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流浪地球》電影的上映,輕鬆斬獲了46.8億票房,點爆了中國的科幻元年。
科幻小說,代表著一種新興事物,開始強勢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也就是在這一年,很多的網絡熱詞流行起來。
降維打擊
32歲高薪保姆逆天簡歷曝光:有一種開掛,叫降維打擊5小時5個億!蘋果的"降維打擊",華為也擋不住?1天前跌至4559!華為Mate30Pro 5G"降維打擊",難道買早了?
網上好像越來越隨意就可以看到降維打擊這樣的熱詞,不過大多數人可能還是一知半解。
降維打擊一詞,正是出自劉慈欣的三體系列的第三部:《三體Ⅲ·死神永生》,這也是劉慈欣最著名的一部作品。
指的是三維空間的物體一旦進入二維空間中,物體分子將不能保持原來的穩定狀態,極可能發生解體,導致物體本身毀滅。
降維打擊,看似深奧,但是用俗話說就是"欺負小孩",他代表的兩種層次的東西進行較量。
近幾年來,電商的飛躍發展給很多實體店帶來了致命的打擊,其原因就在於電商憑藉線上平臺,直接降低實體行業的人流量和營業額,這就是降維打擊的一種。
黑暗森林法則
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
這個法則名稱的來源,是如果在漆黑一片的黑暗森林裡,你獨自一人在行走,這時突然發現遠處有一個亮光,你無法對方是什麼底細,此時最安全的選擇,就是朝著亮光開始攻擊。
擴展到宇宙層面上,就是當一個文明發現了另一個文明,但是不清楚這個文明的狀況和態度,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毀掉這個文明。
中國科幻的標杆之作
在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上,《三體》榮獲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三體》這部講述人類與外星文明接觸的故事成了劉慈欣創作的高峰,拉升了中國科幻文學的水平,得到了世界科幻界對中國作家和作品的認可。
2018年,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獲得亞瑟·克拉克基金會頒發的克拉克獎想像力服務社會獎。
克拉克獎用於表彰世界上最富創造力的思想家、科學家、作家、商業領導以及創新者。
曾經的獲獎者有霍金、NASA等,劉慈欣是首位獲獎的中國人,因此有人甚至稱讚劉慈欣是中國版的"霍金"。
此外,《三體》並不是一部只講科幻的小說,既有上層階級處於風雲時代的大作為,也有小人物在動蕩時期的煩惱與選擇。
人性的醜惡與光輝交織,道德底線的不斷挑戰,各型各色的人物為了生存的拼盡全力,都足以讓你看的物我兩忘,拍案叫絕。
作為一名電腦工程師,劉慈欣白天上班,晚上寫作。支持他寫下去的是作為科幻迷對這種文學體裁的強烈愛好。
他曾寫道:記得20年前的冬夜,我讀完《2001:太空漫遊》,出門仰望夜空,突然感覺周圍一切都消失了,腳下大地變成了無限延伸的雪白光滑的純幾何平面。壯麗的星空下,就站著我一個人,孤獨地面對著人類頭腦無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從此以後,星空在我的眼中是另外一個樣子了,那感覺像離開了池塘看到了大海。這讓我深深領略科幻小說的力量。
旅行者1號曾經在土星軌道上為地球拍攝了一張照片,14億公裡外的人類母星,在照片中只能呈現為一個小小的點。
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Edward Sagan)說道:
在這個小點上,每個你所愛的人、你認識的人、你聽說過的或者沒有聽說過的人,都在上面度過一生;每對恩愛夫妻、每對父母、每個滿懷希望的孩子、每個聖人和罪人,都在上面度過一生。
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一葉扁舟,微末如塵埃,其所經歷的苦難與掙扎簡直絲毫不亞於兩次世界大戰,至少在那一刻,你真正體驗到了宇宙的無垠。
在書中,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到達過的一個微神的境界。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他帶給你的,不僅僅是情節上的跌宕起伏,更是心靈的一次沐浴。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每一部都無比精彩。
精裝版全3冊《三體》,現在只需要68元,少吃一頓飯的錢,換取遨遊浩瀚宇宙的門票。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