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和「重在保護、要在治理、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州委第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等中央省州重大決策部署,紮實推進阿壩州婦女居家靈活就業手工編織工作,有力帶動貧困母親等婦女積極投身巾幗脫貧行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及創業創新巾幗行動,不斷提升就業技能,實現居家靈活就業,增收致富,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及青海、甘肅省各級婦聯、手工編織協會等組織的大力支持下,9月23至29日,阿壩州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向秋傑,黨組成員、副主席王孝莉帶領13縣(市)婦聯主席或副主席、婦女手工編織產業帶頭人(從業者)、巾幗宣講志願者以及牧區貧困母親代表50人前往甘肅省甘南州、青海省西寧市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婦女手工編織產業學習交流活動。
學習考察團考察學習路線
甘肅省甘南州諾樂工坊
甘南州優秀女性創業品牌博巴秀主題館
青海省第三屆「民族團結進步」「青繡」大賽
互助縣班彥村金盤繡土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湟中縣八瓣蓮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中心
甘肅省夏河縣桑科鎮畜牧業養殖牧民專業合作社等
在黃河流域九省刺繡藝術展上,我州藏羌織繡等手工編織產品在專門為我州設置的展區點進行了展示展銷,兩名非遺傳承人還作了藏羌織繡非遺文化活態演示。
▼
考察期間,阿壩州婦聯主席向秋傑強調:
此次學習交流是州婦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各項重大決策部署,有力推進巾幗脫貧行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及創業創新巾幗行動及關心關愛貧困母親的務實舉措,她指出,此次考察學習點是州婦聯通過多方聯繫協調並經認真篩選後確定的在藏區極具影響力、發展前景好、學習借鑑性強的點位,她要求考察團成員要服從州婦聯統一安排,嚴格遵守考察紀律,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細觀察、多交流、勤思考,多看、多拍、多記錄,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爭取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每到一處考察點,她還逐一對考察點的具體情況、產業發展優勢、學習重點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甘肅省考察學習交流
青海省考察學習交流
在現場學習觀摩及實地考察各點位時,學員們詳細詢問了解各點位刺繡、民族服飾、犛牛絨生產、加工、奶製品加工等產業的發展情況,認真學習刺繡、服裝及犛牛絨加工等精湛手藝,細心觀察刺繡色彩搭配、圖案整體設計及犛牛絨生產加工、染色、編織等全產業鏈流程,並虛心向當地產業帶頭人和繡娘深入請教學習,帶著問題對同類民族地區手工製品的設計、研發、銷售、推廣等情況進行詳細了解,通過實地考察和聽取經驗做法介紹,大家增長了見識,開闊了思路,豐富了知識,提升了技藝。
學習交流總結會
在學習交流總結會上,各縣(市)姐妹就學習的收穫、體會認識及學習成果運用做了精彩的分享交流。
會上,州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孝莉指出:學習考察期間,大家聽從指揮,服從安排,嚴守紀律,在走中看,在看中學,在學中思,展示了阿壩人民的良好形象,她要求大家回去後要在思中幹,要將學到的好經驗,好做法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學習成果,抓實婦女居家靈活就業手工產業編織工作,設計研發一批深受市場和大眾歡迎、喜愛的新產品,切實解決制約手工編織產業發展的產品設計研發能力欠缺及產品宣傳銷售不暢等瓶頸問題,要發揮好輻射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用各縣(市)本土的非遺文化和傳統手工藝持續帶動當地更多婦女群眾創業就業,增收致富。
▼
在每一個點位學員們都認真學習
積極思考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01
汶川縣婦聯主席李莉分享感言:
赴甘肅甘南州、青海西寧市開展手工編織產業學習交流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佐蓋瑪鄉的「諾樂」社區婦女手工合作社參觀學習。走進合作社看見眼前工坊的繁瑣工序和員工們細緻精湛的手工技藝,首先被此地的慢功細活工作狀態所深深吸引,仿佛時光變得無比古老靜謐;而後又被創辦人德清,一個女性混血兒(母親美國人,父親藏族人)的冒險勇氣(高原尋根)和執著追求深深折服。德清在取得電影學和東亞社會研究雙學位學歷畢業後,憑著母親對織品幾十年興趣從小的耳濡目染和她對生命的追求來到了甘肅甘南一個叫仁多瑪的村落開始她的創業之路,在這裡她不但實現了母親的囑託創建了高效手工工坊,生產出高品質的織品還收穫了美好愛情......
「諾樂」產品是以高原上最輕盈柔軟的犛牛絨,通過工匠巧手的編織和縫製,創造的一系列奢飾品級別的服飾和家居用品。在她的時尚理念和苦心經營下「諾樂」產品已走向世界成為國際頂奢品牌。合作社的創辦不僅為當地100多牧民解決了就業,最難能可貴的是她讓民族地區傳統文化和技藝得以傳承和升華,使當地牧民實現了就業增收。也正是她「我們不是血汗工廠,是要合理支付薪酬的社會化企業,即使不賺錢也要維持工廠正常有序的可持續經營」的思想理念和高尚人格使得當地牧民對她無比信賴和支持,從而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女性返鄉創業成功的典範。
總之,通過學習觀摩,深感不虛此行,收穫感觸良多,不但開擴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還鼓舞了志氣升華了人生。回去之後,定向汶川婦女講好「德清」故事,用德清的感人事跡和優秀品質感染和引領身邊的女性,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創造幸福生活,收穫人生價值。
02
黑水縣女大學生婦女手工創業帶頭人桑吉康珠分享感言:
首先感謝州、縣婦聯提供搭建給我們這麼好的平臺 ,讓我們有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尤其是在參觀完甘南州優秀女性創業品牌蕃巴秀主題館後對我感觸頗深,蕃巴秀以「行走的非遺文化 世界的民族面孔」為主題,首屆以「一場蕃巴秀,讓世界愛上藏元素」為使命,開創性地將國際時尚秀場理念巧妙地接入藏族服飾文化,通過文化+時尚的創意形式,對國內外呈現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格調 。
我們的民族服飾本身就是美好的載體 ,阿壩州13個縣每個縣都有自己獨特的服飾文化,只有不斷傳承和與現代時尚相結合,才能賦予民族服裝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在這次學習過程當中也讓我有了對品牌服飾和我們黑水本土文化融入的靈感。
這一路上我們去參觀了諾樂工坊 、博巴秀主題館 、青繡大賽 、班彥新村、 八瓣蓮花文化館等,每個學習點都收穫滿滿。我們不但可以學習借鑑他們的一些成功的運作模式,同時也讓我們對如何傳承和創新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回去之後我想進一步去學習、探索、創新我們黑水本土的嘉絨藏織編織工藝,將傳統與現代時尚融合,讓黑水本土的服飾文化特色國際化,在傳承與發揚中帶動更多婦女姐妹創業創新!
03
阿壩州興繡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李興秀分享感言:
這次,我有幸參加了阿壩州婦聯組織的,「淨土春暉」高原貧困母親思想引領大講堂及赴甘肅甘南州、青海西寧市開展的手工編織產業學習交流活動。在州婦聯向秋傑主席,王孝莉副主席的帶領下,通過實地參觀學習各個婦女居家靈活就業點創業、管理經驗,觀摩學習青海省舉辦的「黃河流域九省」刺繡大賽,讓所有同行的姐妹們感到大開眼界、耳目一新,在探索發展我州刺繡方面,有了新的認識和科學發展的理念。回到阿壩州,我要把這一段精彩的交流學習經歷,講述給更多的姐妹們,團結更多的婦女同胞,相互學習借鑑,在保持原有的傳統刺繡工藝基礎上,不斷創新手工編織技能、開拓市場、融入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04
金川縣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基地朱學英分享感言:
首先感謝阿壩州婦聯為我們提供了這次交流、學習的機會,讓一群人,帶著對手工編織的熱愛,從川西北高原,到甘肅甘南,再到青海西寧,這一路走來,我們不僅看到了廣闊的草原,看到了連綿的雪山,我們更看到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編織,獨特的花紋,特別的編織技法,讓我們獲益匪淺。尤其是互助縣班彥村獨特的盤秀技藝,更是讓我驚豔,通過與班彥繡娘的交流了解到,盤秀的針法在金川叫鎖針繡,但有的地方也叫鏈針繡或者盤針繡,這也許是地域的不同導致了人們稱謂的不同,班彥盤秀的色彩搭配較我縣傳統鎖針繡色彩搭配更加絢麗多彩,所表達的內容更加大膽豐富和隨心所欲,而我縣鎖針繡通常用於邊角修飾,完全不用於整幅繡品的製作。
通過此次學習,我深刻認識到:繡藝是相通的,但每個民族要通過繡品表達的內容是各不相同的,要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讓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融並進。
05
松潘縣繡娘夏秋玉分享感言:
很高興,也很榮幸,能來參阿壩州婦聯開展的學習交流活動,通過這次的手工編織產業學習交流,我看到了不同文化在刺繡上不同的表現方式,也看到了她們對刺繡這項藝術的保護與發展成果。通過觀摩刺繡比賽,讓我認識到了我會的以及我所認知的僅僅是冰山一角,這不僅激發了我對這項藝術的創業熱情,也明白了,要想發展和傳承這項藝術,已不僅僅只是依靠簡單的指尖功夫了,要依託現代營銷市場平臺,讓我們的作品成為緊俏文化旅遊商品,要想更好的傳承,我們就必須逐步融入現代保護傳承體系。讓我們一起把指尖上的刺繡藝術打造成各地的新名片,打造成展示民族團結,生態保護和特色文化的窗口。
06
九寨溝縣白馬文化藝術協會班潤美分享感言:
我是來自九寨溝縣的一位農村婦女,首先感謝州婦聯,縣婦聯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通過此次學習考察之行,讓我腦洞再一次大開,就像我們向秋傑主席說的一句話,我們一定要不斷的學習,交流,提升,讓我們的情懷(工藝品的傳承)變成市場需求的商品,投入到市場,讓更多有需求的人,為我們的情懷買單,讓我們廣大的婦女姐妹經濟得到增長,家庭地位,社會地位得到提高,家庭更加和諧幸福!當今的社會發展,離不開婦女同胞的發展,只有婦女同胞得到發展,社會的發展會更快更好。我們要用心去傳承發揚民族傳統文化,將文化融入產品投入市場,把本土文化帶出大山,帶進大城市,帶上世界的平臺,是我們的夢想,更是我們的目標!
07
小金縣婦聯副主席李嵐分享感言:
通過對甘肅省夏河縣桑科鎮畜牧業養殖牧民專業合作社的調研,聆聽了貧困戶羊吉才家庭的脫貧致富故事,非常感動。草原牧民常年遊牧,缺失文化缺少信息,生產生活條件艱辛,正是有了黨的脫貧政策,有了各級幫扶力量的介入,通過對家庭的思想引領、技術培訓,讓牧民轉變傳統的遊牧觀念主動為安定美好的生活努力奮鬥,藉助草原優勢成立養殖、加工類合作社,購置設備,聯合發展牲畜養殖、加工業,招商引資集中連片發展民俗牧家樂,在保護大草原生態環境的同時發展旅遊業,實現了多路徑增加收入、脫貧致富。作為一名婦聯工作者,我最關注的是婦女和家庭的發展、幸福、和諧問題,如何結合小金實際,把握鄉村振興的大好機遇,做好婦女和家庭思想引領,建立適合地區特點的專業合作社,讓婦女姐妹團結協作、抱團巧手致富,發揮婦女在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的戰鬥力,將成為學習回去後的重要工作內容。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走出去,學回來,促發展!——阿壩州婦聯開展婦女手工編織產業學習交流活動圓滿結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