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車齊發!看「造車新秀」恆大如何後發先至?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沉寂了大半年,汽車圈終於迎來屬於自己的閃耀時刻。8月3日,恆馳6款車在上海、廣州同時亮相,囊括了A到D級各級別車型,以及轎車、轎跑、SUV、MPV等全系列乘用車型,引發全球轟動。

要知道,在此之前,恆大造車是「要技術沒技術,要經驗沒經驗」。這種「一窮二白」的背景下,恆大如何做到今天的「六車齊發」呢?

「快」——以技術換時間

細細回顧恆大的造車路,從去年11月恆大造車邏輯首度公開到如今的「六車齊發」,時間間隔也不過一年八個月。而汽車研發則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一款汽車的研發時間通常是在3-5年。恆大迅速研發了六款汽車,這個速度在業界簡直堪稱「不可思議」。

併購與合作,是恆大成功與時間賽跑的關鍵所在。

「恆大在造車上一無所有,要實現核心技術世界領先,只能通過買買買。買不過來的技術,我們就要合作」。許家印曾如此表態。

自造車之初,恆大就把目光對準了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造車技術,恆大通過一系列的國際併購與企業合作,在電池、動力合成、3.0底盤架構、先進整車製造等新能源汽車各領域的關鍵環節擁有了自己的世界頂級核心技術。

單看底盤架構,世界最頂級且唯一一個可以收購的擁有智慧財產權的底盤架構就是FEV和BENTELER研發的3.0底盤架構,恆大迅速將其收入囊中,並在此基礎上同步研發十四款車型,由此不僅降低研發成本,也極大縮短產品研發周期。

「準」——以合作換品質

建造汽車是個大工程,有了核心技術還不行,產品品質跟不上,一切皆成為空談。

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恆馳,2019年這一年裡,在23個國家,47個城市都可以看到許家印團隊的足跡。在這場全球奔波中,許家印搭建了恆大造車的「夢之隊」:既有MAGNA、EDAG、FEV、AVL等全球多家汽車工程技術龍頭;也有Andres Warming、Michael Robinson等15位全球頂尖造型設計大師, 還有博世、大陸、採埃孚等世界前110家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

通過在造型設計、技術研發以及供應鏈體系與國際龍頭強強聯手,打造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世界一流品質,用頂級品質讓世界看到「恆大質量」。

「狠」——嚴控造車成本

在外界看來,恆大3-5年產銷百萬的宏大計劃,多少讓人覺得「狂妄」。但這背後,也隱藏著恆大對於汽車成本控制的深刻思考。

龐大的產銷量可以大幅度降低恆大的管理和銷售費用,同時這種大規模生產還可以實現零配件採購價格的降低,進而大幅度減少車輛生產的成本費用。

另外恆大的生產基地均是按照工業4.0標準打造,先進的製造工藝在確保汽車的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的同時還能大幅提高產品品質,將生產成本達到最優。

恆大汽車六車齊發的恢弘姿態似乎正在告訴大眾,「三到五年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的目標不止是說說而已。

相關焦點

  • 從「一窮二白」到「基地亮相」,恆大造車如何實現「後發先至」?
    作為跨界造車新軍,恆大近期表現頻頻轟動汽車圈。繼6款恆馳全球驚豔首秀後,恆大上海、廣州汽車生產基地也正式揭開面紗,意味著恆馳距離全面量產僅一步之遙。這亮眼成績是如何達成的?不妨從下文一探究竟。衝壓車間·世界最領先的德國舒勒全自動衝壓生產線"技術+品質"為王 實現後發先至許家印在造車伊始就提出,恆大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成本控制必須行業最優"。
  • 六車齊發 恆大造車手握的是什麼牌?
    如今,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既擠滿了造車新勢力,也有眾多的傳統汽車製造商,「跨界者」恆大顯然是跳出常規解法的「升維思考者」, 不按套路出牌,卻取得讓人驚嘆的成效。
  • 恆大造車,到了考驗定力的時候了
    此次實車的面世,是恆馳8月份「六車齊發」之後的關鍵一步,也湊巧的是恆大對近期外界質疑聲音的回應。 任何雄心都會面對質疑,尤其是對於汽車這個需要資金、技術長周期投入的行業。可以確認的是,不可輕視的是恆大造車的信心、決心,以及這家公司要做就做最好的一貫風格。
  • 看恆大造車決心與信心有多大?
    近日再度更新「造車記」: 恆馳1啟動路跑、高端智能內飾曝光; 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也相繼亮相…… 重拳出擊之下,「假造車」謠言不攻自破,無論是豪華感、未來感爆棚的恆馳1,還是全球頂尖的科研陣容,都透露出恆大汽車要成為「世界最強新能源汽車集團
  • 「雄獅」來了,恆大神秘「造車天團」曝光_易車網
    從宣布入局造車至今,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們看到了恆大的決心和投入,也看到了跨界入局造車的恆大,不是空有一腔熱血和勇氣,而是資本累積所帶來的十足底氣和實力。一波「王炸」,「雄獅」來了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車市呈現持續低迷的發展,在造車新勢力都處於探索中謀求生機的狀態下,恆大汽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首次發布會便帶領恆馳六車齊發,一波王炸出場,可謂是給造車新勢力界帶來了「春風吹又生」的驚喜和生機。
  • 敢想敢幹的恆大造車再提速:恆馳1路跑視頻曝光!
    近日,有相關網友爆料,在路上拍到了「恆馳1路跑視頻」,看到這條視頻的車探也是大為驚訝,恆大造車的速度真是太快了!今年8月初,六款恆馳車全球首秀,從恆馳1到恆馳6,六款車型實現了A到D所有級別,及轎車、SUV、MPV等乘用車車型的全覆蓋,這在汽車界史無前例。12月初,讓我們看到恆馳1真的要來了!
  • All in造車步履不停 看恆大的決心與信心-汽車新地-北方網
    恆大造車以來動作頻頻,從造車伊始,就拿出「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決心,為此,許家印帶領高管奔赴全球23個國家、47個城市,先後考察了58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龍頭企業,為實現「汽車夢」拼命奔波,搭建起恆大造車的超強「朋友圈」。
  • 恆大造車的荒誕故事
    01 倒序造車:在完工的車間裡,重新挖開地面南沙基地無車可造,是由於具體要造什麼車型,還沒有定下來,但工廠已經建好。參與了恆大基地建設項目的姚海斌稱之為 「倒序造車」。一般來說,造車都是產品先行,車企根據產品規劃工藝、採購設備,倒推基建和施工計劃。
  • 「造車記」又更新!恆大造車決心有多大?
    一直牢牢佔據汽車圈C位的恆大,近日再度更新"造車記":恆馳1啟動路跑、高端智能內飾曝光,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也相繼亮相。重拳出擊之下,"假造車"謠言不攻自破,也進一步彰顯恆大造車的巨大決心和信心。
  • 恆大造車提速:兩大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
    近日,恆大汽車上海、廣州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猶如科技大片般震撼的機器人造車場面刷新了人們對智能工廠的想像。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衝壓車間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衝壓車間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車身車間據悉,兩大基地均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配備一支由2545名機器人組成的「造車天團」,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裝備、世界最先進的工藝,實現世界最先進的智能製造,全面達產後能做到每分鐘生產
  • 恆大「PPT」造車萬人捧!賈躍亭造車被說成大騙子?
    這不,法拉第在美國又傳來了消息,賈躍亭旗下的FF在社交平臺發布了多個FF 91預量產車組裝生產的視頻,同時,並表示FF 91預量產車下線後將加入測試車隊上路測試,繼續推進FF 91量產。雖然當前FF91並沒有實現真正的量產,但至少證明了一個點,那就是賈躍亭是真心在造車,哪怕眼前的困難巨大!
  • 恆馳炸街 看恆大如何在「造車路」上快速奔跑
    根據剛發布的新能源車銷售數據,11月新能源車零售量達到16.9萬輛,同比增加9.7萬輛,同比增幅為136.5%。新能源汽車以如此驚人的速度迅猛發展,其定位已不只是一個新興產業那麼簡單,更已經成為各國「經濟抓手」,未來賽道只能更寬更長。
  • 恆大汽車跨界造車,真實目的沒這麼簡單
    說恆馳汽車就先說恆大集團,恆大集團作為國內房地產的龍頭老大,財力不用多說,許家印老闆憑藉著恆大集團強勢登頂富豪榜首;恆大集團旗下的業務,我們老百姓最了解的應該就是房地產,體育和飲用水了。如今恆大又發布了恆馳這個汽車品牌,準備造汽車了,但是看著恆大發布的6款車型,滷蛋君真的想知道,恆大是要造車還是要造勢呢?
  • 字典裡寫滿「勇敢」的恆大,造車路註定崎嶇而偉大
    的確,在這場難度極高的造車創業大潮中,頭部玩家迅速裹挾了大量資源和外界關注度,如果我們把量產、交付比作是造車新勢力的上半場競爭的話,如今行業在經過一番大浪淘沙後,這意味著造車新勢力的競爭已經進入到&34;。
  • 恆大造車再次踩下「加速踏板」,量產倒計時
    掐指一算,恆大8月份才發布新車,12月份已實現路試,聯想到許家印那「力爭3-5年內把恆大建設成為超越特斯拉、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的豪言壯語,對造車毫無經驗的恆大為何能如此之快,為何敢口出如此「狂言」?這背後離不開它與眾不同的造車路。
  • 造車三連發 恆馳進入量產倒計時
    對此,外界的好奇有增無減:恆大是如何實現後發先至的?無數車企研發4、5年都只得一場空,恆大憑何兩年就有產品落地?本文為你揭秘恆大汽車背後的制勝法寶。01|整合全球頂尖人才、技術資源早在造車之初,恆大就通過一系列國際併購實現核心技術世界領先,擁有了3.0底盤、動力總成、整車製造、動力電池等世界頂級核心技術,還以前瞻性眼光成立全球研究總院,採取全球一體化研發模式來進行研發。
  • 跨界造車眾生相:虛線的蘋果,曲線的華為,直線的恆大
    國內外不少公司都卷進了跨界造車這股風潮,經過市場的毒打,國外著名家電企業戴森已經正式宣布繳械投降,由造車轉為了造零件。在造車路上走得磕絆的蘋果對其造車意圖總是遮遮掩掩,其中虛實難探;在我的認知中,華為大概率是會「曲線造車」,而恆大一日千裡,量產車指日可待。
  • 80%的人都沒看懂恆大的造車邏輯
    如果你的起步優勢,是依靠既有的產業鏈進行整合和複製,待產品面世後,再用掙來的快錢,從零開始反哺自己的研發和服務體系,那麼造電動車就相對容易。但若你的起步優勢,是不惜血本的先構建完備的自主研發體系,待整個內部生態成熟之後,再量產造車,那麼造電動車便相對較難。
  • 再論寶能造車——從發改委調查新能源汽車項目說起(一)_易車網
    再論寶能造車——從發改委調查新能源汽車項目說起(一)汽車人物故事匯我要分享國家發改委一紙發文,讓新能源汽車再次登上頭條,被提及的恆大、寶能更是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據報導,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11月13日印發了《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擬開展對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調查工作,並要求地方發改部門上報項目信息、建設進展等相關情況。文件提及到的恆大、寶能一時成為"眾矢之的",種種質疑的"有罪推定"仿佛找到了一錘定音的鐵證。事實是不是如此呢?
  • 恆大造車,重新定義路跑
    文/張一昨天一段30秒的恆大恆馳1路跑的官方視頻火爆全網後,網友紛紛調侃,新造車不僅定義造車方式,更是重新定義了路跑,甚至還有更過分的戲稱恆大這是在路跑還要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