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臺灣「中華職棒」興衰 郭臺銘盼與大陸合辦

2021-01-08 環球網

同樣是11月9日的夜晚,當大陸足球迷在為廣州恆大奪得亞冠聯賽冠軍歡呼時,對岸的臺灣棒球迷,聚集桃園觀看「中華職棒」球隊「兄弟象」的最後一場告別賽。此役後,走過29個春秋的這支老牌球隊,因母企業虧損,將被轉賣,走入歷史。當晚,眾多棒球迷都流下了傷心、不舍的眼淚。

在臺灣,棒球是較受歡迎的運動,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培養了「臺灣之光」王建民,聯賽最多時有11支球隊競逐,而如今「中華職棒」卻給人沒落的寒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曾經讓臺灣人引以為豪的棒球故事吧。

愛以動物命名球隊全盛時有11隊競風採

「味全龍」、「三商虎」、「兄弟象」、「統一獅」,是「中華職棒」的四支創始球隊。1980年代,臺灣棒球開始出現危機,當時,在「兄弟大飯店」等有識企業的推動下,歷經磨難,四支老牌球隊先後成立,並於1989年成立了「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此為臺灣第一個職棒聯盟。

職棒開打後,棒球熱潮再度蔓延全臺。後來,又出現了一些球隊,比如「時報鷹」、「俊國熊」、「中信鯨」等,還成立了臺灣第二個職棒聯盟——「臺灣職業棒球大聯盟」。據悉,兩大聯盟全盛時期,球場上最多有11隊。到了2003年,兩職棒聯盟合併更名為「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簡稱「中華職棒」。

這些球隊,幾乎都以「企業+動物」來命名,有特色又好記。熟悉臺灣棒球發展、臺灣《聯合報》體育資深記者馬鈺龍對導報記者說,當初企業給球隊這樣命名是有特別用意的。因為龍、虎、象、獅等動物給人威猛的感覺,在中國人傳統文化中也有吉祥寓意,企業希望球員能像龍、虎、象、獅一樣在球場上表現威猛;而這些動物,也對應地成為了每個球隊的吉祥物。後來,這種命名方式得到了延續。

企業虧損、假球事件兩大「元兇」讓棒球沒落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球隊或解散、或易主,「中華職棒」剩下「Lamigo桃猿」、「統一7-ELEVEn獅」、「義大犀牛」、「兄弟象」等四支球隊。現在,「兄弟象」已確定將被轉賣,而傳聞中的「第五支球隊」仍「只聞樓梯響」。曾經的輝煌,如今徒剩感慨。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中華職棒」沒落?

「該讓我們休息了!」一手催生「中華職棒」、「兄弟象」的球隊老闆洪瑞河5兄弟的感慨,道出了「中華職棒」的困窘。洪瑞河表示,球隊成立至今虧損超10億元(新臺幣,下同),當初成立職棒隊預估一年虧損一兩千萬元,現在每年約虧四五千萬元,「29年了,也該讓我們休息了,我們5兄弟都六七十歲了,一支民間球隊走了29年還不夠長嗎?對臺灣棒球或多或少出了一些力量,把職棒當公益事業經營,不求回饋。」看著29年的心血流淌而去,洪家兄弟心中有著說不出的痛。

馬鈺龍說,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衝擊了棒球。企業經營困難,對球隊的投入就少,球員薪水便受影響,這影響了比賽精彩程度,觀眾也開始不買帳,於是陷入惡性循環,球隊最後只能「收隊」或轉賣。據他觀察,「中華職棒」聯賽平常比賽的上座率只有三成,難談市場效益。臺灣《中國時報》也不禁撰文說,臺灣市場太小、觀眾人數少,達不到經濟規模,投資職業運動難以回收,年年虧損像個無底洞,再多熱情終有燒完的一天。

其次,「中華職棒」出現的多次打假球事件,也讓球迷傷心和企業憂心。馬鈺龍說,球迷喜歡看到真實的比賽,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假球事件,讓球迷失望。雖然「中華臺北隊」在一些棒球國際大賽中戰績不錯,也不時能重新燃起球迷的熱情,但終歸挽救不了「中華職棒」。而企業家也憂心自己的球隊出現負面新聞,連帶影響企業形象,贊助棒球的意願不足。

盼大企業贊助用企業精神振興棒球

長期關注臺灣棒球的馬鈺龍認為,臺灣市場小,無法「養」太多職棒隊,維持在五六支最合適,也才能保持職業比賽的高水平。他也透露,「中華職棒」會出現「第五支球隊」。臺媒也曾點名宏達電王雪紅、鴻海郭臺銘能創「第五隊」。而最新消息顯示,誰將接手「兄弟象」,月底或有消息。鴻海、富邦等大企業,都被點名接手。

馬鈺龍也特別希望臺灣的大企業能贊助棒球,並用企業精神帶動棒球振興。因為大企業才夠實力,加大對球隊的資金投入與建設,同時提高球員的福利,從「經濟收入」層面上避免打假球事件的出現。據馬鈺龍透露,明星級、實力級的臺灣棒球球員,月薪高達50多萬元,普通的為一二十萬元。不過,臺媒今年1月報導也稱,「中華職棒」因近年來票房不佳,球員薪資直直落,從2009年開始,球員整體薪資已連續4年下降。因此,島內都希望可以藉由大企業更專業的經營,幫助「中華職棒」回春。

對於臺灣棒球的未來,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在上個月受訪時也提供了一個發展方向。他說,臺灣的市場太小,不利職業運動發展,他期盼能與大陸合辦,這樣才有商機。(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

相關焦點

  • 推動職棒臺日美大聯盟,郭臺銘稱:要把林書豪請回來……
    【觀察者網風聞社區原創 文/大陸男孩看臺灣】自郭臺銘宣布參選2020以來,屢有驚人之語,兩岸民眾早已是見怪不怪了。他不僅關心臺灣經濟的發展,對於臺灣的體育事業也頗有關注。而在日前,「中華職棒」Lamigo桃猿隊即將被轉賣的消息傳到郭臺銘的耳中,他對此表示,不能再漠視「中華職棒」繼續沒落下去。
  • 郭臺銘盼兩岸合作發展職業運動 稱讚林書豪
    臺灣職業棒球隊兄弟象是否轉賣,下周將明朗化。外界屢屢點名臺灣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盼他能承接象隊或是另創第五隊。17日,郭臺銘未正面回應,僅表示臺灣的市場太小,不利職業運動發展,應與大陸合辦才有商機,「這點是我的期盼。」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鴻海集團宣布贊助桌球選手莊智淵的10年計劃,總贊助金額高達6000萬元(新臺幣,下同)。
  • 中華職棒改叫「臺灣職棒」?蔡其昌接會長聲稱「要加臺灣元素」
    臺灣中華職棒會長吳志揚任期將至,5球團推舉「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接任下屆會長,蔡其昌7日前往中職拜訪現任會長吳志揚,會中談及是否會在任內推動中職「正名」?蔡其昌認為改名不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目前更重要的是將中華職棒加上更多臺灣元素,讓國際知道中華職棒是臺灣的職業棒球。
  • 美國外交官建議「中華職棒」改名「臺灣職棒」?
    作者 賈不妙(臺灣特約評論人)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日前去桃園參訪中華職棒比賽,傳出他認為中華職棒名稱易引起混淆,建議把「中華職棒」改名「臺灣職棒」。一位他國外交官要求「中職」改名實屬罕見,但也有其高明之處,避開中華航空及臺灣旅遊證件名稱,這類政治性較強的正名爭議,挑選職棒這種軟性議題,從臺灣人較有共識的地方切入,AIT顯然經過一番精算。
  • 臺灣中華職棒會長打臉蘇貞昌「改名說」:我們不是公務單位
    臺灣中華職棒會長打臉蘇貞昌「改名說」:我們不是公務單位   繼要給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所謂"正名"後,島內"臺獨"勢力又盯上臺灣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宣稱要對其改名。對此,臺灣中華職棒會長吳志揚15日表示,臺灣中華職棒是民間團體,是否改名要衡量各項利弊得失,民進黨當局不該幹涉。
  • 「美在臺協會」建議臺灣「中華職棒」英文文宣加注「Taiwan」,臺...
    【環球網報導】從操弄臺灣「中華航空」改名到臺灣「中華職棒」改名,民進黨當局絞盡腦汁地「去中國化」,如今有美國人似乎也想在這件事上插上一腳。臺灣「中華職棒」今天(9日)稱,「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建議在「中華職棒」英文相關文宣上加注「Taiwan」,以免被外國球迷誤會「中華職棒」來自大陸。有島內網民怒稱,美國還管真多,表現的太過頭了吧,適可而止。
  • 「美在臺協會」建議臺灣「中華職棒」「去中化」
    據臺媒報導,「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5月1日在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陪同下,到桃園國際球場預錄臺灣「中華職棒」開球,有媒體報導稱,酈英傑當天參訪球場時曾問鄭文燦,「中華職棒聯盟」英文中的「Chinese」有無可能改成「Taiwan」,鄭文燦則對此「闢謠」稱,酈英傑當日是問他若用「中華職棒」名稱是否會被誤會、混淆。
  • 美在臺機構負責人鼓動臺灣中華職棒改名 網友:關美啥事?
    綜合臺媒報導,因臺灣中華職棒英文名稱中有「Chinese」一詞,美國在臺機構負責人酈英傑聲稱,這會被海外球迷誤會是來自大陸,建議在英文相關文宣上加注「Taiwan」。該言論引發臺灣網友批評:「關老美啥事?」據報導,酈英傑5月1日在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陪同下前往桃園球場觀看臺灣中華職棒賽事,兩人還一起預錄開球影片。
  • 綠營民代呼籲中華職棒改名遭拒
    繼要給中華航空公司改名後,臺灣綠營民代又盯上中華職棒,呼籲改名。中華職棒會長吳志揚15日表示,中華職棒是民間團體,是否改名要衡量各項利弊得失,民進黨當局不該幹涉。
  • 蘇貞昌鼓動中華職棒改叫「臺灣職棒」,吳志揚回應了
    臺灣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會長、中國國民黨前「立委」吳志揚針對中華職棒是否改名一事表示,人民團體「要叫什麼有我們自己的傳統」,民進黨當局要硬改也可以,但要負政治責任。
  • 美在臺機構負責人鼓動臺灣中華職棒改名 網友:關老美啥事?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5月10日訊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不遺餘力地推行「去中國化」,日前就先後操弄臺灣中華航空與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改名,如今連美國人也想插上一腳。臺灣中華職棒日前領先全球開打後,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 鼓動臺灣中華職棒改名
    島內媒體報導稱,自臺灣地區中華職棒(簡稱「中職」)領先全球開打以來,瞬間成為全球焦點,由於中職英文名稱含有「Chinese」不斷被外媒誤認是中國大陸的球賽,因此傳出「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曾詢問桃園市場鄭文燦,中職是否能改名為「Taiwan」,對此中職聯盟也發表回應,未來會在英文相關文宣上加注
  • 「美國在臺協會」又搞事:鼓動臺灣中華職棒改名
    島內媒體報導稱,自臺灣地區中華職棒(簡稱「中職」)領先全球開打以來,瞬間成為全球焦點,由於中職英文名稱含有「Chinese」不斷被外媒誤認是中國大陸的球賽,因此傳出「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曾詢問桃園市場鄭文燦,中職是否能改名為「Taiwan」,對此中職聯盟也發表回應,未來會在英文相關文宣上加注Taiwan。
  • 中華職棒明星賽明日登陸愛奇藝
    7月16日-17日,2016中華職棒明星賽(以下簡稱:中華職棒)正式開賽,愛奇藝體育已正式與臺灣中華職棒大聯盟達成戰略合作,獨家擁有2016中華職棒明星對抗賽包含跑壘大賽
  • 中華職棒大聯盟退役選手現身比賽 支招棒壘推廣
    新浪體育訊 在2009「東逸灣杯」全國慢投壘球錦標賽的賽場上,有這樣一群臺灣人,他們打出漂亮的安打,做出漂亮的接殺;指揮球隊,安排戰術猶如職業壘球選手。一問他們的隊友才知,原來這些人是中華職棒大聯盟的退役選手。
  • 對話臺灣:準備開戰!蘇貞昌鼓動中華職棒改叫「臺灣職棒」,吳志揚回應了
    臺灣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會長、中國國民黨前「立委」吳志揚針對中華職棒是否改名一事表示,人民團體「要叫什麼有我們自己的傳統」,民進黨當局要硬改也可以,但要負政治責任。 吳志揚  臺「立法院」日前通過護照、華航正名公決案,島內執政當局應研議提升臺灣辨識度。
  • 「華航」過後,蘇貞昌盯上「中華職棒」,會長:我們不是公務單位
    先是要讓「華航」改名,說是會讓人誤解口罩是大陸送的;現在又盯上了「中華職棒」,要讓「中華職棒」也跟著改名。民進黨的無理取鬧,已經到了十分離譜的地步。而民進黨這一系列舉措,表面上是「正名」,實際上都是為了「以疫謀獨」。「中華職棒」恢復棒球比賽,民進黨怕大陸「佔便宜」近日「中華職棒」恢復棒球比賽,帶給世界民眾帶來巨大信心。
  • 鼓動臺灣中華職棒改名「去中」?輪不到酈英傑指點
    圖片來源:本網資料圖「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日前去參訪臺灣中華職棒賽,竟然稱臺灣中華職棒名稱易引起混淆,臺灣「聯合新聞網」對此發表評論說,此說等於建議把「中華職棒」改名「臺灣職棒」,作了「撈過界」的最負面示範。
  • 兩岸棒球協會合辦的「海峽杯」棒球賽明年開打
    華夏經緯網8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首屆「新龍旗」兩岸棒球邀請賽25日在北京開打。臺灣「中華棒球協會秘書長」林宗成表示,兩岸棒球協會合辦的「海峽杯」棒球賽,預計明年開辦,第一屆先在大陸辦,第二屆在臺北舉行。據報導,臺灣前棒球手趙士強表示,兩岸體育界可以一起把棒球市場做大。
  • 繼「中華航空」之後,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又盯上「中華職棒」
    在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允諾努力著手替華航改名去掉「CHINA」後,「中華職棒」可能也要跟著改名。蘇貞昌昨在「立法院」備詢時被問到,中華職棒英文名字「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已讓外媒誤解為中國大陸,這個名稱是否該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