴻門宴等等。
  • 【劉氏名人】-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沛豐邑中陽裡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早年是沛縣泗水亭長、後尊稱沛公、漢王。秦時因釋放刑徒而亡匿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集合縣中約3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
  • 漢高祖劉邦,為什麼一直被人說是流氓?
    漢高祖劉邦,他出身於市井,本非仁義君子,但不知怎麼就被人戴上「流氓皇帝」的帽子。可他身上的流氓氣確實比較明顯,主要有4點:好色無度劉邦是貪財好色之徒,在娶呂雉之前,不僅流連煙花之地,還與寡婦曹氏行苟且之事,而這還是手頭不寬裕時的行為。
  • 漢高祖劉邦——劉氏名人
    沛令跟你要好,想娶這個女兒你不同意,今天你為什麼隨隨便便地就把她許給劉季了呢?」呂公說:「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終於把女兒嫁給劉季了。呂公的女兒就是呂后,生了孝惠帝和魯元公主。漢惠帝劉盈就是她和劉邦的兒子,還有一個孩子就是魯元公主,她嫁給了軟弱卻孝順的張敖。劉邦以亭長的身份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驪山,徒役們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
  • 沛公劉季,漢高祖劉邦!!!!
    秦亡後被封為漢王。後於楚漢戰爭中打敗西楚霸王項羽,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劉邦於滎陽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高祖,漢景帝時改為太祖,自漢武帝時期司馬遷開始,多以最初的廟號「高祖」稱之,諡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漢高帝。他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
  • 漢高祖劉邦的一生事跡簡介
    酒宴散了,呂媼對呂公大為惱火,說:「你起初總是想讓這個女兒出人頭地,把她許配給個貴人,沛令跟你要好,想娶這個女兒你不同意,今天你為什麼隨隨便便地就把她許給劉季了呢?」呂公說:「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終於把女兒嫁給劉季了。呂公的女兒就是呂后,生了孝惠帝和魯元公主,漢惠帝劉盈就是她和劉邦的兒子,還有一個孩子就是魯元公主,她嫁給了軟弱卻孝順的張敖。
  • 漢高祖劉邦【前206年~前193年】——劉氏文化
    漢高祖像平民出身的劉邦文不能書,武不能戰,但卻利用秦末動亂提供的機遇,成為歷史的弄潮兒和幸運兒,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然而,與劉邦一起面對這個歷史機遇的,何止千人萬人,為什麼獨有劉邦搶得先機脫穎而出呢?他有什麼樣的過人之處,又是如何發揮其自身的長處在楚漢戰爭中擊敗楚霸王的呢?作為平民皇帝第一人,他又是如何成功地從奪權者轉化為統治者和管理者的呢?
  • 漢高祖每逢叛亂必親徵,結症在哪裡
    放著那麼大將不用,漢高祖每逢叛亂必親徵,到底為什麼?一、先說漢高祖得罪諸侯王的開始齊國的富庶,讓漢高祖自然不肯放棄,他趕走韓信的這個信號,表明他要調整異姓王的封地位置了。安排另外的人去管理齊地。當然是皇帝自己信得過的人!劉邦這一驅趕,便永久性在韓信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
  • 漢高祖劉邦誕育金劉寨
    點天下劉氏一家親關注漢高祖劉邦,字季,公元前二五六年誕生於豐縣中陽裡,曾任秦泗水亭長。
  • 漢高祖與呂后過招,還是高祖技高一籌,呂后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武林高手過招,往往一招斃命,頃刻之間便能定生死,政治高手之間過招也可作如是觀,漢高祖劉邦和呂后呂雉之間就是這樣。劉邦崛起於底層,其實呂家功不可沒,事實上,劉邦打下的那片江山,並不是劉家一家的,如果是股份制,呂家也得佔三成。
  • 漢高祖劉邦是怎樣一步步走上權力巔峰的
    漢高祖劉邦,從一個鄉野無賴小民成長為一代帝王,建立了大漢王朝。
  • 漢高祖劉邦長陵
    長陵,位於陝西省鹹陽市東約20千米的窯店鎮三義村北,是漢高祖劉邦與呂后合葬墓。長陵東西並列著兩座陵墓,西為高祖陵,東為呂后陵。
  • 2ch:【中國史】秦始皇和漢高祖劉邦,為什麼會產生差距呢?
    【中國史】 秦の始皇帝と漢の高祖劉邦、どうして差がついたのか…慢心、環境の違い [621794405]
  • 漢高祖劉邦概述(一)——劉氏文化
    曾祖父為魏國大夫劉清,生於魏都大梁,長於豐,秦時任泗水亭長,秦末起兵於沛(今江蘇沛縣),號沛公,後被楚懷王封為武安侯,西徵滅秦,秦亡後受封為漢王,在楚漢戰爭中擊敗西楚,建立(西)漢皇朝,成為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卒後廟號為高祖,漢景帝時改為太祖,自漢武帝時期司馬遷開始,多以最初的廟號「高祖」稱之,諡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漢高帝。
  • 漢高祖劉邦的創業故事
    蕭何、曹參和劉邦早就有交情,所以他們建議縣令把劉邦作為重點爭取對象。縣令一番琢磨之後就讓劉邦的連襟樊噲去請劉邦回來,然而等劉邦真要進城時縣令又臨時反悔了:他下令緊閉城門,同時還準備捉拿蕭何、曹參。蕭何、曹參聞訊逃出城外投奔劉邦,隨後劉邦將一封信射進城中。這封信的內容大致就是鼓動城中百姓起來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衛家鄉。
  • 漢高祖劉邦出生地豐邑考證——劉氏文化
    如果劉邦的祖籍不在豐邑的話,他為什麼要在京城仿造新豐宮,以解太上皇思鄉之情呢?這些都是劉邦祖籍豐邑的佐證。豐縣趙莊鎮金劉寨村是漢高祖劉邦的老家 滅秦挫項創建雄漢偉業之始祖,     提劍斬蛇開闢平民天子之先河。
  • 放著那麼多大將不用,漢高祖每逢叛亂必親徵,結症在哪裡?
    讀了這麼久的《史記》,最近碰上這個問題,這倒底是為什麼呢?一,先說漢高祖得罪諸侯王的開始。
  • 試論漢高祖劉邦少年時期的文化底蘊
    張良自此研習多年並有心得,終於學到了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本領,在追隨漢高祖劉邦的過程中,經常講解兵書給劉邦聽,劉邦聽後的反映是認同並且高興;張良也常常對他人講述太公兵法,但卻沒有人能夠領悟其中的真諦。對此,張良的感想是:沛公的悟性是上天賜予的。 根據史料記載,漢高祖出生於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
  • 「名人百科」漢高祖劉邦——十五個成語、十二項第一無人能及
    【成語典故】約法三章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釋義:成語「約法三章」即指規定出幾條共同遵守的條款。約,協商,議定;章,指條目。有人問她為什麼哭,老婦人說:「有人殺了我的孩子,我在哭他。」有人問:「你的孩子為什麼被殺呢?」老婦說:「我的孩子是白帝之子,變化成蛇,擋在道路中間,如今被赤帝之子殺了,我就是為這個哭啊。」眾人以為老婦人是在說謊,正要打她,老婦人卻忽然不見了。後面的人趕上了劉邦,劉邦醒了。那些人把剛才的事告訴了劉邦,劉邦心中暗暗高興,更加自負。那些追隨他的人也漸漸地畏懼他了。
  • 漢高祖劉邦 01 中年人的辛苦掙扎史
    而劉邦以平民之身,起於草莽,身踐帝祚,自有尊位以來,劉邦為第一人。布衣之身,而世尊之以高,實為不易。於劉邦而言,卻只是中年人奮起掙扎,而有所成而已。劉邦地位很卑微,以至於沒人知其確切生辰,《史記》《漢書》凡作二說,相差九年之巨——《史記集解》皇甫謐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漢十二年,年六十二。」也就是說劉邦為前 256 年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