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的科幻插圖:德國畫家埃爾加德和他的科幻插圖欣賞

2020-12-23 閃光玄機社

"Die Brücke"《橋梁》1959 電影海報插圖 作者:赫爾姆特·埃爾加德

1959年反戰電影《橋》海報

1959年反戰電影《橋》(DieBrücke)的海報被認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赫爾姆特·埃爾加德(1913年3月-1980年4月)是德國插畫家,藝術家和記者。

他出生於當時的德國哈德斯列夫Haderslev的哈德斯萊本Hadersleben(現位於丹麥諾德斯雷維格)。 1928年,離開了哈德斯列夫移居德國北部城市基爾。 因為對繪畫的濃厚興趣。1934年,他在德國基爾(Kiel)的藝術學院接受教育,快速掌握了素描,使他可以用繪圖炭筆進行快速素描,並為基爾的《最新消息報紙》擔任新聞插圖畫家。

二戰題材插圖「最後的俯衝」
二戰題材插圖「直擊」

1938年,他以記者的身份參加了多次突襲,包括1940年的不列顛之戰。他的作品發表在著名的每周雜誌《柏林人日報》。

赫爾姆特·埃爾加德Helmuth Ellgaard的科幻插圖

戰爭摧毀了柏林的大型出版社,漢堡和慕尼黑等地也開始發行新的報紙和雜誌。因此,埃爾加德家族遷往慕尼黑,並參與創辦了插圖雜誌《Revue》。該雜誌是戰後西德許多新的每周雜誌之一。(中文翻譯為:《復興雜誌》)

科幻插圖:「飛機」的遠見卓識想像

這幅創作是赫爾姆特·埃爾加德在1960年發表的一幅刊物插圖,以表達他對一個科幻主題中對未來「飛機」的豐富想像。主題是:復古的未來主義。從想像圖片看到巨大的「飛機」就好像一艘低空飛行的「遊艇」,也許當時曾經的蘇聯就是因為這個而設定出「裏海怪獸」的初級款式。據說那時很多國家都有過類似的製造想像,但是後來估計經過驗證,當時技術還不能完全解決很多對應問題而沒有再繼續發展此項舉行」海空飛行器「。

赫爾姆特·埃爾加德(Helmuth Ellgaard)-1953年《REVUE復興》雜誌的插圖

空中之城《REVUE復興》雜誌插圖(1)

當地面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的居住空間時,也許可以在靠近地面的高空建立一座並非懸浮的「空中之城」,底部有連接地面與空中的堅實地基,空中有類似於「鳥巢」一樣的複合強度基建框架居住生活區域。

空中之城《REVUE復興》雜誌插圖(4)

強大的控制管理中心可以將能源源源不斷地運往「空中之城」與「地下之城」(衍生居住)。猜想插畫創作時的能源基礎也許是基於核能的民用化,在1953年有這樣的想法並加以藝術創作也算是不錯的「超前」意識。

以上是關於「太控之城」的科幻插圖。可以看到想像中的太空人操作著太空飛船正在準備靠近巨大的太空城,他計劃在指定的位置完成對接著陸。

這幅插圖中是太空中的各類型實驗艙與太空行走的科學家。圖中看出遠處也有類似的實驗艙以及遠處的地球(右上角),從而體現1953年前後人類探索宇宙的想法。

埃爾加德擔任《REVUE復興》雜誌文字編輯和圖像編輯以及新聞插圖畫家。在幾乎每期雜誌中,都有他的插圖,這些插圖來自1953年,也都是彩色的。1956年,他選擇獨立,並與家人一起移居漢堡。在那裡他畫了插圖,並為廣告公司工作。但是,他在1954年至1961年之間的重要工作是對大量電影海報進行了說明 。

太陽能發電廠 1957年

幻想中的太陽能發電廠,由36000輛特殊製作的「鏡子車」通過反射將陽光集中起來,然後將其扔到俄羅斯太陽能發電廠塔內的熱能反射板上,然後產生的蒸汽以便驅動電源渦輪產生巨大的電能。 「鏡子車」由各自感光單元自動控制,以接近於蝸牛的設定速度在與陽光同步的塔樓周圍移動,它始終與太陽光線一致,保持鍋爐中會產生最大的熱量和強大的蒸汽壓力。

城市空中的「公交車」

1958年出版的《水晶雜誌》Kristall,封面圖片作者赫爾姆特·埃爾高德Hellmuth Ellgaard。

插圖中描述了想像中的未來地面城市的空中交通系統,也許圖紙的直升飛機是就像現在的公交車同樣的用途,以緩解地面交通的壓力。

「飛行城市」

1957年出版的《水晶雜誌》Kristall,封面圖片作者赫爾姆特·埃爾高德Hellmuth Ellgaard。

從今天的醫學太空研究知道,只要人類處於人造氣壓下,他們就能應付地球引力之外的生活條件。 插圖中顯示了火箭中的這種類型的人造氣壓室。當今火箭已經離開了地球的引力場。 什麼時候會有這種氣壓艙室火箭和實現太空之旅?

後記:赫爾姆特·埃爾高德於1980年因心臟病去世,享年67歲。2003年,他的兩個兒子Peter和Holger Ellgaard將他的大部分作品捐贈給了波恩的Haus der Geschichte(歷史之家)。

文章部分圖片素材和背景來自網絡,僅供所發出之文章題材內容所描述輔助使用,不為其他用途。本文內容已經在多平臺進行分時同步發出並同樣保持圖片與文字檢索的一致。

Part of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materials from the internet, it shall only be use for appreciation and reading. Not for other purposes.

相關焦點

  • 科幻主題遊戲《光暈》插圖創作:「無水印」桌面動漫壁紙欣賞
    科幻主題遊戲《光暈》插圖欣賞(3)仰望蒼穹時的思路看上去可以更清晰一些,希望他看到的不是令人驚訝的壞消息。科幻主題遊戲《光暈》插圖欣賞(4)科幻主題遊戲《光暈》插圖欣賞(5)科幻主題遊戲《光暈》插圖欣賞(6)
  • 主題插圖漫畫《黑暗蒼穹之下》:J.C Park的科幻概念繪本藝術欣賞
    Park的插圖藝術是駐韓國首爾的插畫家和概念畫家,他目前在視頻遊戲,故事片,動畫,電視廣告和出版行業中工作。 J.C為諸如《永恆之塔》、《地穴傳說》等遊戲創造了概念藝術。以上來自於主題插圖漫畫《黑暗蒼穹之下》:J.C Park的科幻概念繪本的畫面想像描述
  • 懷舊感十足的手繪圖稿:上世界英國太空科幻故事封面作品欣賞
    科幻小說封面與插圖欣賞(1)1930年代到1950年代的美國科幻小說藝術,有很多不錯的作品都很令人喜歡和欣賞,這些作品中的插圖和海報都有很不錯的表現力,傳達著故事中的各種內容細節很是細膩科幻小說封面與插圖欣賞(2)
  • 中國當代書籍插圖藝術欣賞(二十九)《七劍下天山》盧延光插圖
    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也曾受聘為深圳市楹聯學會的名譽會長。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大旗,梁羽生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梁羽生為人正派,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佳作,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
  • 科幻動漫主題:日本插畫模型大師橫山宏的幻想作品欣賞
    日本插畫家、模型原型師橫山宏作品欣賞 橫山宏作品中大部分機甲是具有濃厚的科幻背景的「小可愛」造型。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的故事和創作很多從一戰和二戰得到豐富的裝備靈感,從而虛構出未來世界戰爭中故事大綱。
  • 中國當代書籍插圖藝術欣賞(九)《阿詩瑪》黃永玉插圖
    長詩《阿詩瑪》塑造了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阿詩瑪和聰明、勇敢的阿黑這兩個撒尼族青年的典型形象,富於浪漫主義色彩。著名畫家黃永玉1956年創作的這套作品,結合悲歡離合的故事,多側面地塑造人物形象。畫面具有濃鬱鮮明的民族特點,刀法獨特,畫面優美,詩意盎然。不僅是黃永玉最早的著名之作,同時也堪稱中國版畫史的一個裡程碑。
  • 生動、幽默、溫情 | 美國插圖畫家諾曼·洛克威爾
    諾曼·洛克威爾(1894年2月3日-1978年11月8日)20世紀美國畫家,插圖畫家。諾曼·洛克威爾的作品在美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原因是這些作品都是美國文化的一種反映。諾曼·洛克威爾為美國雜誌星期六晚報連續40年創作插圖,使得他聞名國內外。
  • 中國當代書籍插圖藝術欣賞(之一)《神筆馬良》張光宇插圖
    一部經典童話《神筆馬良》和一部理論巨著《童話學》,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獨樹一幟的重要地位,人們尊稱他為「神筆馬良之父」。著名漫畫家張光宇1954年為《神筆馬良》插圖。很久以前,一個名叫馬良的放牛娃,生性酷愛畫畫,但因家貧,連筆都買不起,並被他人嘲笑。但馬良仍勤學不輟,用樹枝、木炭代替筆,繼續練習畫畫。
  • 英國「黃金時代」的童話插圖——亞瑟拉克汗Arthur Rackham
    · 畫家生平:亞瑟·拉克汗(Arthur Rackham)(1867年9月19日- 1939年9月6日)他出生在英國的路易斯沙姆,年少時為改善身體狀況,在17歲那年前往澳大利亞參加遠洋航行;18歲才開始接觸藝術(無論年齡,學畫永遠都不會晚!)
  • 天才插畫師多雷《舊約聖經》精美插圖欣賞
    古斯塔夫·多雷(1832—1883)享年51歲多雷不僅是19世紀最成功的插圖畫家,也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插圖畫家。他出生於法國的斯特拉斯堡,早在童年時代就顯示出了超人的藝術天分。他15歲時便到巴黎開始了其輝煌的藝術生涯。
  • 雨果獎7位科幻插畫大師作品賞
    1,約翰·舍恩赫爾1935-2010,美國著名的科幻插畫師、兒童文學插畫師。1965年,約翰·舍恩赫爾為弗蘭克·赫伯特的小說《沙丘》繪製插圖,擊敗了弗雷澤塔等插畫大師,獲得當年雨果獎最佳職業藝術家獎。2015年,入選科幻奇幻名人堂。約翰·舍恩赫爾生於紐約皇后區,在這個多國移民的街區,四歲時他就懂得用繪畫和那些說著義大利、希臘語、中文的鄰居交流。13歲和Will Barnet學習蝕刻版畫,經常去紐約中央公園和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寫生。
  • 紀念但丁逝世七百周年,近百幅《神曲》插圖呈現於烏菲齊
    但丁是義大利語之父,他於1265年出生於佛羅倫斯,於1321年去世,並葬於拉文納(Ravenna)。其史詩著作《神曲》分為3部分,包括《地獄篇》(Inferno)、《煉獄篇》(Purgatorio)和《天堂篇》(Paradiso),通過第一人稱描繪了朝聖者穿越地獄、煉獄和天堂的旅程。
  • 拉斐爾前派畫家弗蘭克·卡多根·考伯作品欣賞
    拉斐爾前派畫家弗蘭克·卡多根·考伯(Frank Cadogan Cowper)作品欣賞。考伯一生創作的作品除了油畫,還有水彩畫和插圖。圖片來源網絡丨讓生活有「藝」思,點擊關注【風笛藝術】拉斐爾前派畫家弗蘭克·卡多根·考伯(Frank Cadogan Cowper)作品欣賞。
  • 著名畫家陳全勝為《三國演義》創作插圖:生動逼真,有聲有色
    羅貫中是我國元末明初的一位傑出的古典小說家,是他把意回體小說這一文學式樣推向成熟的階段。後來的很多學者和作家曾給予他極高的評價,把他同馬司遷、關漢卿相提並論。他的偉大的文學創作成就,成為中國文學、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貴財富。
  • 經典科幻電影《星球大戰》:懷舊感插圖中走出的超級重裝甲AT-AT
    經典科幻電影《星球大戰》中走出的經典「人物」AT-AT星球大戰中粉絲創作的AT-AT封面一幅很經典的由星球大戰粉絲製作的海報雜誌封面,整體畫面和文字搭配很有結構感。星巴克咖啡主題:星球大戰AT-AT結構來自粉絲的很有趣創作,幻想一個星巴克咖啡主體的星球大戰AT-AT咖啡館,想來若是實現生意一定不錯,主要是星戰粉是的「觀光打卡」和既來之則安之的品嘗咖啡時的綜合感覺
  • 大英博物館購藏103件葛飾北齋插圖,為其轉折時期作品
    這批作品是北齋為一本未能出版的書籍《萬物繪本大全》所做的插圖,後由法國私人藏家收藏了70多年,作品描繪範圍廣泛,從宗教,神話,歷史,文學人物描繪到動物,鳥類和花朵,以及其他自然現象和風景。這批作品標誌著這位當時已經70歲的藝術家藝術轉折點,之後,他便創作出了《富士山三十六景》。
  • 《星際公民》藝術插圖 伊德裡斯護衛艦展示
    為了回報廣大玩家們的資助,Cloud Imperium Games公司這次對外發布了有關本作的更多插圖。這批最新的圖片中,伊德裡斯護衛艦(Idris Frigate)的藝術插圖得到了登場。  那些已經了解過《星際公民》的玩家可能會問,我為什麼要把伊德裡斯叫做護衛艦,它應該是一艘輕型護衛艦才是。
  • 科幻不是男孩獨享,中國「超級機甲英雄」給你非看不可的理由
    圖片來自中少總社在一些人的觀念裡,這樣的科幻故事一般是男孩子的偏好,女孩兒只對女性特徵明顯的芭比娃娃等情有獨鍾。內蒙古新華書店副總經理英春認為,「不是一提科普科幻,就只是男孩兒的事。」「因為每個孩子長大後,都要面對很多挑戰,尤其是這一代孩子未來將生活在人工智慧時代,科幻類書籍注重的是科普知識的傳遞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接觸科幻科普類的知識,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
  • 「科幻空間美術之星」青少年科幻畫徵集大賽
    一、徵集對象   面向全國青少年科幻、美術愛好者等徵集作品二、徵集時間2018年1月8日—3月8日三、徵集方式通過網際網路線上徵集作品四、組織機構主辦單位:科幻創客空間 協辦單位:少年中國文化傳承科技創新行動組委會五、作品投稿1、投稿方式:電子郵件:原稿大圖、縮略圖與報名表格壓縮成RAR或ZIP格式,並以「學校全稱+班級+自己姓名.rar」格式命名,同時發送至EMAIL:xiaojiatan@jjjtx.com;qqizhang@jjjtx.com。
  • 戰爭主題漫畫插圖:無水印《戰爭雷霆》繪製桌面壁紙欣賞
    現代戰爭題材《戰爭雷霆》遊戲插圖桌面欣賞一組來自現代戰爭主題的電腦遊戲《戰爭雷霆》中的場景描述插畫,主要用於電腦桌面壁紙的興趣背景和一些再創作的參考素材。這些插圖部分僅僅大部分基於陸戰武器為主。《戰爭雷霆》遊戲主題桌面壁紙(8)文章部分圖片素材和背景來自網絡,僅供所發出之文章題材內容所描述輔助使用,不為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