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能證券投顧:新基建明確範圍 遠超4萬億規模

2020-12-14 娛樂暴走團

昨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範圍,遙想2008年4萬億大基建投資仍記憶猶新,12年後的今天,新基建橫空出世,相關行業將作為先頭兵,將帶領經濟從疫情陰霾中全面復甦。參照08年4萬億後大基建的投資機會,相關板塊和個股值得深耕細作。

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型基建」範圍,涉及七大領域及。央視財經報導,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初步研究認為,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3個方面。結合新型基建最新範圍,以下七大關鍵產業領域有望最為受益:5G、數據中心、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傳統基礎設施數位化改造。這將使上述領域及其中的國產化行業龍頭、應用層企業充分受益。

此次發改委給出的新基建官方範疇有所拓展,其中衛星網際網路和區塊鏈均為首次被明確列為新基建內容,反映國家加速培育天地一體的下一代通信基礎設施,以及加速央行數字貨幣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決心。

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是新型基建的三大方向。據央視財經報導,國家發改委初步研究認為,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1)信息基礎設施: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 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2)融合基礎設施:深度應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3)創新基礎設施: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

新型基建將對中國產生歷史性影響,七大領域或是核心發力點根據國家發改委本次對新型基建的解讀,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對於新型基建的實質,需要站在一個更高瞻遠矚的視角去看待:新型基建有望承擔的是加速社會及經濟結構優化和升級的重任,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及未來,將對中國產生歷史性影響。認為,以 5G、數據中心、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傳統基礎設施數位化改造為代表的七大產業有望成為新型基建投資驅動下核心受益的關鍵領域。

新型基建逐步發力,遠超2008年4萬億規模。2020 年新型基建預計投資額達 1.56 萬億元據。截至 4 月 12 日,2020 年全國 31 個各省/市/自治區累計重點項目中 2020 年計劃完成投資額達 6.7 萬億元,其中新型基建預計投資額達 1.56 萬億元,約佔 2020 年投資額的 23%。融資模式上,硬體技術層適用短平快的 BT,應用層適用共同運營的 BOT。投資回報率上,關鍵變量保守假設條件下,新型基建年化回報率在 12.5-21.6%,大幅高於傳統基建的 3.3-5.4%。專項債新型基建項目也印證了項目類型與回報率的關係:早期數據應用類>技術類>遠期智能應用類>傳統基建。可關注:中興通訊、北方華創、浪潮信息、數據港、中國軟體、寧德時代、寶信軟體。

本文來源上海海能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由徐習瑤(執業編號:A0370618100001)編輯,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買賣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負。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海能投顧聲明:警惕非法證券投顧 投資者可合法維權
    對此,上海海能證券投資顧問提醒投資者,切莫抱有「天上掉餡餅」、「一夜暴富」幻想,應時刻保持理性投資心態,否則一旦上當受騙,往往無法挽回損失。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需要學會甄別合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和非法薦股機構,時刻保持敏感,以免遭受財產損失。
  • 「新基建」領域範圍首次被明確劃定
    打開APP 「新基建」領域範圍首次被明確劃定 發表於 2020-04-26 09:29:08 「新基建」領域範圍首次被明確劃定,作為「新基建」的核心要素之一,本已飛速發展的物聯網產業更是遇到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
  • 34萬億來了,新基建能否充當「救世主」的角色?
    「新基建」火熱事實上,「新基建」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在最近的兩個月內,中央就在一連串的會議上5次提及了「新基建」,最近的一次是3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
  • 私募排排網創始人李春瑜:證券類私募基金規模年內有望突破4萬億
    來源:私募排排網由私募排排網(微信ID:simuppw)主辦,世紀證券、中信建投證券聯合主辦,華西證券、平安證券、雲溪基金、潼驍投資協辦,深圳市私募基金商會支持,主題為「大變局·新時代·勇破局接下來,我簡單介紹下國內私募證券行業的發展情況:第一、證券類私募基金規模今年迎來大爆發今年是基金業的大年,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規模都出現了大爆發,昨天晚上相關的基金業數據刷爆了朋友圈,很多媒體用了「史無前例」4個字來形容公募基金今年來的新基金規模。
  • 銀河證券基金投顧業務幾何級增長:半年內客戶增近23倍,委託資金增...
    財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銀河證券。銀河證券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幾何級增長銀河證券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截至2020年12月底,銀河證券公募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範圍覆蓋全國近400家營業部,委託客戶超3萬名,累計委託資金約15億元。參與基金投顧的客戶中,盈利客戶佔比超過90%,復投率遠超獨立購買單只公募基金的客戶。
  • 上海海能證券投顧:慢牛格局逐漸凸顯,成交量「仍需努力」
    成交量方面,兩市合計成交1.09萬億,相比昨天縮量600多億。   盤面上,繼昨日大金融向上打開空間後,今天開啟板塊輪動,第一目標集中在了農業和大消費上。   其中,農業種植板塊全天領漲,農發種業、神農科技、登海種業等多股漲停。
  • 經紀人銳減,投顧暴增,證券行業生態重塑?
    二、行業關注:經紀人銳減,投顧暴增,證券行業生態重塑? 近兩年來,證券經紀人逐漸出清、投資顧問數量明顯提升,已經成為行業趨勢。隨著基金投顧試點的開展,「買方投顧」成了今年證券行業財富管理的關鍵詞。作為一個全新的業務機會,基金投顧試點與原本的投顧業務雖分屬不同的賽道,但都為財富管理轉型服務。隨著試點和業務的拓展,投顧能力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作弊被抓 三名投顧遭解僱並被停止執業兩年
    2019年6月,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執業規範(試行)》(簡稱《執業規範》),對從業人員應獲取的資格證書情況進行明確規定。  比如:證券投資諮詢機構向客戶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的人員應取得證券投資顧問執業資格;從事證券投資顧問業務的營銷、客服等直接為客戶提供服務,但不涉及向客戶提供投資建議的業務人員應取得證券從業資格;從事證券投資顧問業務的營銷、客服等直接為客戶提供服務,同時向客戶提供投資建議的人員應取得證券投資顧問執業資格。
  • 招商證券:2021年A股資金流入規模有望超萬億
    原標題:【招商策略】宏觀環境易緊難松,股市資金供需仍強 ——2021年A股流動性展望 摘要 【招商證券:2021年A股資金流入規模有望超萬億】綜合以上多個因素對股票市場資金供給和需求進行測算
  • 「上海海能證券投顧」智飛生物或是新冠疫苗最大受益者
    當前新冠肺炎在全球範圍內的肆虐依然沒有停歇,如果公司該疫苗研發進展順利,將有利於公司豐富和優化產品管線,彰顯公司研發實力,有利於公司產業布局和主營業務的全面發展,增強公司長期盈利能力。資料顯示,本疫苗屬於預防用生物製品,用於預防由 2019-nCoV 引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動物保護試驗結果顯示,疫苗免疫能誘導產生高水平的中和抗體,顯著降低肺組織病毒載量,減輕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同時,該疫苗通過工程化細胞株進行工業化生產,產能高,成本低,具有較強的可及性。
  • 上海海能證券投資顧問:新老基建有望齊發力
    周末高層召開高級別會議,提出了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等一系列重磅措施,其中專門提到加強傳統基礎設施投資,這樣來看,新老基建有望齊發力。恰逢兩會臨近,市場對基建投資預期將繼續升溫。此次會議專門提到加強傳統基礎設施投資,接下來應該是新基建+傳統基建都得搞,年底要順利完成經濟工作任務,任重而道遠,接下來有望看到新老基建齊發力。現在是投資工程機械的黃金期,回想08年4萬億政策後,建材、水泥和工程機械估值明顯得到提升。
  • 行業首單基金投顧業務落地,國聯證券搶了先,首單如何籤?流程基本分...
    國聯證券官方APP新設「投顧專區」財聯社記者通過國聯證券「國聯尊寶」官方APP發現,該移動客戶端新設了一個「投顧專區」,客戶通過該公司APP,可完成籤約和交易等全部操作。哪些客戶能參與?國聯證券希望藉助基金投顧這項新業務,通過生成投資策略和構建投資組合的專業能力,及建立員工資產配置邏輯體系和能力,全面提升公司對客戶的專業化服務和國聯證券在行業內的專業化品牌形象;同時真正把「以客戶為中心」的財富管理理念落到實處,通過幫助客戶實現收益增長來帶動整體管理規模的增長,進而實現客戶資產增值、公司收益提升,真正和客戶共贏、共成長。
  • 萬億新基建風口成「吸金石」 社會資金積極入局 更多促進多元資金...
    目前,已有20多個省份公布規模達數萬億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為充分發揮「新基建」的乘數效應,除了通過發行專項債、擴大信貸資金支持等政策不斷加強對「新基建」的資金支持外,民間投資力量也圍繞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等多個重點領域加快集結腳步。記者了解到,更多調動社會資本的利好政策還將出臺,為「新基建」投資供給更多中長期資金。
  • 巨豐投顧觀點登上證券日報A版頭條 深度解讀「抗疫」扶持政策對...
    丁臻宇表示,2020年專項債不再投向土地收儲和房地產相關項目,只投向基建。這和2019年僅有24.1%投向基建截然不同。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記者對巨豐投顧研究團隊精心打造的數據挖掘內容進行了報導,廣受市場關注。從截至1月11日預增數據來看,業績大幅預增個股以計算機行業居多,其他行業分布較為均衡。整體來看,大幅預增的除了興業證券是市值較高的權重股,其他個股多集中於100億以下的小盤股。
  • 新基建相關股權投資基金迎來新機遇 行業專家解讀國內私人銀行發展
    國內私行產品服務發展迅猛,目前主體服務範圍已經與國際接近,在資產安全、財富創造以及傳承方面均有所囊括。新冠肺炎疫情這個不定因素實際上也加速了國內私行的優勝劣汰。私行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傳統面詢的方式無法進行,這也倒逼大部分私行行加速科技應用,提前發力直播等線上策略會,推進線上交易閉環,這次過程一大批潛在客戶因為流動到了平安、招商等具備線上化交易技術的私人銀行中。
  • 新基建排頭兵特高壓繼續受追捧 這隻概念股股價已翻番
    其中,通光線纜最近7個交易日6漲停,股價直接從3月4日的7.29元上漲到3月18日的16.4元,實現翻番。消息面來看,國網公司宣布全年特高壓投資額超千億元。特高壓投資提升,符合新基建方向,將在2020年扮演重要角色。
  • 上海海能證券投顧:AI晶片「獨角獸」強勢來襲
    未來幾年,中國AI晶片市場規模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24年,預計市場規模將達到785億元,未來龐大的市場規模是AI晶片行業受到資本青睞的重要原因。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以及萬物互聯的趨勢形成,人工智慧的算力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工智慧晶片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AI晶片相關個股迎來新的機會。
  • 買方投顧時代開啟:中信建投基金投顧產品上線 來看各家收費對比
    ;不用的錢追求高收益,可籤約勇攀高峰策略股海縱橫。再來看收費模式,對於投資顧問費的收取方式《通知》沒有明確規定,可能的收取方式有按投資者資產規模收費,按服務期限收費,差別佣金收費等。借鑑海外經驗,絕大多數投資顧問採取按客戶投資資產規模收費。
  • 助推「新基建」,移遠通信多平臺5G模組加速行業應用
    預計2019—2026年間,國內5G通信市場總體規模將超1萬億元。5月18日,移遠通信5G智「建」未來線上產業峰會盛大舉行,會上,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高通、上海海思、移遠通信以及大疆、愛立信、通維、宏電、世紀鼎利在內的產業鏈上下遊十幾位嘉賓相聚雲端,圍繞5G發展現狀、未來應用趨勢、新基建、物聯網等熱門話題,分享了最前沿的行業信息以及最新的戰略布局等。
  • 招商證券2020產品代銷規模增長150%,如何搶佔...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受益於市場行情和基金賺錢效應,券商的金融產品代銷業務在2020年迎來大年,多家券商的代銷規模、收入創新高。作為行業前十的招商證券(600999,股吧),2020公司代銷規模及保有規模均超千億,銷售同比增幅150%以上;其中,混合權益類月均保有規模超600億,金融產品代銷收入增長較2019年出現倍數增長。在招商證券財富管理部相關業務負責人看來,券商產品代銷業務將是經紀業務的增長點,且券商依附對資本市場理解的先天優勢,將有助佔據這波財富管理機遇的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