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9月15日晚
第七屆石家莊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
在位於贊皇縣嶂石巖景區
遊客中心廣場的主會場
盛大啟幕
第七屆石家莊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式現場。
千年古縣,唐相故裡
來自全國各地的賓朋
齊聚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山腳下
赴一場穿越古今的文旅盛會
贊皇多奇境
太行山脈在贊皇縣內蜿蜒曲折
造就了多道秀美風景
境內遍布形態各異
雄奇秀美的山脈
有嶂石巖、棋盤山
五馬山、石柱山、贊皇山
等多座名山
其中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嶂石巖
擁有「北方涼島」「天然氧吧」之稱
嶂石巖地貌與張家界地貌、丹霞地貌
並稱中國三大砂巖地貌
開幕式演出。
近年來,贊皇縣堅定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和省、市委加強生態建設的要求,突出綠色發展主基調,提出「生態強縣、大美贊皇」建設目標。如今,在贊皇縣的用心經營下,全縣山青水秀,林茂果豐,林果面積達到10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連年位居石家莊市第一,深山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成為了河北省最綠的地方之一。
先後獲得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國綠化百佳縣、全國首批國家級林業科技示範縣等。
開幕式電子菸花秀。
開幕式電子菸花秀。
贊皇手繪旅遊地圖。
今年以來,贊皇縣委、縣政府貫徹落實「辦一屆精彩大氣節儉的旅發大會」的指示要求,緊緊圍繞「生態強縣大美贊皇」這一主題,依託贊皇生態資源優勢和濃厚歷史文化底蘊,確定了「一核、兩區、百點」旅遊產業發展布局,謀劃實施了21個重點項目及各鄉鎮旅遊「百點」。
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實際,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進行。旅遊項目觀摩以「雲端+實地」新模式開展,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搭建「全景雲觀摩」直播間,以直播、錄播、短視頻等形式推介文化旅遊產品,利用「網紅經濟」助力鄉村振興。同時,本屆大會將舉辦贊皇文化書畫展、贊皇風光攝影展、非遺土布文化展演等特色專題活動,全面展示石家莊文化旅遊發展工作,展示贊皇的大好風光和生態環境。
志願者們全力做好服務工作,歡迎參會嘉賓。
一、贊皇的由來
據《贊皇縣誌》記載:周朝時,贊皇境內有山名巑(亦稱唐背山、金雞山,縣城西南),周朝第五代君王穆王姬滿討伐少數民族部落時,在此戰勝犬戎,封此山為贊皇山,始有贊皇之名。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縣時,因山得名,稱讚皇縣,一直沿用。
在古代,「贊」字有「佐助」之意,現在沿用的有「贊助」一詞,「皇」字有「大」、「上天」之意,《詩·大雅·皇矣》中有「皇矣大帝」之說,現沿用的有「皇天」一詞。周穆王封「贊皇」一詞時,因是戰爭勝後之封,當取「上天佐助」之意。後來隨著漢語詞義的演化,「贊皇」一詞又賦有「讚頌皇權」、「頌揚皇威」之意。
二、贊皇縣的建制沿革
春秋時期,贊皇地域先屬鮮虞國。周敬王三十一年(前489年),魯滅鮮虞,遂屬魯地。
戰國時期,先屬中山國,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地屬趙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贊皇地屬恆山郡。
三國、兩晉時期隸冀州趙國。
南北朝至北齊時期,屬定州常山郡。
隋開皇二年(582)年,贊皇地屬趙郡房子縣。開皇6年(586年),始築土城,為置縣準備。十六年(596年),析房子縣西部置贊皇縣,屬灤州。到此,贊皇縣開始成為州轄縣。大業二年(606年),廢灤州,改隸趙州,大業三年,置州為郡,改隸趙郡。
唐代,趙郡(州)幾次州郡易改,贊皇始終隸之。
自五代至明洪武四年(1371年),贊皇縣一直隸趙州,期間贊皇縣曾兩次與高邑縣合併。
明洪武五年(1372年),設府,贊皇隸北平布政司真定府,永樂(1403年)之後,隸京師趙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趙州為直隸,贊皇隸直隸正定府。
民國二年(1913年),隸直隸省範陽觀察使,三年(1914年),改範陽為保定,隸直隸省保定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隸省改河北省,隸河北省。
1949年8月1日,隸河北省石家莊專區。
1958年12月20日,贊皇、元氏、高邑合併,1962年1月1日,恢復贊皇縣建制,計3年時間。
1970年,隸石家莊地區。
1993年,石家莊地市合併,隸石家莊市。
說到贊皇,首先想到的就是國家4A級景區嶂石巖,因世界最大天然回音壁而聞名的嶂石巖秀美山水風光成了贊皇最亮眼的一張名片。贊皇山水到底有多美?嶂石巖風光到底有多迷人?
嶂石巖農家樂的故事
在嶂石巖景區開辦了30年農家樂的嶂石巖村村民尚瑞國向記者講述了北京一對夫婦與嶂石巖24年的山水奇緣。
丨1996年 北京藝術家夫婦首次到嶂石巖就被深深迷住
55歲的尚瑞國是土生土長的嶂石巖村人,1990年,當時還是年輕小夥子的他和村裡的少數村民一起,利用自家的地蓋起幾間平房,辦起了農家旅店,取名「瑞國旅店」,成為在當地最早一批辦「農家樂」的村民,如今「瑞國旅店」的名字仍一直沿用,「當時連吃帶住一個人一天只收15塊錢。」尚瑞國說。
1996年,當時嶂石巖已經在全國有了知名度,不少外省市的遊客到嶂石巖遊玩,其中北京遊客居多。盛夏時節的一天,尚瑞國的妻子到贊皇縣城進貨,在長途車站附近偶遇了一對北京夫婦,聊天間,得知這對夫婦要去嶂石巖景區旅遊,善良純樸的尚瑞國妻子就順路把這對夫婦帶到了嶂石巖,並將二人安頓到自己家的小旅店。
數日遊玩下來,這對北京夫婦被嶂石巖的秀美風光深深吸引,無論是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還是別具特色的嶂石巖地貌,從丹崖、碧嶺到奇峰、幽谷,讓這對夫婦流連忘返。這其間,尚瑞國夫妻二人也了解到了這對北京夫婦的身份,丈夫印先生,50多歲,北京某國家級著名文藝團體的大號樂器演奏家;妻子王女士,50多歲,是北京另一個國家級著名文藝團體的小提琴演奏家。尚瑞國夫妻二人的質樸與熱情也給印先生夫婦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丨兩家人成一家親 北京夫婦出資10萬幫助新建旅店
印先生夫婦與嶂石巖的山水奇緣也就此拉開了序幕。此後的每年夏季,印先生夫婦都會到嶂石巖小住一段時間,而且每次都住到尚瑞國的旅店。一來二去,僅有一個女兒的印先生夫婦竟認尚瑞國的妻子做了幹閨女,兩家人成了一家親。
20年前印先生夫婦與尚瑞國女兒的合影。(尚瑞國提供)
1998年,印先生夫婦做出一個決定,給尚瑞國夫妻10萬元錢,讓他們在嶂石巖新蓋一棟兩層樓的旅店進行經營,經營收入印先生夫婦分文不取。雖然親如一家,但是尚瑞國夫妻二人哪裡能收這份錢,一再推讓,後來,印先生夫婦只好聲稱,以後他們退休了每年夏天就到嶂石巖長住。尚瑞國夫妻也只好收了這筆錢,在原來旅店基礎上重新修建了可供16位客人住宿的兩層樓旅店。
印先生夫婦退休後,每年夏天都會到嶂石巖,從6月初夏一直住到9月入秋。印先生夫婦就住在尚瑞國家裡,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一起。「在生活上他們二老不但不讓我們多分擔,還經常接濟我們。」尚瑞國的妻子說:「後來,印先生身體不太好,到秋冬季旅店生意不忙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去北京,在醫院病床前幫著伺候老人,算是我們對二老的感恩回報。」
丨10年前老人去世 身後安葬在嶂石巖與山水長相伴
10年前,印先生因病去世,遵照老人的遺願,印先生的家人將老人的遺體在北京火化後,將骨灰帶到了嶂石巖。「我和媳婦在自家的山地裡挑選了一處地方,按照山裡人的喪葬習俗,用石頭建了一個墓葬,把老人的骨灰進行了安放。」尚瑞國說。
印先生的妻子王女士也已經是77歲的老人。「印先生去世後,每年的清明節,印先生的家人都會到嶂石巖祭掃悼念,其他時候,我就經常去掃掃墓,負責進行維護。」尚瑞國說:「去年夏天,老太太還到嶂石巖住了一段時間。今年受疫情影響就沒來,老人的身體也是大不如前,上山會有些困難。」
尚瑞國和他的瑞國旅店。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馬冬勝 攝
如今,尚瑞國在2層樓的旅店附近又新建了一棟3層樓,可以同時容納30人住宿,位置離景區索道不太遠。尚瑞國的女兒出嫁了,兒子還在上學,平時他和妻子打理旅店,另外還僱著一名廚師,忙的時候還會臨時找人幫忙。「這個旅店每年能收入十萬八萬的,今年差一些,估計也就掙個五六萬。」
這幾天,尚瑞國也在為旅發大會忙碌著,有8位參會嘉賓被安排住在瑞國旅店。此外,嶂石巖還承擔著旅發大會主會場和觀摩點的重任,哪兒需要人手幫忙,尚瑞國也會積極參與,出人出力。「這個大會讓更多的人了解贊皇,了解嶂石巖,家鄉越來越美,遊客越來越多,老百姓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丨全縣共開辦有450多家農家樂
贊皇縣是一個山區縣,地貌格局大體是「七山二灘一分田」,山場面積115萬畝,有嶂石巖、棋盤山、五馬山、石柱山、贊皇山等多座名山,其中嶂石巖地貌與張家界地貌、丹霞地貌並稱中國三大砂巖地貌。贊皇縣山青水秀,林茂果豐,林果面積達到10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連年位居石家莊市第一,深山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成為河北省最綠的地方之一。贊皇還是千年古縣,自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縣,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中國首批「千年古縣」之一。
尚瑞國的瑞國旅店只是贊皇縣眾多農家樂的一個縮影,也是贊皇縣堅持「生態興縣、農業穩縣、工業強縣、旅遊富縣」發展理念的一個踐行範例。近年來,贊皇縣全力建設「生態強縣、大美贊皇」,走出一條符合縣情的綠色發展之路。不僅是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還先後被評為「全國綠化百佳縣」「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中國贊皇大棗之鄉」「中國核桃之鄉」和全國首批國家級林業科技示範縣。
贊皇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守護綠水青山,打造鄉村旅居康養目的地」的主題,發展農家樂、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扶持壯大重點現代農業園區和扶貧龍頭企業,不斷擴大覆蓋面,延伸產業鏈,增強帶動力,確保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致富。
截至目前,全縣共有農家樂45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41家、家庭農場48家、重點現代農業園區13家、各級扶貧龍頭企業28家。旅遊業已逐步成為贊皇扶貧產業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和「排頭兵」。2014年初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928戶66202人,2019年5月,贊皇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文/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馬冬勝
圖/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張海強
·END·
贊皇發布
縱覽贊皇無限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