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3號,印度總理莫迪突然視察中印邊境拉達克。據報導,莫迪不僅會見了在加勒萬河谷衝突中受傷的印度士兵,向助手拉達克的所謂印軍王牌第14集團軍發表了講話,還和國防參謀長、北方陸軍司令一起於前線作戰軍官評估了當前邊境安全局勢,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當前中印雙方正通過軍事和外交渠道就緩和當前事態進行對話溝通。在此情況下,任何一方都不應採取可能導致邊境局勢複雜化的舉動。雖然中印邊防部隊在6月30號的第三輪軍長級會談中一致同意分批次組織一線部隊脫離接觸,促進邊境地區局勢降溫,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印度的反中情緒不僅沒有降溫,針對中國的全方位報復行動反而正在升級。
在經濟上印度掀起一場所謂的讓中國看到侵略印度嚴重後果的反華運動,從終止商業合作到設置通關壁壘再到抵制中國商品,無所不用其極,《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稱,印度還將繼續加大對中國的經濟攻勢,以所謂安全為由,禁用包括微信、QQ等59種中國應用的同時,印度電信部和內政部正在審議是否將中國華為和中興公司視為國家安全威脅,印度道路和交通運輸部和中小微企業部部長卡裡公開表示「印度政府未來將不允許任何中資背景的公司參加印度公路建設項目,或投資印度中小微企業」,相比之下,印度在軍事上的對話示強更加高調,有報導稱,印度方面已決定將60多門M777榴彈炮以及9萬多士兵部署敏感地區,來自美國的M777榴彈炮可以被部署在很多地形複雜的環境之中。
與此同時,印方向班公湖方向緊急派遣12艘大功率大容量備有頂級監控裝備的鋼船,以便使印度邊防軍能夠與中方的928B型船隻相抗衡。印度媒體報導稱,法國、以色列、俄羅斯和美國已經答應交付印軍急需的先進武器和彈藥,印空軍司令巴達烏裡亞表示,將於7月27號交付的號稱第四代半的法國陣風戰鬥機將急飛邊境空軍基地。他強調,這些陣風戰鬥機完全準備好用於戰場。
另據報導,就在中印第三次軍長級會晤的同一天,印軍專門在加勒萬河谷地區部署了6輛T–90主戰坦克和肩扛式反坦克飛彈。同一天,印度防長辛格與美國防長埃斯珀通電話討論當前印中邊境緊張局勢。事實證明,印度此時大張旗鼓的挑釁中國,除了試圖轉移國內日益加重的疫情危機和經濟危機矛盾之外,美國背後的挑動也是重要因素。《印度時報》報導說「當被問及為何減少在德國駐軍人數時,美國國卿蓬佩奧表示,中國對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的威脅是使美國減少在歐洲部署部隊,並將其部署到其他地區的原因之一」。
哈佛大學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還在一份報告中忽悠印度說「對比中國的戰略資源,印度明顯處於優勢,完全可以避免1962年時遭遇的挫折」,連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拜登也表示「如果贏得大選將把加強與印度關係作為首要任務,這是為了美國的安全同樣也是為了印度的安全」。美國竭力拉攏印度無非企圖把印度當作他的應臺戰略棋子,一來可以利用印度特殊的戰略位置圍堵中國,二來可以向印度大量傾銷他的武器裝備,無論局勢如何發展對美國都是只賺不賠的買賣,印度則夢想著在美國重新主導的未來產業鏈分工中取代中國,雙方一拍即合。最新消息說,美國已經向印度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情報和衛星圖像幫助印度軍事規劃者清楚了解邊界局勢。
現在美國的這份操作已經開始讓印度上鉤,印度國家安全委員會呼籲莫迪政府在印度洋威脅並提升全面封鎖威脅中國的航運,印度軍事專家甚至建議將向美日法和澳大利亞開放於印度洋上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用以停留艦艇和戰機。印度媒體發表評論稱,印度解決當前中印衝突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發動一場有限規模的戰爭,要麼舉行另一次軍長會晤。不管莫的政府接下來如何選擇,在此可以警告印方的是中國不惹事,也絕不怕事。
如果印度在錯判形勢下,對正在面臨美國壓力的中國背後捅上一刀,那麼中國有決心也有實力,讓印度重演58年前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