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定增引發的血案上周四賽輪輪胎公告修改定增方案,繼續推行,踢出新華聯,由實控人和海南橡膠瓜分,增發價3元,次日股價最低跌至 5.52,一周之內較高點跌近20%,有點慘。
本次增發有幾個要點:
低價:低至3元/股,本次定增延續的是4月15的方案,當時賽輪股價受疫情衝擊正處於低位,並且是按照8折的最低價做的,方案的時機和價格折扣都打滿了。高量:增發28%,接近定增不能超過原股本30%的規定,量打滿。股本優化:增發後實控人袁仲雪控制的股份由19.81%提高到27.34%,原第一大股東新華聯被踢出定增,袁仲雪控制地位穩固了。同時引入產業鏈上遊夥伴海南橡膠持股10.39%,公司股本結構得到優化。此次增發利空現有股東:股份被大幅稀釋,每股內含價值顯著下降,並且3元的增發價格會形成一個心理錨定,壓制股價中短期表現,近期賽輪股價明顯弱於大盤和同業。
利好公司基本面:11.15的文章實控人易主喜提漲停,賽輪輪胎迎來估值修復良機中,我列了三個潛在隱憂,其中之一就是股權分散,實控人持股太低,有繼續增發或壓價增持提高持股的動機,如今落地,公司股本結構得到優化,同時融資22億,以後就可以踏踏實實做經營,利好公司長期發展。
定增還需要證監會通過,理論上有變數,不過從公司一再推進定增來看,袁仲雪勢在必得。按照定增後的總股本,對股價再做一次測算。
註:1.未考慮融資及引入海南橡膠之後對公司業績的提振,2.股價測算堪稱玄學容易打臉,僅供參考。
高管公告減持,這可能只是個開始周五賽輪公告董事張必書減持120萬股,數量不大,不過是一個信號。賽輪在2018和2019年有兩期員工限制性股票激勵,近期有7300萬股達到解禁條件,兩期的成本分別是1元和2元,獲利豐厚,除了部分高管,還有不少骨幹員工,高管減持需要提前公告且有比例限制,一般員工減持是不需要公告的,我估計已經有人開始賣股改善生活了。員工減持激勵股票獲取回報無可厚非,短期而言利空股價,長線沒什麼影響。
利空漸次兌現上次的文章還提到一個行業性隱憂:美國雙反,預計12月美國將發布針對韓國、泰國、越南等地進口乘用車輪胎的雙反初裁,如果被大幅加稅,中短期無疑會影響賽輪、玲瓏等廠商的業績,導致股價承壓。
我國輪胎產業在過去十多年間頻頻遭到美國「雙反」,也導致2014年之後出口美國份額大幅下降,但並未阻止國內輪胎企業逐步變強。頻頻被雙反,其實也證明國產輪胎的市場競爭力在持續增強,雙反不影響玲瓏、賽輪等企業的長期成長邏輯,實際上玲瓏輪胎近期的股價堅挺,賽輪近期的調整主要還是公司自身的原因。
隨著經濟的復甦以及原材料漲價,下半年國內輪胎多次漲價,最近由於供應不足,美國輪胎也在漲價。目前輪胎原材料價格在高位,輪胎成本上升,而內銷和出口雙雙回暖,部分輪胎廠出現供不應求,漲價有底氣,但是能否完全消化原材料漲價的影響以及市場接受度如何,其實還是有點疑問的,需要保持關注。
最後,賽輪目前股價安全邊際高,在短期漲幅超50%之後,疊加低價增發、員工激勵股票解禁、美國雙反,中短線面臨一定壓力,長期成長性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