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3獲NeurIPS 2020最佳論文獎,蘋果華人學者獲經典論文獎

2020-12-16 量子位

曉查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NeurIPS 2020今天正式召開,今年共有1900篇論文被接收,創下歷史新高。

今天早晨,大會評委會公布了獲得最高榮譽的論文名單:

包括GPT-3在內的三篇獲得最佳論文獎,一篇2011年論文獲得時間檢驗獎。而去年新增的傑出新方向論文獎並未頒出。

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原計劃在溫哥華舉辦的NeurIPS不得不改為在線上舉辦。

最佳論文獎

No-Regret Learning Dynamics for Extensive-Form Correlated Equilibrium

這篇論文來自米蘭理工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方向為學習理論。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004.00603

獲獎理由:

相關均衡(CE)易於計算,並且可以獲得比眾所周知的納什均衡要高得多的社會福利。在普通形式的遊戲中,CE的一個令人驚訝的特徵是,可以通過簡單且分散的算法最小化後悔的特定概念(即所謂內部後悔)。本文證明了在大型遊戲(即泛型或樹型遊戲)中收斂到CE的後悔最小化算法的存在性。該結果解決了博弈論、計算機科學和經濟學之間一個長期存在的開放性問題,並且可能對涉及中間人的遊戲產生重大影響,例如,通過導航應用程式對有效的交通路線產生影響。

Improved Guarantees and a Multiple-Descent Curve for Column Subset Selection and the Nystrm Method

這篇論文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也是一篇關於學習理論的論文。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002.09073

獲獎理由:

從一個大矩陣中選擇一個小的但有代表性的列向量子集是一個困難的組合問題,並且已知一種基於基數約束的行列式點過程的方法可以提供一種實用的近似解決方案。本文推導了近似解的近似因子在最佳可能低秩近似上的新上界和下界,該上下界甚至可以獲得關於子集大小的多重下降行為。本文進一步將分析擴展到獲得Nystrm方法的保證。由於這些近似技術在機器學習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有望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並給出新的見解,例如核方法、特徵選擇和神經網絡的雙下降行為等。

Language Models are Few-Shot Learners

這篇論文可能是今年最知名、最出圈的論文,來自OpenAI的研究,也就是鼎鼎大名的GPT-3,作者數量達到31人之多!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005.14165

獲獎理由:

語言模型是解決自然語言處理中一系列問題的現代技術支柱。本文表明,當這樣的語言模型被擴大到前所未有的參數數量時,其本身可以作為少量樣本學習者,無需任何額外的訓練,就可以在許多此類問題上取得非常有競爭力的表現。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結果,預計將在該領域產生重大影響,並有可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除了這項工作的科學貢獻之外,本文還對這項工作的廣泛影響進行了非常廣泛和深入的闡述,這可以作為NeurIPS社區如何思考對現實世界影響的一個例子。

時間檢驗獎

NeurIPS每年都會從大約十年前的大會上選取一篇論文,授予時間檢驗獎(Test of Time Award,也稱經典論文獎),以表彰這篇論文對AI學界產生的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今年共選取了12篇候選者,最終獲獎的是在NeurIPS 2011年發表的論文:

HOGWILD!: A Lock-Free Approach to Parallelizing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這篇論文主要提出了一種異步SGD算法,讓處理器平等地訪問共享內存,並且能夠隨意更新內存的各個部分,從而實現了幾乎線性的加速。

現在該論文的引用次數已經達到了1918次。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106.5730

獲獎理由:

本文首次展示了如何在沒有任何鎖定機制的情況下,並行化普遍使用的隨機梯度下降(SGD)算法,同時實現強大的性能保證。當時,一些研究人員提出了並行化SGD的方法,但是它們都需要不同工作進程之間的內存鎖定和同步。本文針對稀疏問題提出了一種簡單的策略,稱為Hogwild!:讓每個工作進程在不同的數據子集上並行運行SGD,並在託管模型參數的共享內存中執行完全異步更新。通過理論和實驗,他們證明了Hogwild!在滿足適當稀疏性條件的數據上,隨著處理器數量實現了近乎線性的加速。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是當時還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就讀博士的華人學者Feng Niu,他也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008年本科畢業生。

Feng Niu博士畢業後沒有進入學界,而是在谷歌工作了一年,之後和他的導師Christopher Ré(也是論文作者之一)等人共同創立AI公司Lattice Data。該公司2017年被蘋果以2億美元收購。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時間檢驗獎也頒給了華人學者,獲獎的是來自微軟研究院高級首席研究員Lin Xiao。

關於NeurIPS 2020

今年NeurIPS共收到9454篇論文投稿,1900篇被接收,論文接收率僅為20.09%。

雖然今年接收率比過去幾年都低,但論文的絕對數量卻增長了33%。這主要是由於今年論文投稿數量大增,去年總投稿數僅6743。

在今年投稿的機構學校中,谷歌以169篇入選位居第一,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有63篇、37篇被接收。

其中有兩位清華校友楊林汪昭然分別入選9篇,是今年華人學者之最。

官方博客:https://neuripsconf.medium.com/announcing-the-neurips-2020-award-recipients-73e4d3101537

相關焦點

  • NeurIPS 2020獎項出爐:GPT-3等三項研究獲最佳論文獎
    北京時間 12 月 8 日凌晨,正在線上舉行的全球人工智慧頂會 NeurIPS 2020 公布了最佳論文等獎項。在一千八百餘篇論文中,三篇論文獲會議最佳論文獎項,OpenAI 等機構的 GPT-3 研究名列其中,可謂實至名歸。
  • KDD 2020最佳論文揭曉!杜克大學陳怡然組獲最佳學生論文獎
    【新智元導讀】KDD 2020最佳論文新鮮出爐!最佳學生論文、最佳論文亞軍均被華人學生(一作)摘得,來看看這些論文出自誰之手吧!KDD Best Paper 終於來了!受疫情影響,今年第26屆國際數據挖掘頂會 ACM SIGKDD 於8月23日-27日以虛擬線上方式召開。
  • SIGGRAPH最佳博士論文獎又落華人手中,胡淵鳴的這位師兄不一般
    SIGGRAPH最佳博士論文獎,又被「華人學者」納入囊中。這已經是「連續3年」,該重要獎項頒給華人學者,此前分別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閆令琪博士和朱俊彥博士摘得。而最近,ACM SIGGRAPH 頒發了2020年最佳博士論文獎,獲此殊榮的學者叫李子懋(mào),本碩畢業於臺灣大學,現在是MIT CSAIL博士後研究員。在頒獎詞中,SIGGRAPH 稱他的博士論文「為新興的可微計算機圖形學奠定了基礎」,李子懋是「物理可微渲染領域的先行者」。
  • 「萬能生成器」GPT-3斬獲NeurIPS最佳論文
    大會組委會公布了參會者和全球AI研究者、實踐者最為期待的獎項名單,結果也在意料之中:科研勁旅 OpenAI 提交的超強生成模型 GPT-3 論文(和另外兩篇論文一起)斬獲本屆 NeurIPS 最佳論文獎!
  • 電機系師生獲2020年IEEE電力與能源學會最佳論文獎
    清華新聞網8月13日電 8月3-6日,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年會(IEEE Power &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在線上召開。會上,清華大學電機系師生的論文「需求側智慧能量樞紐綜合靈活性研究」(Exploiting Integrated Flexibility from a Local Smart Energy Hub)獲最佳論文獎(Best-of-the-Best)。
  • 逐鹿最佳論文!程學旗團隊獲ECML-PKDD最佳學生論文獎
    在SIGDIAL 2020上,清華黃民烈教授所帶領的COAI小組拿到了最佳論文獎。 在ICML 2020上,北理工的魏愷軒等人獲得了傑出論文獎。 在SIGKDD 2020 上,清華大學唐傑團隊發表於2008年的論文被評為時間檢驗獎。
  • ACM MM 2020大獎項出爐!南開獲最佳論文獎,西安交大獲最佳學生論文獎
    第28屆ACM國際多媒體會議(ACM MM)最佳論文獎、最佳學生論文獎、最佳demo獎、 最佳開源軟體獎在內的所有多媒體領域大獎都已出爐。其中最佳論文的一作是來自南開大學Hongru Liang,最佳學生論文的一作是來自西安交大的Wenbo Zheng。
  • 太極二作李子懋獲SIGGRAPH最佳博士論文獎,華人連續三年獲此殊榮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魔王、蛋醬、杜偉剛剛,頂級計算圖形學機構 ACM SIGGRAPH 頒發了 2020 年最佳博士論文獎。MIT CSAIL 博士後研究員、太極(Taichi)論文第二作者李子懋(Tzu-Mao Li)獲得該獎項。
  • ACL 2020:微軟最佳論文,Bengio論文獲時間檢驗獎,大陸論文量第二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魔王、小舟、杜偉在陸續放出時間檢驗獎、終身成就獎和傑出服務獎之後,ACL 2020 終於公布了今年的最佳論文獎。該獎項由來自微軟研究院、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者摘得,主題是與任務無關的 NLP 模型測試方法。
  • 16位華人學者獲美國斯隆研究獎 北大7名校友居第一
    今年華人學者表現依然十分出色,共有16位華人學者獲獎,其中大多數華人學者都曾在中國高校接受本科教育。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科技大獎斯隆研究獎素有「諾獎風向標」的美譽,旨在獎勵職業生涯早期的傑出青年學者。本屆獎項獲得者分屬化學、計算和進化分子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數學、神經科學、海洋科學和物理學等8個領域。
  • 中國唯一入選,西交大博士生一作論文獲國際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近日,西安交大能動學院王秋旺教授課題組宣讀的題為「Investigation on phase-change thermal management based on a pore-scale lattice Boltzmann model」的論文榮獲「MIT A+B Applied Energy
  • 中石大教師獲北京第二屆學校體育科學大會多項論文獎
    中石大教師獲北京第二屆學校體育科學大會多項論文獎 2020-12-15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大校友陳鷗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 曾在Nature等權威雜誌發表...
    中科大校友陳鷗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 曾在Nature等權威雜誌發表多篇論文  olivia chan • 2020-02
  • 中科大教授耗時11年解決兩大數學猜想,他是第三位獲西蒙斯獎華人...
    該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已在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發表,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論文的審稿人評論認為,「該文是幾何分析領域內的重大進展,毫無疑問將激發諸多相關工作」。菲爾茲獎得主唐納森也多次在媒體和文章中稱讚此文為「幾何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
  • 中華女子學院研究生獲2019-2020年度家庭教育青年優秀論文獎
    中華女子學院兒童保護與家庭教育服務領域研究生獲2019-2020年度家庭教育青年優秀論文獎為推動家庭教育理論研究,建設完善家庭教育智庫,在北京市婦女聯合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的指導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主辦了2019~2020年家庭教育青年優秀論文徵集遴選活動
  • 16位華人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獎,4人來自北大數院
    關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賴可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2020斯隆研究獎公布,北大數院成為最大閃光點。16位華人獲獎者中,4位來自北大數院。
  • 推薦系統頂會RecSys2020大獎出爐!騰訊摘獲最佳長論文獎
    作者 | 陳大鑫近日,RecSys 2020官網公布了本屆最佳長短文論文獎。來自騰訊PCG團隊的四位作者Hongyan Tang、Junning Liu、Ming Zhao、Xudong Gong憑藉研究出一種新的多任務學習個性化推薦模型獲得了最佳長論文獎,獲獎論文:《Progressive Layered Extraction (PLE): A Novel Multi-Task Learning (MTL) Model for Personalized
  • 又一2019諾獎得主被指論文存在圖像問題,與賽門扎同獲生理學或醫學...
    ·學術誠信 又一2019諾獎得主被指論文存在圖像問題,與賽門扎同獲生理學或醫學獎 Semenza)多篇論文圖片被指存在一圖多用、後期篡改等問題後,與他同時獲得該獎項的英國學者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Patcliffe)近日也有多篇論文在 PubPeer 上被匿名同行提出圖片等方面的質疑。
  • 谷歌傳奇Jeff Dean獲2021年IEEE馮諾依曼獎,8頁本科論文被大學圖書...
    谷歌AI掌門人,知名學者Jeff Dean獲IEEE馮諾依曼獎。獲獎理由是「以表彰對大規模分布式計算機系統和人工智慧系統科學與工程的貢獻」。比如計算機天才科學家Gordon Bell,圖靈獎得主John Edward Hopcroft,吳恩達的導師、UC伯克利分校Michael I. Jordan教授都曾獲得該獎項。谷歌傳奇Jeff DeanJeff Dean,於1968年7月出生在夏威夷。
  • 四位學者獲第三屆許國璋外國語言研究獎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沈家煊的著作《名詞與動詞》獲該獎設立以來第一個一等獎,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許鈞的著作《文學翻譯批評研究(增訂本)》,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的論文《論英語的時間性特質與漢語的空間性特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資深教授王初明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