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個標有「溫嶺紅十字會」字樣標識的紅色柜子,出現在了台州溫嶺市行政服務中心,引起了不少前來辦業務的市民的注意。這個柜子是幹什麼的呢?原來,這裡面有一個急救箱,裡面有酒精、棉花、創可貼等日常急救用品,還有一臺被稱為「救命神器」的AED。
AED亮相公共場所
什麼是AED?溫嶺市紅十字會救護師滕英說,AED全稱叫自動體外除顫儀,是一種用於搶救心源性患者的醫療設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心肌梗塞等心臟病的救治。
它的外形比較小巧,只有一個女士背包那麼大,裡面有蓄電池給它提供工作的電力,攜帶和使用非常方便,另外,雖然它被放置在玻璃箱內,緊急情況下可以使用應急錘砸碎玻璃取出。
別看這個AED個頭小巧,但是它的價格卻並不便宜,採購的價格在2萬元左右一臺,大量地採購放置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這种放置在公共場所的AED,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有語音提示功能,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只要按照提示操作,一般市民也能順利實施搶救。
「當附近發現病人突然暈倒,在拍打無反應、沒有呼吸、心臟驟停時,這一儀器就會派上用場。市民可以根據語音提示進行自動除顫,並結合心肺復甦、人工呼吸等操作,直到專業醫護人員到達即可。」滕英說。
在台州市是首次亮相
為什麼說它是「救命神器」呢,據悉心臟驟停病人早期85%至90%會出現室顫,治療室顫的有效方法就是早用AED除顫。除顫每推遲1分鐘,存活率就會降低7%至10%。
AED與心肺復甦的早期有效配合使用,是搶救心跳呼吸驟停猝死病人的有效手段。據國外數據顯示,AED能使心臟驟停患者的救命率提高30%以上。
目前,AED在國內的配置和使用的歷史不過10年,還屬於新生事物,尚未在市民中形成普遍知曉和認同。這批投放到公共場所的AED,也是台州市首次有此類設備亮相,不久後,溫嶺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和溫嶺市火車站也將陸續投放AED設備。
希望更多市民參與救護培訓
「雖然AED是心臟驟停病人的『救命神器』,但目前市民對該設備的功能和使用知之甚少,其使用率也很低。」滕英說,針對這種情況,溫嶺市紅十字會培訓了設備放置單位的工作人員相應的AED使用以及急救知識。
未來,希望更多的市民參與紅十字現場應急救護培訓,進一步了解AED、學習使用AED,進一步提高現場應急救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