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中國桌球協會主席劉國梁在1月10號這天迎來了自己45歲的生日。
告別了熱血沸騰的青春歲月,劉國梁在歷經沉浮之後,穩穩步入了人生的中年歲月。
2019年,中國桌球協會主席劉國梁出席中國桌球公開賽頒獎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年長」與「成長」似乎永遠不可能兼得,但熟悉體育比賽的人都知道,一場比賽的勝負往往取決於下半場的表現。如果將人生比作一場馬拉松,站在45歲的起點上,將過往清零的劉國梁又有了新的責任與使命。
去年6月份,劉國梁成功當選為WTT(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理事會主席,這是繼中國桌球協會主席一職之後,劉國梁的又一重身份。
提及這個新的職務,劉國梁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人生就是在不斷自我挑戰。」所謂挑戰,所言非虛。回顧他的球員時代,時光賦予了他無數的勝利與輝煌,同樣也為他設置了挫折與坎坷。過往的歲月,劉國梁面臨的挑戰無處不在。
從入選國家隊,到成為中國首位男子大滿貫得主,劉國梁只用了5年時間;從宣布退役,再到成為國乒總教練,劉國梁在執教的14年期間,繼續延續著國乒的輝煌:9枚奧運金牌,29個世錦賽冠軍,是他交出的完美答卷。
2017年6月,國乒實現「扁平化」管理,不再設總教練、主教練崗位,劉國梁也因此離開了一線。
當時,外界對於劉國梁的離開眾說紛紜,但於他自己而言,這是難得的一次「中場休息」,劉國梁也有了更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接下來的職業生涯。作為一個從5歲開始就與桌球結緣的體育人,劉國梁很清楚地意識到,他未來的生活裡,不可能缺少桌球的主題,因為這已經成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而劉國梁也相信,自己可以在這方面創造更大的價值。
球員時代,他已經得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榮譽,但是勝利的次數太多,鮮花和掌聲也難免失去魅力。人到中年,或許是時候去追求一些更有意義的東西。
正如此前他接受新華社採訪時所說的:
「我想要靜下來思考一段時間,人生的下半場應該要精彩。」劉國梁接受採訪。
在那段遠離國乒的時光裡,劉國梁依舊關心著隊伍的發展。只不過,這一次他站在了更高的格局,他在思考如何讓「國球」文化發揚光大,這無疑比拿金牌具有更大的價值和意義。
「中國體育正經歷改革,需要摸索出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的職業道路,這可能比在賽場上戰勝日本隊、韓國隊、德國隊要更有價值,難度也更大,我希望在這方面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對體育和桌球的認知了解,多做些事情。」劉國梁曾這樣說道。兩年前,闊別國乒15個月的劉國梁正式回歸,出任中國桌球協會主席。彼時的他,早已將目光瞄準了東京奧運,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世界乒壇陷入了停擺。
在奧運會延期期間,劉國梁收到了國際乒聯和WTT發出的邀請。站上了更大的舞臺,劉國梁也有了更多的挑戰以及更為遠大的目標,他希望:「將桌球提升為全球最偉大的體育項目之一。」然而疫情之下,國際乒聯賽事全面停擺。作為乒協主席的他,首先要對國乒做出部署。根據疫情要求,國乒進行了相關的計劃調整。賽事重啟之前,隊伍一直有條不紊進行著集訓。
劉國梁參加吐槽大會。
去年年底,2020男乒世界盃、女乒世界盃和國際乒聯總決賽相繼在國內舉行。時隔8個月,經過各方面的努力,國際桌球系列賽事率先在中國重啟,不僅成為向世界展示國內抗疫成果的絕佳窗口,也為世界體育賽事的重啟提供範本。
在全球疫情尚未結束的情況下,讓桌球比賽在中國重啟,本就是一件機遇與風險並存的事情,劉國梁也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壓力:
「但是怎麼辦呢?世界選擇了中國,他們相信中國,中國也有辦比賽的條件,我們勇敢走出這一步的時候,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比賽籌備階段,劉國梁基本每一天都在開會,微信群裡24小時在發各種動態,會議持續到凌晨兩三點也是家常便飯。等到比賽開始的那一刻,劉國梁掩飾不住內心的自豪與驕傲:「我就覺得開賽那一刻是最激動的,不亞於第一次去參加奧運會。」
不平凡的2020年,「不懂球的胖子」向全世界證明了桌球大國的包容與開放,也體現中國桌球在世界的地位和價值:
「中國桌球之所以強大,決不是小家子氣的強大。我們希望對手更強,希望對手能促進我們進步,我們會不遺餘力地幫助全世界桌球,這才是桌球大國的胸懷與展現。這一次他們看到了,而且我們也做到了。」「中國桌球,世界共享」,這是劉國梁當選乒協主席時提出的口號。如今,雙鬢有些發白的他正在努力讓這些想法落地。
從運動員到教練員,再到作為官員走向世界舞臺,劉國梁坦言是責任與使命促使他走到了今天:
「不管作為運動員、教練員還是中國乒協主席,任何時候為這項運動貢獻自己的力量,都是我一生的夢想和心願。」劉國梁社交媒體截圖。
去年的今天,44歲的劉國梁在個人社交媒體許下了生日願望,從他的配圖中不難看出,他想要的無非就是國乒能拿冠軍。
或許是去年的生活太過忙碌,也或許是在事業更進一步的同時,更無暇對瑣事面面俱到。在留下一條國乒軍訓匯報表演的視頻後,劉國梁去年在社交媒體上再無隻言片語。
有人說:「每一個中年人,不是在與命運交手,而是在與自己搏鬥。」無論去年收穫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得到讚譽也好,批評也罷,未來的歲月裡,希望劉國梁一直做一個心懷赤子之心的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