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生命的象徵——「白洞」,它和黑洞相反,給宇宙帶來物質

2021-01-19 量子探索

宇宙,是人類已知空間的總稱,也是所有物質和時空的總和,人類的全部文化和全部記憶,都在這片時空中,在宇宙之外存在什麼,或許是人類永遠無法解釋的難題。在無窮的宇宙中,存在無法計數的天體。當這些行星在宇宙中的分布也存在一定的規律。

通常情況下,以恆星為引力源的恆星星系,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天體系統,我們可以簡單把天體系統分類為行星和衛星組成的「地月系」,行星和恆星組成的「太陽系」,以及被大型引力源(通常是黑洞)吸引的無數恆星系統組成的「銀河系」,由無數銀河系這樣大型星系組成的「總星系」,總星系遠遠不是盡頭,還存在更加宏觀的「超星系團」以及「宇宙長城」,這些巨型宇宙結構,通常要用數億光年來計算。

簡單總結,我們就可以發現「引力」在宇宙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指出,引力並不是一種傳統意義上的力,而是質量對時空的影響,也就是「時空彎曲」,一個物體存在於宇宙空間中,對空間的影響就是以引力的形式體現出來的。

較小的天體在被較大天體吸引,逐漸向著引力場中心運動時,也會產生一定的慣性,兩種力相互抵消,一個簡單的天體系統就形成了,地球和月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對於行星和恆星的形成,還存在不少的問題等待科學家解決。而在恆星死亡後,會根據不同的質量產生變化,質量較高的恆星就會變成黑洞或者中子星。

在廣義相對論中,其實還預言了一種天體的存在,和黑洞完全相反的「白洞」,如果說黑洞吸收所有的物質和能量,是宇宙中死亡的化身,那麼白洞的存在就是宇宙中生命的化身,這種天體只會不斷的釋放物質,任何外在的力和能量都無法進入白洞的內部,可以說它的性質和黑洞正好相反。

1916年,計算出了愛因斯坦的場方程,得到了一個神奇的答案,這個答案證明如果一個形狀為對稱球形的星體,真實半徑小於一定數值後,就會發生神奇的現象,這個數值被稱為「史瓦西半徑」,一旦達到要求後,在這個星體的周圍會產生一個「視界」,任何物質進入這個界面後,就無法逃脫。如今人類已經利用各自方法,證明了黑洞的存在。

而白洞,也應該和黑洞一樣擁有一個「視界」,只不過這個視界和黑洞相反,會阻擋任何物質和能力的進入,並且白洞在不斷地從內部噴射物質和能量。白洞和黑洞一樣,擁有很高的質量,因此會產生強大的引力,不斷吸引物質來到白洞的視界周圍,組合成一層物質層。

白洞被科學家用來解釋一些宇宙中尚不明確的高能天體和類星體,有科學家認為一些類星體就是以白洞為核心,不斷擴大,一部分物質來自白洞的內部,一部分是被強大引力吸引的宇宙塵埃以及被引力撕碎的天體。

十分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原本的顏色我們並不清楚,因為黑洞的引力讓光線都無法逃脫,我們在觀察時什麼都看不到,自然就是「黑色」的。而白洞的視界和黑洞相反,接近白洞的光線會被反射開,才會呈現出刺目的白色。而真正上黑洞和白洞的顏色是人類無法想像的。

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白洞的形成和黑洞有關,又或者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因為物質不均勻產生的超密物質,在宇宙中等待了100億年才爆發。類似的觀點還有「原生黑洞」,這樣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就產生的高能天體可以解釋為什麼宇宙的歷史只有138億年,卻形成了大量難以想像的巨引源。

人類面對宇宙還太多的未知,畢竟地球在宇宙的天體中並不特殊,除了存在生命之外,地球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巖石行星,並且因為地球的環境穩定,宇宙大部分環境對於人類來說都是無法生存的。

白洞目前沒有被證實確實存在,但是白洞卻可以解釋為什麼宇宙中有大量的射線,在宇宙空間中幾乎無時無刻都在傳遞著大量的輻射,這些輻射從何而來?一直都是讓人疑惑的謎團。

但是白洞的出現可以解釋這些問題,因為白洞在不斷你的噴神物質和能量,這些物質在被白洞從視界噴出後,會和被白洞引力吸引形成的物質層發生碰撞,釋放出大量的射線和輻射,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宇宙中總是充斥著大量的輻射。

如果以白洞為內核形成了類星體,那麼白洞在在不斷噴射物質的過程中,必然會導致質量的不斷流失,畢竟能量守恆,白洞不可能憑空製造出物質,那麼白洞中無窮無盡的物質從何而來?

「時空蟲洞」也是理論物理中的模型,在黑洞這樣的高能天體中,因為強大的引力讓時空高度彎曲,產生了可以跨越空間的蟲洞。因此有觀點認為,在白洞的內部,可能存在一個蟲洞,和其他平行宇宙的黑洞相互連結。

黑洞不斷吸收物質,而這些物質被白洞噴灑而出。雖然現在人類對白洞的了解很少,甚至不確定白洞是否存在,但是在未來,人類肯定可以找到更多和白洞有關的證據!

相關焦點

  • 宇宙中有黑洞,理論預測也應存在白洞,什麼是白洞呢?
    這導致人們猜測黑洞最終會枯萎並「死亡」,這使得對黑洞的討論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變得更加有趣和流行。什麼是白洞?如上所述,白洞是黑洞的理論對立面。從理論上講,它們的存在基於與黑洞完全相同的數學和廣義相對論概念,儘管我們還沒有找到宇宙中的白洞穩定例子。如果您要從遠處觀察到一個白洞,它看起來非常像一個黑洞,它正相反地起作用,光和物質從本來看起來像黑洞的地方緩慢噴出。
  • 你知道宇宙中還有一種白洞嗎,白洞和黑洞有什麼密切關係?
    具體地說,白洞可以向外界提供物質和能量,卻不吸收外部的任何物質和輻射。因此,在天文學界白洞有了「宇宙中最慷慨的怪物"的稱號。雖然白洞的知名度還沒有黑洞那麼高、那麼響,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預言到的兩種天體,黑洞是人們早已熟知的,而人們對於白洞則比較陌生,可是,它仍然是當代天文學家和愛好者關注的熱點:關於「白洞是怎樣形成的」「壽命有多長」、「宇宙中有多少白洞」等一系列的問題,即令人困惑,也讓人著迷。在科幻的世界中,許多宇宙飛船從黑洞進入,經白洞飛出,從而完成了神奇的宇宙冒險。
  • 科學界又多一個研究方向,我們生存在白洞中,宇宙是白洞一小部分
    科學界又多一個研究方向,我們生存在白洞中,宇宙是白洞一小部分經常我們就會在很多聲音裡聽到「黑洞」這個詞語,甚至很多科幻電影裡時有出現!它是誕生於現代的廣義相對論之中的,一種理論存在的天體,特性就是一個無限多的物質集中在一個地方,形成的一個「視界」,這個視界的特性是吸收包括光在內的所有物質!白洞看名稱就知道,它的特性是跟黑洞完全相反的存在。其中關於宇宙起源,是奇點大爆炸學說佔據上風,顯然事實上遭到很多科學家的質疑!
  • 科學家提出,宇宙本身可能是一個「白洞」,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在廣義相對論中,不僅僅預言了黑洞,還有一種更加特殊的天體「白洞」。「白洞」,和黑洞十分相似,但是又完全相反,它和黑洞一樣,都是宇宙中的強引力源,白洞的外部引力特徵和黑洞完全一樣,任何物質都會被它強大的引力吸引,在白洞周圍,因為強大的引力效應,時間和空間都會產生一定的扭曲。
  • 傳說中的白洞在哪裡?宇宙中能找到嗎?是上百億光年外的類星體?
    如果說宇宙中黑洞吞噬一切物質,那白洞是否會吐出一切物質?黑洞曾經是廣義相對論預言中的天體,當然隨著天鵝座X-1以及發現越來越多的黑洞,再是2019年4月10晚上的M87*黑洞的實錘,至此全世界都確信黑洞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天體!那麼白洞呢?
  • 黑洞的一個性格惡劣的雙胞胎妹妹-白洞
    綜上述可知,在宇宙之中,黑洞可以說是沐浴在美光燈焦點之下的存在了。然而你知道這樣受歡迎的黑洞其實有一個性格惡劣的雙胞胎妹妹-白洞嗎?白洞是一個時空區域,而且沒有任何物體可以進入裡面。白洞和黑洞恰好相反,是物質與光線放射出來的一個區域。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黑洞的一生拍攝起來再把影片倒回去播放,就會變成白洞的一生了。這種事情是有可能的嗎?你是不是已經覺得有一點混亂了呢?
  • 與黑洞相對的白洞到底是否存在著?
    我們都知道黑洞宇宙裡最強大的天體,它是一可以吞噬一切的存在,那麼到底有沒有一個和它相對的存在呢?別著急,聽院長慢慢道來。上世紀初,黑洞有了明確的概念,它是一種引力大到時光曲率都無法逃脫的天體,當然這只是經典意義上的黑洞,真正的黑洞是廣義相對論推理出來的天體,我們知道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知道不存在引力,引力的效果無非是扭曲了,或者說它壓縮了周圍的時空,沒錯這就是真正的黑洞。但是這個理論中的天體在2019年的4月10日被證明了,人類第一次拍攝到了黑洞的照片。
  • 為什麼有人說白洞比黑洞更可怕?
    黑洞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之一,所以黑洞的曲率很大,大到連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中逃脫。白洞那麼白洞是什麼呢?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白洞目前仍處於理論模型的基礎,並沒有任何觀測結果能夠證明白洞的存在,就像暗物質一樣,是人類為了解釋某些現象而引入的天體。
  • 白洞與黑洞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繫?
    白洞和黑洞有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有一個封閉的邊界,聚集在白洞內的物質,只可以經邊界向外運動,而不能反向運動。白洞是宇宙中的噴射源,白洞可以向外部區域提供物質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區域的任何物質和輻射,因此白洞是一個只發射、不吸收的特殊天體。也有一種說法是進入黑洞的物質終究會從白洞出來。
  • 黑洞隨想,它的後門是白洞嗎?我們何不帶著黑洞去流浪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它是由大質量的恆星死亡時,坍縮而形成。其引力十分強大,甚至連每秒30萬公裡的光都無法逃逸。黑洞內部所有的物質會慢慢聚集到一個點上,此點密度無限大、體積卻無比的小,我們稱之為奇點。在黑洞的邊沿是它的事件視界。一切跌落到這個範圍裡的物質都會被無情地吞噬,包括光。
  • 探尋黑洞、白洞、蟲洞、時間隧道與時空旅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當然,不同人群對於同一事物的認識和看法,會有別樣的差異和不同的理解,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在了解黑洞的人群中,對此事物的認識和看法,就不一樣了。那麼,何為黑洞呢?顧名思義,我在這裡講的就是太空中的黑洞,用天文術語來講,就是宇宙中的黑洞,它是大質量恆星死亡的產物。那為什麼要講它呢?因為黑洞對我們生活的宇宙,所產生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何以見得?
  • 黑洞內部是另一個「宇宙」,也可能是連接高維空間的通道
    黑洞照片看過漫威的朋友都知道,雷神的武器雷神之錘,是用中子星上的物質壓縮錘鍊得到的。但是中子星物質和黑洞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黑洞的密度它拍馬都趕不上。它的邊界被稱為視界,黑洞吞噬天體的時候,首先會用引力把天體吸引到視界周圍,然後使其旋轉加速,膨脹升溫後再被吞噬進去。但也因為視界的阻攔,天體被吞噬進入後就被封閉了,它不會再從進去的入口出去。這就說明被吞噬的天體還在黑洞裡面,黑洞的內部可能是另外一個宇宙,裡面有著和這個宇宙一樣的天體系統。
  • 大家都知道黑洞,但是有人聽說過白洞嗎?
    前排的童鞋先別舉手,小編今天說的可不是火箭隊的臺詞,而是宇宙中黑洞的反面,一種比黑洞更神秘的天體,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天體——白洞。白洞,是一個很有趣的觀點。說白洞之前,我們先一起複習黑洞。黑洞也是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天體,雖然我們還無法直接探測黑洞,但種種間接證據表明,黑洞在宇宙中是廣泛存在的。
  • 反物質黑洞真的存在嗎?科學家:費城實驗只驗證了平行宇宙
    反物質,是指由反原子構成的物質,反粒子與所對應的粒子在質量、自旋、平均壽命和磁矩大小都相同,再帶電的情況下兩者所帶電量相等而符號相反。反物質基本上是指一個大類,即正電子。在太空中,排除了各大恆星,行星,小行星,彗星,衛星,氣體以及塵埃之後,太空中剩餘的也就是暗物質,黑洞,白洞以及蟲洞(未證實),但唯獨沒有反物質黑洞。反物質黑洞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反物質黑洞,那是否又存在反物質宇宙?
  • 宇宙中的反物質和黑洞相搏,誰會是最終的勝利者?
    人類探索宇宙多年,非常清楚一點就是如果很不幸地遇上了黑洞,那麼什麼也別想,直接掉頭趕緊逃,這樣或許還能有一線希望,因為黑洞什麼都不怕,它可以將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吞噬掉,甚至連光也能吸收進去,這樣可怕的存在,我們人類如何敢挑戰它的權威呢。人類或許不敢,但是人類發現似乎有一種物質可以與黑洞想抗衡,它就是反物質,但是這兩者誰更厲害呢?
  • 黑洞的「情侶」白洞是什麼?如果兩者相撞會有什麼後果?結果令人咋舌!
    黑洞,宇宙中最令人恐怖的天體。它引力極其強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讓它能夠吞噬著它周圍的一切。 早在上世紀初,黑洞有了明確的概念,它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 黑洞與白洞誰更厲害,當兩強相遇,會發生什麼?
    黑洞:暗黑之界,吞噬萬物黑洞雖然肉看無法看見,但是它在宇宙中是神秘地存在的,它就是一個無底洞,理論上密度無限大、熱量無限高、體積無限小。只要進入黑洞,任何物體都會被撕裂分解,就連光線都無法逃離。黑洞就如同宇宙大爆炸的奇點一樣,不過黑洞的出現,仿佛任何物理定理都失效了,它是超大恆星「死亡」後發生了引力坍塌而形成的一個無底深洞。隨著黑洞蠕動身邊的天體都會被吞噬掉,所以用「恐怖」一詞來形容它的存在並不為過。
  • 如果你突然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會被傳送到平行宇宙嗎?
    如果你哪天在家裡,開開心心地躺在床上打著王者榮耀,突然被傳送到黑洞附近,會發生什麼? 大家都知道,黑洞就像宇宙中的巨型吸塵器,一旦被它吸住,任何物質都無法逃脫。
  •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黑洞之王 黑洞白洞都是啥?
    我國天文學家利用LAMOST發現迄今最大的恆星級黑洞我國天文學家利用LAMOST發現迄今最大的恆星級黑洞LB-1的藝術想像圖。喻京川/繪(新華社發)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其遺作《十問》中寫道:「事實有時候比小說更奇妙,黑洞最能真實地體現這一點,它比科幻作家想像的任何東西都更奇妙。」如今,一個恆星級黑洞被我國天文學家發現。
  • 黑洞、白洞、蟲洞分別是什麼意思?你都了解了嗎?
    黑洞或許是普通百姓對於天文物理最熟悉的天體,但也是最陌生的天體。黑洞是愛因斯坦預言的天體,愛因斯坦的確是個偉大的人,它的相對論幾乎為整個宇宙學開了先河。愛因斯坦也是一位傑出的預言家,並且沒有古人的經驗,卻做出了後無來者的準確預言,黑洞,就是其中之一的產物,其他著名的預言還有引力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