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世界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有球員全場狂奔,也有人球場散步,所以哪項球類項目的運動員最能跑?下面讓我們用一組數字來告訴你答案!
棒球場看著很大,棒球選手卻跑得不多!
這其實已經是一個非常慷慨的估計了。2015年,我們專門統計了美國職棒聯盟洛杉磯天使隊的明星球員邁克·特魯特的相關數據,換算下來,他在每局比賽的活動距離甚至只有僅僅60米。然後我們再算上每一個壘位(如本壘、二壘、三壘等)的27.4米(90英尺)間隔與盜壘距離,邁克·特魯特在整個2015常規賽季的全部比賽一共也就活動了不到9500米,考慮到他作為防守隊員需要動得更多,所以可以想見其他棒球運動員的移動距離有多短!
邁克·特魯特這體型一看就不能多跑
美式橄欖球運動員對於衝刺跑以及身體衝撞要求更高
對於美式橄欖球運動員而言,他們需要奔跑的距離並不算長。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單場賽事的平均實際比賽時間其實只有11分鐘,而角衛與接球手都需要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至少跑上1600米,所以他們的運動強度依然非常驚人!但是考慮到橄欖球比賽超級劇烈的對抗強度,我們甚至猜想橄欖球選手可能擁有最為全面與強健的運動員體格。
奔跑能力只是美式橄欖球運動員的基本身體素質要求之一
跑跳能力是籃球運動員的基本素質
在世界頂級的立體跟蹤技術的幫助之下,目前教練員與統計學家已經能夠實時跟蹤NBA球員的場上表現,這其中當然包括了他們每場比賽的奔跑距離。我們在這裡大致統計了2016賽季每場比賽奔跑距離位列前十選手的平均跑動長度,最後得到的計算結果就是4100米。而在整個2016賽季,平均奔跑距離最長的選手則是來自於芝加哥公牛隊的吉米·巴特勒,他每場比賽都要跑上差不多4400米。
吉米·巴特勒擁有目前NBA最為出色的移動能力
網球比賽更像是一場消耗戰,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
與其他各大項目不同,網球運動員的奔跑距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比賽風格以及比賽進行的時長。但是進攻型的選手差不多都需要跑上5公裡,因為他們更多地去追逐網球實現擊打。不過在2010年的英國溫布爾敦網球上,約翰·伊斯內爾和尼古拉斯·馬特創下了11小時5分鐘的史上持續最長時間網球比賽紀錄的同時,還都分別移動了大約9700米的距離,這也被認為是網球選手的單場最長奔跑距離!
創下世界紀錄的伊斯內爾與馬特在賽後的表情幾乎呆滯
曲棍球可能是全世界移動頻率最高的球類運動項目
根據專業研究報告Tribesports的顯示,曲棍球運動員在其比賽時間之內的移動奔跑距離要超過其他任何球類運動項目!在70分鐘的比賽時間內,曲棍球手為了追逐與防守擊球,其奔跑距離甚至可能超過10公裡!
鑑於曲棍球運動員還需要彎腰弓背持棍運球,
它對於身體協調性的要求絕對很高
貝爾很可能是全世界奔跑能力最為出色的足球運動員之一
一個極其巨大的場地,一個快速移動的足球與不斷快速轉換的功放節奏,這也就意味著足球選手需要不停地在90分鐘比賽時間之內反覆奔跑,所以足球運動員成為跑動距離最大的球類運動選手也就不足為奇了!而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公司SportVU的數據表明:中場球員的跑動距離往往最多,這一數字某些時候甚至可以達到驚人的15400米!從這一角度而言,足球運動員絕對就是球類項目選手當中的長跑精英!
以小馬哥為代表的中場球員
往往也是足球場上跑步距離最多的中流砥柱
瞧,足球運動員才是球類項目選手當中的長跑精英!就連習慣在場上散步的梅球王,其跑步距離也遠多於其他多數球類選手。所以各位跑友在觀看世界盃比賽的時候,也可以注意觀察一下他們跑步的身姿哦!說不定還能學到一些跑馬訣竅!
另外提醒一句:雖然阿根廷目前只積一分,出現機率極低!但是死忠的杜老闆依然堅信潘帕斯雄鷹能夠最終逃出生天,鳳凰涅槃直到最後奪冠!因此 梅西奪冠,就請100位跑友吃飯,再去阿根廷跑馬拉松!的活動依然還在繼續,歡迎點擊閱讀原文報名!
感興趣這篇文章?
不如也跑個比賽
點擊圖片、標題均可直達賽事
▼
海外推薦賽事: 波爾多紅酒 ;北極圈;約旦佩特拉 ; 南極白色大陸; 印加古道;吉力馬札羅;泰國清邁;緬甸蒲甘千佛塔;臺北馬拉松免抽籤;奈良;澳門;
國內推薦賽事: 湖北荊州; 鄭州炎黃國際;蘇州女子半馬;南京國際越野挑戰賽;北京崇禮100超級天路;呼和浩特馬拉松;南靖土樓馬拉松五周年;貴陽國際馬拉松;
點擊閱讀原文,我們也賭個球吧!
喜歡這篇文章?給我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