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頂級的9大教育法則(父母必讀)

2021-01-09 騰訊網

作者:洞見Echo

教育這件事,宜早不宜遲。

有句話說得好: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你只有一次機會。

掌握科學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使孩子在成長裡少走彎路。

以下9種世界最頂級的教育法則,也許能讓你找到教育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01

狼性法則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

小到一顆松果,大到一隻獵物,都是它們學習的對象。

小狼的成長,都是在對世界一次次好奇的探索下完成的。

孩子亦是如此。

好奇心強烈的孩子,往往會有更強的學習欲望,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拉比,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回憶起母親對自己的啟發:

其他家長每天放學後,會問孩子在學校學到了什麼。

而他的母親只問一件事:「你今天有提出一個優質的問題麼?」

正是這個舉動,讓拉比養成了不斷提出問題的習慣,為他成為科學家埋下了伏筆。

心理學家伊恩·萊斯利說:在未來,有好奇心的人會受到青睞。

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凡事有好奇心,比凡事不出錯重要

最健康的教育是,放手任孩子思考,讓興趣成為最好的老師。

02

自然懲罰法則

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提出:孩子所受的懲罰,是他的過失所帶來的自然結果。

簡單來說:人犯了錯,不能讓別人承擔,為自己買單,才能真正的成長。

看過一個經典案例:

孩子在家玩玻璃杯,很多家長會驚呼著阻止孩子,怕他摔碎劃傷自己。

一個父親,卻站在一邊觀察。

果然,孩子摔碎了杯子,手被扎到後嚎啕大哭。

父親早有準備似的,拿出棉籤和酒精,從容地幫孩子消毒包紮,順道告訴他,玻璃有多危險。

此事過後,孩子便再也不玩玻璃杯了。

不讓孩子犯錯,其實是教育中最大的謬誤。

很多人感慨「聽過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原因無非就是缺乏生活的實踐。

讓孩子自己體驗懲罰的苦楚,那些過去踏過的坑,才會變成他未來腳下的路。

03

甘地夫人法則

著名的「甘地夫人法則」,源於「印度鐵娘子」英迪拉·甘地夫人的真實故事。

她的兒子拉吉夫13歲時,要做一場不小的手術。

此時,醫生和甘地夫人商量,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最好騙他說手術不會疼。

甘地夫人卻直率的告訴兒子:

是手術都有風險。

即使哭鬧喊叫,痛苦也不會消失,反而會引起頭疼。

媽媽和醫生會幫助和陪伴你。

但是,除此之外,一切都要自己承受,咬牙堅持。

聽完了媽媽這番話,拉吉夫平靜的做完了手術,沒有一點哭鬧。

有遠見的父母,都明白一個道理:

孩子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父母不可能永遠庇佑他們。

他們最需要的,是努力向上的力量。

在坦途中尋求安全感,不如在困境中勇往直前。

04

尊重法則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

與9個月到3歲的幼兒多交談,他長大以後會更聰明。

在父母與孩子關係平等,相互尊重,溝通頻繁的家庭,孩子的智商高於正常水平。

對等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擁有自信和健全的人格。

照顧孩子的自尊,才是教育的第一原則。

魯迅說:孩子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最容易自卑,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最容易怯弱。

對幼小的孩子保持尊重,對犯錯的孩子釋放寬容,才是將孩子從錯誤和叛逆中拉回正途的捷徑。

05

天賦遞減法則

百年前,達爾文家中來了一位新手媽媽。

她專門來請教達爾文先生,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最好。

達爾文問:「您的孩子多大了?」

客人答:「才兩歲半。」

達爾文不無惋惜地說:「夫人,您已經遲了,遲了兩年半。」

這個回答雖有誇張,卻道出了「天賦遞減規律」的真意:

孩子的天賦,隨著年齡增大而遞減。

教育得越晚,孩子與生俱來的潛能,可能就會被挖掘的越少。

著名早教專家蒙泰梭利指出:

「生命中最重要的時期,並非大學念書的階段,而是人生最早期,它是智力形成的最重要時期。」

教育這件事,宜早不宜遲。

潛能開發越早,孩子越早贏在起跑線上。

06

狐狸法則

狐狸的生存世界裡,有一條約定俗成的法則:

小狐狸一旦成年,便要獨立養活自己,不能和父母待在同一個洞穴。若不懂得生存,便迎來自然的淘汰。

父母愛子,為之計深遠。

但家長們最常犯的錯,就是越位教育。

凡事為之包辦,孩子便什麼都不會幹,更受不起一點風浪,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巨嬰」。

美國有一條教育箴言:和你的孩子保持「二十碼」距離。

「二十碼」是個象徵——家長要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可處處圍著孩子轉,凡事留給他自己的空間。

該走的路,讓孩子自己走。

家長學會「放手」,孩子才能飛得高,飛得遠。

07

破窗理論

史丹福大學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在富人區和窮人區,分別停放兩輛一樣的車。

放在富人區的車,完好無損,過了一周,依舊如此。

而放窮人區的車,一開始就摘車牌,打開頂棚,不到一天,車就被人偷了。

此時,他們將富人區的那輛車的車窗打碎,沒幾個小時,車也被人偷走了。

這個實驗,延伸出「破窗理論」:

窗戶的玻璃被打碎,又遲遲不修復的時候,人們便下意識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這些破碎的窗戶,會營造出一種無序而破敗的負面氛圍,從而滋生出更多的犯罪。

環境,能決定人生走向。

一位校長曾說:「孩子就是家庭問題的投射,一旦孩子有什麼問題,必定是家庭的環境出了問題。」

一個凌亂的家庭,難以養出有秩序感的孩子;

一個家長不看書的家庭,難以養出愛讀書的孩子;

一個爸媽終日爭吵的家庭,難以養出陽光開朗的孩子。

而為人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就是良好的家庭環境。

08

超限效應

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時,一開始,他打算多捐點錢。

十分鐘後,牧師還沒結束,失去耐心的馬克·吐溫決定少捐一些。

又過了許久,牧師還在繼續,馬克·吐溫徹底生氣了,不但一分沒給,臨走時還從盤子裡順走了2元。

心理學上有個超限效應: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者作用時間過久,引起的逆反心理現象。

你要相信,那些被家長「反覆念叨」的孩子,心理活動和馬克·吐溫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家長越是絮絮叨叨,孩子的反抗心理愈高漲。

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

同一個問題,別盯著不放。

犯一次錯誤,只批評一次。

換個角度說事,「說」之前先「聽」,或許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09

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過一個試驗:

在班級隨機列出一份「有前途者」名單,並交給老師。

8個月後,名單上的孩子成績都迅速提高。

原因很簡單:來自老師的更多鼓勵和關注。

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一個積極的結果,往往來源於積極的期望

身邊最親近的人的支持,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塑造力。

如果你總是告訴孩子「你行」,孩子最終就會變得「可行」。

而如果你總是告訴孩子「你不行」,那麼孩子最終就會變成「不行」的樣子。

每個孩子,很可能成為了不起的天才。

前提是,永遠給他支持與信心。

生活中做錯了很多事情都可以重來,但教育孩子這件事絕對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願你我都能在這9大法則中,不斷發現自己的問題,不斷精進自我,用好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

家有小男孩

我們為您推薦一個優質的育兒平臺

每一個男孩,都是媽媽的軟肋,也是鎧甲。

養得好聰明又紳士,養不好費心又勞神。

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

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我們都懂。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偉大的四大教育法則(建議收藏)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 而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魚缸中永遠難以長成大魚。 要想孩子健康強壯的成長,一定要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而不讓他們拘泥於一個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魚缸」。
  •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不做無用功齊女士有一個5歲的兒子,從小就被家裡嬌生慣養,一直都是無法無天,對於這件事情齊女士也是非常無奈,對於一個媽媽而言,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孩子的教育更重要,但是每當孩子淘氣不聽話的時候,齊女士單靠說教,根本沒有辦法震住孩子,
  • 「樹文明家風 育時代新人」——《父母必讀》雜誌創刊40周年主題...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中央音樂學院原副院長、全國音樂心理學會副會長周海宏作為作者代表,分別分享了他們與《父母必讀》的深厚情緣。孫雲曉認為,《父母必讀》開創了重視家庭教育風氣之先,是中國家庭教育的一面重要旗幟,一直以來,在家庭教育的建設中發揮著前沿引領、協調組織的重要作用。
  • 《父母必讀》走過40年,讀者、作者共敘深厚情緣
    他親切回憶了《父母必讀》的創刊故事,及最早確立的辦刊方向、辦刊特色,並期望《父母必讀》隨著時代的發展,能成為持續對家庭有幫助,受到更多年輕父母喜歡的刊物。最新一期《父母必讀》雜誌,盤點了40個教育主張,比如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守護孩子的權利、信任孩子、向孩子學習等等。談及這本雜誌,讀者、作者們充滿了感恩。
  • 世界上最頂級的13個法則,人人都逃不脫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徹底認清自我的過程,無論你經歷了多高的巔峰,最後總會回歸最真實的自己。2:平衡法則平衡是宇宙最重要的規律之一,世界始終以它微妙又獨特的方式維持自己的平衡。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一個人,永遠只能享受和他相匹配的東西。得到一件東西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配的上它。4:整體法則任何一個東西,都既是世界的縮影,又是世界的全部。
  • 豆瓣9.5分的《父母愛情》為何被喜愛?人物設定符合吸引力法則
    以評價人數超過10萬的國產劇來對比,目前以9.7分排在第一位的,是陳寶國主演的《大明王朝1566》。接下來就是同為9.6分的八七版《紅樓夢》和八六版《西遊記》。再然後就是同為9.5分的《武林外傳》和《父母愛情》。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並無好處,巧用「自然法則」,讓孩子更優秀
    越想越氣,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小年就是故意坐在電視面前,說什麼都不去做作業,為此和母親大吵了一架,小年的母親氣得差點都哭出來了。吼叫式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危害?1、變得叛逆父母用什麼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很有可能也會用什麼方式來「回敬」父母。父母對孩子吼罵,把負面情緒傳給孩子,那麼孩子也會像父母一樣,對父母也大吼大叫,變得叛逆,難以管教。
  • 心理學ABC法則:樂觀的孩子,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所以說,讓孩子有一個樂觀的心態,避免他們陷到負面的心理問題去,成為很多父母想要解決的問題。心理學ABC法則:樂觀的孩子,是父母培養出來的:我們常說,"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心態樂觀不樂觀,跟父母的培養有很大關係。在心理學上,有一種"ABC"法則,可以幫助父母更直觀地了解到如何培養樂觀的孩子。
  • 傳承啟示:新時代的少年必讀國學
    崔琦談到自己出生在河南農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衣民,但是他媽媽頗有遠見,咬緊牙關省吃儉用,在崔琦12歲那年將他送出村,出外讀書。這一走,造成了崔琦與父母的永別。後來他到香港、美國,成了世界名人。談到這裡,楊瀾問崔琦:「你12歲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讀書,結果會怎麼樣?」看到這裡,我猜想:崔琦一定會這樣回答:「我永遠成不了名,也許現在還在河南農村種地。」
  • 樂視電視用戶必讀,最適合父母用的直播軟體
    深受中老年用戶喜愛的特點:  1、界面簡單明快,可以非常方便地操作遙控器,來選擇看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等,首頁可以快捷添加直播功能,看各大衛視、CCTV,還有本地的地方臺,老年用戶喜歡看的畫質高清流暢,不會讓卡頓問題困擾父母。  廣場舞資源、貝瓦兒歌等等,更是老年用戶、小朋友的最愛,堪稱家庭用戶最愛的直播點播軟體。  二、老球迷看球首選·風雲直播
  •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是儘早讓孩子獨立,營地教育是給孩子的一份愛
    英國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過一句很走心的話: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營地教育讓孩子邁出獨立的一步成偉鋒本人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以他獨立的人格,面對他的世界。
  • 美國人教育子女的十項基本法則
    四、管理法則: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子不教,父之過」在哪裡都通行。未成年的孩子自我克制能力尚不成熟,因此父母必須負起責任來管束。但這種管束應該是充滿親情、人性化、科學而理性的,而不可把孩子作為私有財產來任意修理擺布。  也不可採用簡單粗暴的命令式,毫不顧及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人格。
  • 【父母必讀】CCTV4熱點透視——少兒讀經在臺灣
    謝啟大:其實我們開始到了臺灣這幾十年來,一直都很重視中華文化的一個保存,還有一個傳遞。所以當時在我們讀高中的時候,我們要求所有的高中生必須要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這是我們一個必讀的書。後來我們發現其實高中讓孩子讀已經太晚了,應該再往下發展。
  • 45個親子教育法則,通通記下來!
    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所以說家長們與其給孩子報上不完的輔導班,不如給孩子營造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氛圍。家庭才是對孩子影響最深遠最深刻的一所學校。
  • 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萬句都有用
    在這三個時期中,父母應該給孩子留出一定的空間,父母要學會善用「魚缸法則」,比你吼破喉嚨還要管用。那什麼是"魚缸法則"?首先來看看孩子要經歷的三個叛逆期,然後再來告訴大家!因此大家就把這一現象叫做「魚缸法則」,可以應用於兒童的教育中,兒童在大環境中有充分的發展空間,可以更快更好地成長。生活中,我們怎樣打破「魚缸」讓孩子不再叛逆?
  • 頂級跑步法則
    丹尼爾教練的跑步法則我還想提出我稱之為「練跑的根本大法」。我設計出這些基本法則的用意是希望所有的跑者,不管你的程度如何,都能從訓練中獲得最大效果。因此下面這些基本法則就是為了協助你去評估訓練成效,並提高個人的訓練品質。1.
  • 坐擁千萬粉絲的哈佛大學教授,告訴你5大育兒黃金法則,6歲前有效
    彼得森的這本書,提煉了人生的十二條法則,雖然看似簡明,可是背後有心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的理論支持,相當了不起。彼得森說:只要你做到這十二條法則,那麼絕對混得比90%的人都要更好。那麼,這些法則對正在為育兒問題苦惱的父母有什麼幫助呢?彼得森深知父母對孩子的重要性,專門闢出了一章,教父母怎麼對待孩子,才算是最好的教育。
  • 好文案8大法則:不轉行的文案一定看看
    最近看黑弧奧美內部的一份文案培訓資料《文案是世界上最簡單的工作》,挺有意思。人狠話不多,言語到位,表達粗暴,毫不矯情,字字經驗。老賊簡要的分享給大家,值得慢慢品來。▼Copy writer?恭喜你,你選擇了世界上最簡單的一份工作!不是嗎?其實我對文案的要求只有2條:1、說人話。2、當你發現你沒有在說人話的時候,請參見第一條。
  • 丹麥父母用「最殘忍的」誠實教育,培養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丹麥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曾多次在聯合國發布的《世界幸福報告》中位居榜首。為什麼悲傷的童話故事和觀看動物屍檢的「殘忍」做法會薰陶出幸福感爆棚的丹麥人?而丹麥父母又是怎樣教育出一代又一代快樂、自信、成功的孩子的?
  • 《愛的教育》:一部孩子必讀、教師和父母更不容錯過的兒童文學
    書中的安利柯和他大多的朋友們都有一對明事理、有愛心,且真誠待人的父母。以安利柯為例,父母對他,除了要求他學業上用功外,還要求他坦誠待人,有感恩心、有友愛心、有同情心、有包容心,要善良、要勇敢、做事情要有魄力有擔當,無論何時都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且積極改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