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作文,是語文學習中的重頭戲。要想寫出好作文就必須學會修改。從某種意義上講,好文章不只是寫出來的,也是改出來的。那麼怎樣修改作文呢?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熟讀深思法。好文章有如璞玉,非得經過精心的雕琢才會放出藝術的光芒。修改時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趁熱打鐵」,出聲朗讀自己剛寫完的作文,在讀的過程中憑著語感你就會發現哪些詞用得不準,哪些詞句不通順。
第一遍朗讀著重修改語句;第二遍朗讀,注意段落安排。看段落間過渡是否自然,結構是否嚴謹。若上下段間讀起來覺得生硬,不連貫,則需適當增加過渡性語句,開頭結尾安排照應性的段落,最終使作文達到「匠心經營,天衣無縫」的程度;第三遍朗讀進一步思考作文的主題。
看主題是否準確、深刻,所選材料是否能準確地表達主題。否則,就需對材料進行補充或刪改。
著名作家魏巍在寫《誰是最可愛的人》時,就是在熟讀深思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反覆的篩選,最終選取了最能表現志願軍精神品質的三個典型事件。他曾說:「事實告訴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例子,來說明本質的東西,給人印象是最清楚的,也會是突出的。」因此,同學們在修改作文時也要注意選材的典型性。
二、間歇回顧法。這種修改方法也可稱之為「冷卻法」,即文章寫完後先放在一邊,等過一段時間後重新拿來讀。因為此時頭腦已較冷靜,便於發現文章中存在的問題。清代戲劇家李漁曾說:「凡作傳奇,當開筆之初,以至脫稿之後,隔日一刪,愈月一改,始能淘沙得金,無瑕瑜互見之失矣。」
同學們在作文時對有些問題當時不能發現,而隔一段時間再看,卻容易看清。所以,這時修改作文會大有裨益。此法若與第一種方法結合運用,效果會更好。
三、對比尋異法。作文除自己修改外還可與其他同學交流,把自己的作文與別人的作文進行比較,找到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指出:「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之一切的。」再者,可與同學交換作文進行修改。
俗話說:「旁觀者清」,對文中的毛病,我們自已看不出來而他人卻往往能一眼發現。可見,與同學交換修改,不僅能學到別人的優點,而且能彌補自己作文中的缺陷。
四、名篇仿照法。文學具有相通性和繼承性,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前人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我們在修改文章時,不仿借鑑前人名篇中的優秀之處,來優化自己的作文。
例如一篇描寫「冬」的習作,修改時,你就可以想想老舍《濟南的冬天》一文的寫法,他抓住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進行了生動地描繪。然後你再看自己的作文是否抓住了冬天的特點,如何修改才好。同樣,描寫父母之愛的文章則不仿借鑑朱自清《背影》中運用細節描寫的方法來表現人物。
當然,「文無定法」,修改也沒有固定的模式,作文成功的關鍵還在於同學們平時的廣收博取,勤學多練。
(作者:柳一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