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和Defer是個啥?間隔年要如何規劃?

2020-12-23 金吉列大學長洛陽

Gap Year

間隔年,Gap Year,特指在畢業後,先不繼續讀書或工作,而進行社會實踐,自我認知的「經驗學習」。學生間隔年之後,要繼續完成學業,只不過畢業後,希望有大塊的時間,做校外的事情。

如果一個高中畢業生,畢業後就去修車鋪當了技工;本科畢業生,畢業就去公司做市場文員,然後一直從事這個職業。這並不叫「間隔年」,而只是就業。

在以往的實踐裡,間隔年規劃得當,對以後的升學幫助是非常大的。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學生以前的成績GPA不高,不能重新上一個高中或者本科,再比如想轉專業的學生,本科學的心理學,碩士想讀健康數據分析,需要一些理工類的本科課程,在間隔年,可以補上這類的課程和經驗。

Gap 和 Defer的異同

今年因為疫情,有大量「Defer」,也就是「暫時休學」一個學期或者一年。有時候我們也廣義稱為「間隔」 Gap。

其實美國學生defer 很正常。本土學生,大學讀上5年,6年,家常便飯。但是國際學生,因為受到移民局的「全時學生」的要求,所以,各個大學,國際學生的管理,往往與本國學生不同,不可不察。

嚴格來講,Defer 和Gap 有兩個區別,

Defer是指「暫時休學」,是在學校上學期間,有學籍而Gap,有可能已經有了錄取,也可能沒有錄取,但是還沒有開始學業。Gap是在學校之間的階段,比如高中到本科,本科到碩士。如果學生是完成了第一年,就叫Defer,而不能叫Gap。這在同學校的溝通中,要注意用詞。否則可能引起溝通效率降低,達不到學生的目標。

國際學生,不管是Gap還是Defer,這段時間都不能在美國。如果滯留,違反移民法,會被遣返,不得入境。固然是常識,也要小心。

間隔年不能踩的雷

沒有專家指導不要修大學課程

高中升本科間隔年,如果準備修大學的課程,建議有專家指導。

在美國的大學制度裡,學生的所有成績單,都必須上報。而且在拿到高中畢業證之後,只要有本科的學分,一般就只能算是轉學的學生,不管你在世界上哪個地方的本科,碩士,大專,社區學院的大學課程。

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上海國際學校的學霸,在進入本科之前,就修了幾十個MIT的碩士課程的學分,結果導致大學申請「全聚德」!家長這個時候找我諮詢,原來是就是踩了我說的這個「雷」!他的申請策略和規劃,整個就錯了!學生聽學校的話,沒有請私人升學顧問。

我多說一句,術業有專攻。高中校內的升學顧問,固然認真,但他們受到的職業培訓,就是不能做超出他們的工作描述範圍的事情。校內顧問受僱於高中,樹立高中在大學的形象,不必為某個學生而跨出邊界。我看到做到「超出預期」的校內升學顧問,非常少。而私人顧問,受僱於學生家庭,目標是學生本人,不管學生發生什麼情況,都會努力給學生找到最好的方案,不管是升學,轉學,學業規劃,課外背景提升,升學和轉學。

言歸正傳,學生千萬不要因為間隔年裡手欠,修了其他大學的課程,而喪失的按照本科新生錄取的機會,只能被按照轉學對待。而自己又絲毫沒有做過轉學的規劃!美國前30名的大學裡,除了有數的幾所公立大學和個別私立,其他70%大學,本科新生錄取人數,錄取率,都遠遠超過轉學錄取!不要用力過猛,給自己找麻煩。

很多美國的研究型大學都規定,如果學生在間隔年裡,增加了其他本科學校的學分,那麼本科大一錄取的資格要被取消,學生必須按照轉學生重新申請。

如果你真是要轉學,那麼要好好做轉學的規劃,而不是被動的被取消錄取,或者不能做大一新生申請,而必須做轉學。

所以,簡單講,間隔年,學生如果是要修大學課程,要事先諮詢學校和私人顧問。

Defer 一定要有書面確認學籍

不管是高中,本科,還是碩士,如果學生已經有了學校的錄取,就是在學校有了一席之地。如果學生選擇下一個學期或者學年不來,一定要得到學校的書面確認,保證學生的這個位置還在。

學生千萬不能以為,自己拿了錄取,到了明年,再告知學校,學校也會「照常」接受。

要知道,所有的美國名校,都是有一個長長的「候補」WL名單,你不去,自然有人會候補轉正,不管是從新生候補還是轉學候補。我的厚仁同事,今年幫助了很多WL的學生轉正。如果有的學生因為溝通不當失去了學校的名額,那麼轉正的學生真該謝謝你們。

有不少學生,因為沒有理解休學的校規,而失去的學籍,然後才找到厚仁申訴溝通。

學生要明白,Defer,休學,並非學生的權力,而是學校學籍管理的一部分。如果是因為個人健康狀況,不能上學,那是正常的休學。但是如果因為學生不滿意校方的教學安排,而要休學,那麼學校可能就要個案處理了。

有很多學校,尤其是選擇性強的大學,明確告知國際生,如果你選擇不來註冊,那麼將失去你的學籍和身份。學校是有些不近人情,但是這是校規,我們只能遵守。

間隔和休學一年的的校外規劃

間隔年的本來目標,其實是「經驗學習」,體驗社會和專業。我們一個同事,在本科間隔年裡,就隻身去了紐西蘭闖蕩了一年,收穫非常大。

但是中國大陸學生,以前一般都是不做「間隔年」規劃的。目前全球疫情,國內又難以找到適合的公益,實習,就業,沒法在國內搞「經驗學習」。對於升學和就業,大多數學生在國內的「實習」,會直接被忽略,原因很簡單,太水。

如果學生在這個間隔年裡,只能在家休養,冥想,打遊戲,沒有任何的進步,反而導致英文,學業的退步,再開學跟不上,我也不奇怪。這樣的「間隔年」,就和「蹲班」沒有很大的區別。可能唯一的好處,就是晚交一年的學費。

間隔年規劃,是很現實的問題。這也需要顧問更多的經驗。我把這個,作為學生整體成長規劃的一部分。我在美國參與的一個組織,叫「間隔年協會」,就是在規劃學生在間隔年裡,有更大的進步。

大陸國際學生在大陸,間隔年,主要還是做下面兩種學業規劃。

要進入高一,大一,研一的同學

學生可以重新申請更好的大學。如果能有更好的錄取,就去,如果沒有,就去原來錄取的學校。這是很現實的目標,也比較容易規劃。

其實大陸的學生,一般在間隔年裡,能做的事情,也就是語言的補習,比如重新考託福,SAT,GRE,提高分數。

這裡有一類特別的人群,就是ED被錄取,然後覺得ED學校不滿意的學生。在下一年裡重新申請,成為另外一個更適合的大學的新生。在實踐中,通過有效的溝通,是可以擺脫ED的一個方法。

要進入大二,大三,大四的同學

已經在本科的學生,是可以在間隔期間,去其他學校修學分的,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

這涉及到學分和課程的規劃。學生在選課前,建議一定要和自己大學的負責人,或者是自己的私人顧問溝通,不要修了課程,不被大學承認,轉不過來學分,那麼就白修課了。這樣的情況,我們遇到很多,尤其是去修國內大學合作辦學機構開辦的,花錢就給學分的「水課」的。

另外,在即將進入大二和大三的同學,在間隔年裡可以規劃轉學。

不要以為,如果你在籌劃轉學,那麼就會成為原本所在大學的「仇人」。美國的轉學是很普遍的,川普,歐巴馬,本科都轉過學。

如果做轉學的規劃,那麼轉學申請截止日一定要注意。最早的就是加大系統的轉學截止日,在11月30日。轉學的規劃,最晚截止日,有一直到8月的,比如夏威夷大學主校。

做轉學規劃,要對目標學校,專業非常清晰,這需要比本科升學的規劃,有更多的經驗。

對不了解本科轉學的學生和家長,我這樣告訴他們,轉學就是新的入學機會,而且如果轉學錄取不滿意,學生在院校不走就可以,和以前一樣。

總結一下,大一本科新生,間隔年,不要手欠修課,可以規劃重新申請。大二,大三,可以規劃轉學。如果要規劃「經驗學習」,那麼要有資源和經驗。

疫情時期過得快,珍惜時光吧。

相關焦點

  • 今年留學不順利,或許Gap年是更好的機遇!
    留學生們用一句話自嘲:中國打上半場,全球打下半場,但留學生要打全場。今年留學的留學之路這麼難,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今年是不是該考慮gap?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gap year。什麼是gap year?01Gap Year「間隔年」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英國,之後擴展到其他國家。一般常見於在中學畢業之後、讀大學之前騰出一年的時間來進行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 受疫情影響,該不該選擇Gap year「間隔年」?
    Gap year須知間隔年(Gap Year)流行於西方國家,是指青年在升學或畢業後工作前,做一次長期的旅行,在步入社會前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間隔的意思是停頓,是用一種輕鬆的狀態長期融入當地的生活。就是以一種「間隔」當前社會生活的方式,達到更好地融入當前社會的目的。
  • 間隔年到底值不值?gap year後的就業困境|雅思口語素材
    間隔年這個概念,本來指的是國外高中生畢業後下,先不上大學,間隔一年,在這期間可以去旅遊,去實習,為自己大學選什麼專業、以後從事什麼職業,提前體驗提前規劃。高考後不趕緊上大學,這在國內激烈的競爭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倒是很多人在畢業工作幾年後,因為種種原因,會選擇gap year。
  • 還要跟今年defer和gap的人競爭,該如何提升錄取率?
    留不留學乾貨、攻略、案例,關於留學的一切都在這裡關注21Fall的留學申請難度註定會刷新歷史記錄,對於打算今年申請的小夥伴來說,不僅學位名額被defer的同學佔去了一部分,而且還需要跟gap的人一起競爭,申請壓力之大,最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大家應該怎麼做呢?
  • 開學遙遙無期,被迫gap一年的他們到底有多慘?
    擔心9月份能否正常開學,還是被迫gap一年?網上展開了各式討論。這篇文章從時間安排和自主學習兩大方面,給予一些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再不濟,個人愛好總是要培養一個吧?02如何保持英語語感?現在各大平臺的資源那麼多,免費的英語交換學習社區app也是各式各樣,國內線上英語機構也是百花齊放,選擇性價比高的,你喜歡的方式,保持口語輸出和英語環境。或者憑藉已經拿到offer的背景,拿到還怕找不到一份實習嗎,有技能建議拿出去磨練。實踐出真知,實習會加深對個人能力乃至職場的認識,有利於規劃未來的職業計劃。
  • 疫情下被迫Gap如何絕地反擊?美研申請Timeline分享!
    被疫情暴擊而選擇gap的留學黨,該如何絕地反擊?準備2021年入學的準留學生如何制定美研申請Timeline?這一屆的留學黨真的可以說是史上最慘了。國內情況剛剛好轉,就在大家都以為終於可以安心出國好好上學的時候,國外又迎來疫情大爆發。全球疫情,中國打上半場,全球打下半場,留學生打全場。
  • 疫情催生「間隔年」全球新趨勢 要網課還是要GAP?
    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大學已經裁掉了8%的員工,並且關閉了八個學院中的兩個。高校為此也採取了其他的應對措施,包括布朗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在內的學校表示,它們將不會自動批准新生的延期申請,而是需要學生們提供合適的理由以及間隔年計劃,僅僅「擔心疫情期間大學經歷的不完整」這一原因是遠遠不夠的。
  • 「規劃」約等於122個足球場!吳淞江生態間隔帶專項規劃公示
    閔行區新聞辦說,吳淞江生態間隔帶(閔行區新家弄段)專項規劃(公眾參與草案)正式對外發布。本次規劃範圍位於閔行區北部,屬於新虹街道和華漕鎮,東至華翔路、西至滬杭鐵路外環線西側規劃道路、北至北青公路、南至崧澤大道,總用地面積約87.46公頃(約等於122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由公園、綠地與水域覆蓋。
  • 疫情=Gap Year?我勸大家還是理智考慮一下!
    在規劃gap year的時候,學生們需要知道,其實社會上有大量的資源等著他們去收割。美國各高校一直以來對選擇gap的學生表示十分理解和支持,會為他們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幫助。比如杜克大學為新生提供「間隔年獎學」,普林斯頓更是會為gap year學生免費提供長達9個月包吃包住的全球志願者項目。 03 。
  • Defer還是不Defer?這一屆留學生的靈魂考題怎麼答?
    顧名思義,defer指延遲、推遲的意思。 今年由於疫情,不少學校出臺了defer政策,這意味著你可以向學校申請defer。 也就是如果你已經拿到offer,但是可能趕不上term1,就需要和學校申請suspend,把自己的enrolment延期(defer)到Term 2。
  • 疫情之下高中畢業生陷入兩難 選擇「間隔年」的人數增多
    疫情還未過去,上大學還是休一年,這是個問題。選擇上大學的人要面臨以線上課程為主的教學安排,而選擇休間隔年的人則無法按計劃出國旅行或參加實習活動。哪個才是正確的選擇?Devon Tyrie had a plan for the 2020-2021 academic year.
  • gap year什麼意思 gap year什麼意思中文意思
    Gap Year,間隔年的簡稱,通常被留學生用來委婉的描述畢業後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賦閒在家啃老這種狀態。 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gap year了。Gap year在國外是非常流行的,一般常見於青少年在中學畢業之後、讀大學之前騰出一年的時間來進行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在大學畢業之後、工作之前或者大學期間休學來開始自己的gap year時光。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面,大家會選擇例如旅行、修讀一些學術性的課程、義工服務等一些活動來充實自己,從而更好地幫助自己找尋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或者更了解自己。
  • Go 語言之 defer 的前世今生 - CSDN
    ,但我們這裡更關心的其實是它語義背後的中間和目標代碼的形式。5}開放編碼式 defer正如本文最初所描述的那樣,defer 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其實是一個編譯期特性。前面我們討論了為什麼 defer 會需要運行時的支持,以及需要運行時的 defer 是如何工作的。
  • 即將畢業了,我要不要 Gap Year?
    又是一個畢業季,同學們是否已經為畢業後的日子做好規劃了呢?要不要考慮gap year呢?看看職前菌如何給你分析:有人在知乎上提問:大四畢業,唯一的資本就是年輕。要不要趁現在還有勇氣,出去走走?當下計劃有三:1.西藏支教2.印度義工3.某城市當個兼職老師補充下:LZ家境其實非常一般,如果gap也是想自食其力的生活,起碼不問家裡要生活費。LZ大學都在好好學習,所以其實沒有太多思考自己的未來和職業規劃。
  • 海歸畢業因迷茫而選擇間隔年 間隔年(Gap Year)是什麼意思
    ­  不僅是王希,對許多在畢業後選擇間隔年的海歸來說,「迷茫」是促使他們選擇間隔年方式進行自我調整的重要原因。­  柳洋今年剛從法國雷登高等商學院畢業回國,她原本計劃畢業後就工作,卻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哪方面的工作。「人就像一隻小小的昆蟲,希望自己的觸角可以伸展向各個方面,去更多地接觸世界、了解社會。我希望通過短暫的停歇,想清自己要往哪方面發展,摸清自己的興趣所在。」
  • 「通透教育觀點」疫情下的Gap Year該如何是好?
    2020年疫情當下,留學生們真的焦慮了。冒險去上學、網課、gap year…面對這麼多前所未有的選擇,我們該如何分析利弊,做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決定呢?疫情當下gap一年是好的選擇嗎?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到底要不要gap一年?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
  • 要網課還是要GAP,這是個問題!
    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大學已經裁掉了8%的員工,並且關閉了八個學院中的兩個。  高校為此也採取了其他的應對措施,包括布朗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在內的學校表示,它們將不會自動批准新生的延期申請,而是需要學生們提供合適的理由以及間隔年計劃,僅僅「擔心疫情期間大學經歷的不完整」這一原因是遠遠不夠的。
  • 要網課還是要GAP,這是個問題
    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大學已經裁掉了8%的員工,並且關閉了八個學院中的兩個。高校為此也採取了其他的應對措施,包括布朗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在內的學校表示,它們將不會自動批准新生的延期申請,而是需要學生們提供合適的理由以及間隔年計劃,僅僅「擔心疫情期間大學經歷的不完整」這一原因是遠遠不夠的。
  • 視野|要網課還是要GAP,這是個問題!
    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大學已經裁掉了8%的員工,並且關閉了八個學院中的兩個。高校為此也採取了其他的應對措施,包括布朗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在內的學校表示,它們將不會自動批准新生的延期申請,而是需要學生們提供合適的理由以及間隔年計劃,僅僅「擔心疫情期間大學經歷的不完整」這一原因是遠遠不夠的。
  • 碰上「史上最難申請季」,早申放榜,被defer後該怎麼辦?
    很多同學在考慮給大學寫love letter向招生官表達對學校的熱愛和入讀的決心。這封郵件建議在常規申請結果放榜前,一般在2月中下旬發這封郵件,此時招生官要做常規申請的最終結果了。想要更新的申請材料也可以發給區域招生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